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公民同招后如何择校?公办VS民办,哪个对中考更有利?

导读


虽然现在帝都公民同招政策还没有正式出炉

但这事儿是板上钉钉了,只是比例问题没有谈妥,还有就是哪些民办会参与这次大派位

有人说,民办不能掐尖,就一点优势没有了!真的这样吗?



上海、广州等大中型城市,民办初中已经开始碾压公办,公办初中甚至成为了差初中的代名词。

这跟资本主义国家如出一辙,所以这次国家出重拳治理,也是为了缓和一下社会矛盾。

引入摇号机制,也是看起来最公平的一种途径了。


在本周三的推送里,咱们还提过,这次疫情JW不让讲新课,不让打卡,要求减负

公办初中就非常听话,几乎都在给普通班放羊

而民办初中就不怎么听话,坚持对学生严格要求,也都在讲新课

估计外省市的民办也差不多情况,所以必须要治一治他们了



老金备注:上海有一项很容易对初中排名的数据,就是优质高中(四校八大)的预录取人数。TOP-20的初中,民办15所公办5所,所以魔都的民办初中已经对公办初中形成碾压,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间。


但其实帝都公办和民办初中的尖锐对立问题,一直都没有出现过,这跟外省市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因为帝都无论海淀,还是东西朝的公办初中,仍然存在着点招,所以最好的生源还都是首选公办。

海淀中上的同学,还有朝阳及郊区的优质生源,才会为了海淀学籍而选择海淀民办初中(备注:帝都中考是分区录取,以学籍为准,所以海淀西城初中学籍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北京最好的高中都集中在这两个区)


因此,这次对民办初中的打压,帝都更像是连带着吃了瓜落

但政策高压下,牛校也只能跟上边讨价还价了

咱们后边会具体分析


1

政策:公办>民办


说到政策倾斜,其实专门指的是“校额到校”

海淀区共有73所初中,其中51所都有中考校额到校指标



当然,这其中真正的好初中就只有下面这7所

老金已经多次推荐过了

57中、人翠、清上、上地101,还被列为海淀初中四小龙

性价比非常高

很明显,这7所初中的派位,会比鸡肋的几所区重点:理工附、交大附、八一、北航附、中关村中学、教进、19中要火爆得多


在19年及以前,这7所比起几所优质民办初中,热门程度最多算伯仲之间

但估计2020年,情况就会有所改变了

现在一切看公民同招的具体细则了



如果公民同招跟上海一样,也即“先填民办,中不了的回来公办最差的”,那这7所肯定比所有民办初中都热

但如果北京只是单纯填志愿,“民办公办可以混着填”,那很多人就需要权衡了

民办加工能力强,但公办不用交学费。咱们等政策出来再具体分析



2

加工能力:民办>公办




帝都的优质民办初中,几乎都集中在海淀区。

六小强里,清华附中和北大附中这两所,干脆就等于取消了初中部,把初中都搞成民办了(19年只有登记入学的才算公立学籍,其他连大学二代都是民办学籍)



而人分的师达的成绩,基本比公办本校还要好,尤其是平均分

显然这四所民办,是热门中的热门

无论是不是公民同招,都会成为众多家长填报的第一志愿

学费从来不是海淀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哈,再说一年3-7万,也都掏得起



在初三上学期的海淀区统考里

这几所民办,有3所排在海淀区前5

虽然只是平均分前五,高分相对少一些,但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必然也证明加工能力很强



很多人应该看过下面的师达中学的作息时间表

虽然跟衡中没得比(人家毕竟是高中,脱层皮正常),但这样要求娇生惯养的帝都少爷少奶奶们,出好成绩也是顺理成章了




具体学校情况咱们后边展开说


3

民办一年近10万的学费值不值?


很多人总认为民办校硬件条件特别好,花钱就进

不好意思,流星花园、天空之城看多了

其实那说的更像是帝都的国际学校


像人分、师达这种

夸张一点可以用“忆苦思甜,重走长征路”来描述哈

当然这是玩笑话,只是这两所学校就是专注于学习,要那么好硬件也没啥用




海淀区15所民办初中,硬件条件好的也就是3所,严格来说是两所,因为 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 跟 海淀国际学校是一个学校

位于四季青地区,占地350亩

如果你不(mei)想(qian)上这所学校,千万不要带孩子参观,因为看完他肯定想上



再有一个就是21世纪实验学校,位于海淀恩济西街,北有李莲英墓,男有关帝庙,占地132亩地





当然,这3所的学费也是民办里最高

海外:一年8-11万;海淀国际:18万+/年;21世纪:17万+/年

而最便宜的清华实验,一年只要3万,所以肯定是热门中的热门

北大实验、师达、人分算一个档次,5-7万/年


至于是否划算,那就见仁见智了

毕竟如果真摇号的话,好生源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学习氛围势必会下降一些,但好老师还在,校风还保持,名声依然好听,今后中考还背靠公办好签约




4

什么样的孩子首选民办?


