火了20几年的奥数,终于走到悬崖边上了?大部分人可以退了?

点击领取>>>迎春杯、数学花园探秘真题、北青研学营、华杯杯赛、华数之星、走美杯、希望杯、美国杯赛大联盟真题


导读



随着小升初公民同招的即将出炉,一直作为选拔标准的奥数也要走到十字路口了

接下来,能择校的机会肯定比以前少很多,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坚持下去?

不学奥数的话,改学什么呢?




在魔都等城市开始公民同招后,听说奥数退班人数极多

因为大多数人觉得,学奥数就是为了点招

当然,这些退费的,基本也都是压根点招不上的,学的不好,最容易动摇,所以改成摇号后,如释重负,反正一切看命


而各地奥数学员,其实也可以做如下分类:

1、对孩子学习有完全规划的(小升初点招,分班考,竞赛):大概500人/届

2、对孩子学习有明确目标的(校内学习的补充,提前学一些数学知识,锻炼逻辑思维,提高课内数学成绩):大概 2000人/届

3、随大流,不报觉得输在起跑线:大概一万人/届

4、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奥数,听机构宣传报名:大概三万人/届


大家可以先对号入座一下,后面咱们展开说



1

哪些初中用奥数点招?


奥数之所以这么火,肯定是由于重点初中以此作为点招标准

当然,各个初中的奥数难度不同

早培/人本/人分 & 清华附中创新 & 北师大实验竞赛班:★★★★★,难度最高,跟竞赛差不多

十一学校 & 清华实验:★★★★,难度中偏上

北大附中/北大附实验 & 首师附中:★★★,难度中等,题量大

师达 & 海外 & 上地101 & 清华附上地:★★,难度较低,题量大




上面就是几乎所有有笔试的点招学校(包含公办和民办),具体点招人数请看下文第3点

当然,在交大附、教进、57中、人翠、实验华夏女中 的面试中(基本无笔试),也会有奥数题出现,难度就更低一些了


2

分班考试考奥数?


今天得到的最新消息,民办初中以摇号为主,公民同招。也就是要报志愿才能进。


比如想要上师达的,第一志愿填它,然后参与摇号,摇不上的第二轮再去摇公立。

摇号的时候,假设招生一共500,参与报名的有5000,那就集体摇号。先摇海淀学籍&回海淀父母房产升学的,假如海淀的学生已经够500了,就不摇号外区的了。如果不够,就再摇号外区。基本上就是说,优质民办就不招外区的了。


而留给民办校自主招生(通过考试进)的就很少了。

这时有人说,那就不能好学校,只能努力实验班了?

其实也不是这样!




因为19年新初一开始,JW对于公办校的实验班,就管的非常严了。

绝大多数学校只能进行分层教学。

也就是入学后,按照成绩平行分班,这个叫行政班。

然后按照数学、英语、语文成绩,进行各科分层

比如数学课时,有的孩子去数学A层上,有的去B层

而这个分层,都是在初一月考/期中考试后再分,也就是考初中知识,并不是考奥数

所以,分班考试基本就是没啥意义的事儿


保留实验班的,只有几所民办初中,比如师达





3

奥数机构和学员到底有多少?



疫情已持续两个多月,实体经济面临崩溃,教育机构也不可避免



但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在众多跑路机构里,最多的是早教、其次是捞偏门的素质教育、再就是英语,甚至还有语文跑路机构上过热搜(知名语文机构一共没几个,竟然还有跑路,挺神奇),但就是没听说过有奥数机构跑路

究其原因,就是奥数机构的门槛,明显高于其他培训。

早教基本就是蒙人的,而素质教育和英语,从业门槛很低,不用什么专业水平,拉个草台班子就能开机构圈钱。很多老师只是自己以前学过,并没有经过很专业的培训,就能上岗了。很多机构,其实就一个靠谱的老师,叫工作室可能更贴切。

 

而奥数老师,除了极个别大牛老师,还有几个爸爸,其他全部出自于两大机构:巨人和学而思。

而且顶尖的几个老师,几乎都是出自于北大,而且以数院居多。



因为奥数这个东西,绝大部分985/211的毕业生,以前压根没有接触过,只能从这两个机构培训之后才能上岗。

当然,这些毕业生的底子还不错,上手比较快,但让他们凭空拿着教材去讲课是肯定没戏的。

所以,听说过家长在家给孩子鸡英语、鸡语文的,极少听过自鸡奥数的,顶多是家长跟着孩子一起听课,回来讲一遍哈。哪怕是以前数学系的家长,也没法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法给孩子讲明白。


帝都奥数第一名师:陈平

 

这样的高门槛,加上小升初的刚需,就意味着奥数机构现金流很充足,只要讲得好,不愁没学生。

不像早教等机构,一大半靠忽悠,家长醒过来以后,退费挤兑,就会造成机构跑路,抗风险的能力非常差。

奥数机构也基本形成了几大寡头竞争的态势,而不是其他科目的遍地开花。


 

不过,也正是奥数的专业性,所以看起来机构选择很简单,其实反而是最难的。

很多孩子学了6年奥数,以为“很鸡血了”,其实连奥数毛都没碰到,就是这个原因。

下面我们来大致看看学奥数的人数到底有多少?

可以跟实际点招人数做个对比


第一梯队(小学学员规模 10万人次/期):学而思培优

第二梯队(小学学员规模 5万人次/期):空缺

第三梯队(小学学员规模 1-2万人次/期):高思、新东方、优才

第四梯队(小学学员规模 两千人次/期):杰睿、巨人、趣学、朴新、立思辰-纳约、实诚

第五梯队(小学学员规模 500人次/期):育博远、简明、桦树湾、万木、瑞学

其它(小学学员规模 200人次以下/期):水木、厚朴、慧更思、乐课力、学大、英瀚、青华园等

攒班名师:成老师、史老师、王先道、徐前、开心爸、灵芝娃爸.....


备注:规模按照每年 寒春暑秋4期课,有的人报两个年级的课一起学,所以算人次。小学学员包括学前至六年级


按上表大致推算,奥数学员规模在20万上下

但奥数难度,越高年级就越难,所以估计6年级也就剩下1.5万了

而点招人数,哪怕加上实验班人数,撑死全北京不超过5000人,海淀不超过3000人

这跟各个机构的高端班(一般称为超常体系)的总人数差不多。

目标点招 师达等民办初中


其中能称为鸡血的,比如报2-3个奥数高端班&一对一的,不会超过1000人。也就是所谓牛娃的人数。

目标就是六小强初中


而最牛的集训队,大概各个机构加起来200人上下,大致相当于早培的人数



4

大多数孩子学奥数其实没啥用


奥数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比较难的数学题”

虽然大家把小学奥数才叫奥数,但其实初高中竞赛,甚至高等数学,都可以算成奥数

或者可以理解为“超过大纲要求的数学题”

既然超过为大多数人设定的大纲,那就必然不可能适用于大多数人

所以大家才会听说过很多案例:小学奥数学得不好的,初高中数学也能拿高分


举个例子,2018年来自人大附中的北京理科高考状元__刘浩宇同学,因为小学初中都是在燕化念的,所以并没有接触过奥数。

后来上了人大附中高中后,接触过数学物理竞赛,但原话:“不感兴趣”,自然也没有出成绩。后来完全是靠全科高分拿的状元。

他的高考分数是722分,其中数学149分,理综292分,都接近满分

所以奥数跟高考数学/理科高分,确实没有非常必然的联系




那么,为何好学校会以奥数作为选拔标准呢?

大致

1、奥数好,大概率可以打初高中竞赛,冲好大学自招/强基

2、奥数必须是课外班学的,说明家里重视教育,认同这个理念

3、学奥数很苦,说明这孩子很有毅力


第1点,应该是六小强所看重

而2、3点,几乎是所有学校看重


但是,由于小升初点招名额的稀少,奥数并不像中高考那样,适合所有孩子说

换句话说:中高考的孩子参加补习,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而大多数奥数补习的孩子,即使有提升,但基本也达不到能点招的水平,说难听点,就是陪太子读书。



经济学里有个词“边际效益”:卖主在市场上多投入一单位产量所得到的追加收入与所支付的追加成本的比较。当这种追加收入大于追加成本时,卖主会扩大生产; 当这种追加收入等于追加成本时,卖主可以得到最大利润,即达到最大利润点; 如果再扩大生产,追加收入就有可能小于追加成本,卖主会亏损。

放在奥数学习上,同样适用

超过点招范围,还在进行奥数学习的孩子,付出远远达不到收获


举个例子

一个适合学奥数的孩子,大概智商在125+,经过学习,可以达到90分的点招标准,顺利上岸

而一个不适合学的,经过学习,最多达到80分。跟那些从没学过奥数的1-79的孩子一样,都点招不上。

那学了又有什么用呢?


这跟中高考还不一样,高分的可以进好高中,好大学

而中等孩子的也有普通高中、非985/211可以上

只有差的,才没有高中和大学上

所以,参加中高考补习,能受益的起码是6成以上的孩子

而学奥数,受益的最多10%


当然,帝都好大学的录取率,也就是10%

比如2019高考,帝都理科共34345人,而北理工录取名次是1597,4.6%

而很多人心目中认为的985底线,农大/川大/大连理工是3948名,11%

虽然也有不少没学好奥数,考上好大学的案例,但概率很低很低




不过,这毕竟是最近几年高考的情况

在中考要求10科全考,高考重视语文,降低数学/理科难度的大背景下,没学好奥数考上好大学的概率肯定会有所提升

所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去提升一下其他科目才性价比高




5

小学生到底该学什么?


这时肯定有人问:不学奥数,去学英语,还是语文?

首先,如果今后中高考,不想出国念书的,学英语也没啥意义

因为现在中高考英语难度是非常低的,从单词量维度看,高考的要求跟PET差不多哈




当然,即使不想出国,小学过PET也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样的话,中高考英语就可以不用花精力了,从而节省出大量时间学其他科目

不过,学到PET肯定也足够了,不用继续向上冲FCE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猜我要说:小学就是鸡语文呗

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因为鸡语文,不仅仅是去背诗、学文言文,而是可以延伸为“大量阅读”

无论读历史书、读科学类.....读各科书,都可以归结为语文范畴




像很多家长推荐的《科学探索者》,也是阅读范畴

一共17本书,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知识,既能提升阅读水平,也可以为今后初高中打好基础

比较厉害的同学,甚至可以去读这书的进阶《科学发现者》




关键是,这类科学书的知识还是小学生能接受的,要不干脆学初高中课本不就得了

这书的内容,很多家长也都可以辅导,所以完全能和孩子进行交流

很多人常说:学习知识,不如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内驱力。可能这就是其中一条路吧



6

结语


其实说实话,让很多人放弃奥数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越到高年级,越难以放弃

毕竟都学了那么多年,怎么都想要个结果


而低年级时,大多数家长都不会承认:自己孩子是个普通娃,可能上个一本都费劲。

老金鸡娃群里,很多家长都会说:进群前以为是条龙,进来了发现是条虫。因为实实在在看到了跟其他牛娃的差距。没进群前,没法比较,也没有那个直观感受。


因此,老金觉得,越早放弃,或者叫越早认清现实,转战更能提升成绩的地方,越可以节省成本

尤其是奥数3升4年级时,难度会有一个陡增,这时如果还没混进超常班,那就可以放弃奥数学习了,证明真的不适合学。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图片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迎春杯、数学花园探秘真题、北青研学营、华杯杯赛、华数之星、走美杯、希望杯、美国杯赛大联盟真题
咨询迎春杯、数学花园探秘真题、北青研学营、华杯杯赛、华数之星、走美杯、希望杯、美国杯赛大联盟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