管理严格:人分、师达(必须住校)、海外(必须住校)

管理中等:清华实验、理工附中分校、建华、人北联、北大实验

其他不值得选,不提了




很显然,民办初中也是不能一概而论。而且民办校需要自筹资金(主要靠收学费)办学,当然管理都还算严格

管理严格的3所,适合孩子自觉性较差的

中等的4所,相对就适合自学能力较强的了

当然,管理是否严格,这件事见仁见智,跟出好成绩也不是完全相等

如果叛逆的孩子去了师达,也许管出来了,也许疯了,所以需要家长自己找到适合的



5

优质民办初中巡礼


仅从现有成绩来看,民办初中大致可以分为下面3个档次



1、人大附中分校



作为人系的第一所分校,也是最好的一所分校,师资和成绩可不是盖的

当然硬件确实没得说(海外硬件也是没得说,同词不同意),占地面积18亩(没少写一位)

举个老掉牙的例子

06年第一年招新初一时,来的学生撑死了海淀中等偏上,结果09年就拿个海淀中考第一。老师的责任心和水平真是没得说。

送这之后,课外班基本也不用报了(基本不用报,不是不报),就跟着老师走即可

最好的人系传统“面批”,人分做的也是非常到位。简单说就是考试之后,每个学生拿着卷子到老师那一对一批改,针对自己的问题查缺补漏。


19年中考平均分海淀第一,90人左右考上人大附中高中,一半六小强高中


2、师达中学


第二个说师达,估计很多人很意外,不是应该清实北实么?

其实清实北实,主要依托于海淀北部的优质生源,他们不想多跑路,清华北大这名字又好听,还是首选这边

加上大学二代也是去这俩学校,他们考高中时有降分优惠,所以从录取高中来看,师达、清实、北实算是一个档次,但生源质量上,师达其实垫底,凭借其超强加工能力,排在第二位实至名归

19年1/3毕业生考上六小强高中


学校位于闵庄路,占地160亩


3、清华实验学校



清华实验学校占地120亩,位于清华大学北侧

大家说了,我K,这不清华附中么!

不好意思,这俩学校就是一个学校,你也可以说清华实验是个影子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全有,但从来没人知道这学校在哪.....小学部从来不对外招生,就是处理学籍用


19年中考平均分海淀前五,80多人签约清华附中高中,1/3六小强高中


4、北大附中实验学校



19年新初一,北大附中本校点招的80个元培,还有二代,以及北大附中实验点的,都搬进了翻新后的校区,硬件提升还是挺明显的。

学校管理秉承北京大学和北大附中,属于作业量不大的,还是得靠学生自觉性很高。

因此之前招生一直以北京市三好为标准(三好虽然成绩普遍属于中上,但自觉性还都是比较高的)

所以在民办派位后,老金对这所学校的成绩有些担忧


19年中考平均分排在海淀前十,60多人签约北大附中,最终升北大附中高中部90多人(含北大二代)


5、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


硬件提过了,软件现在也是向师达看齐,尤其综素班成绩跟师达实验班有一拼,毕竟也是全住校的模式,比较能憋成绩。

劣势就是不像前四所,有个公办大哥当靠山,只能靠裸分往外考了。

高中往公立国际班考的比例很高(也是因为非京籍比较多的原因)

19年中考平均分位居海淀前十


6、理工附中分校


一直觉得这学校挺不容易的

唯一亮点就是地理位置不错,就在理工附中本校对面

但学校真的很务实很务实,不争不抢(当然暂时也抢不过),低调办学,生源撑死算海淀中等,弱于海淀四小龙,但成绩能接近海淀前十,挺不容易的

老金觉得性价比很高,也是民办里的非热门,中签概率当然也就高不少了





7、建华实验学校


建华是硬件软件都没啥可说的了,跟十一学校的好关系早就已经过去时,现在俩学校不撕B就不错了。小学部火爆,主要因为很多人想要海淀学籍,省得买学区房,不代表初高中也推荐。

现在据说好师资都被抽调到新校区,导致家长学生意见很大。


********


还有一些外区的优质民办学校,如 人朝分、陈分实验两所,因为地处朝阳,不确定今年也会被大派位

所以今天就不写了

还有西城有所地处昌平区的北师大亚太,成绩很一般,也就不提了




6

面临灭顶之灾的非优质民办


既然有好的民办,肯定就有差的民办

像北外附校、尚丽、21世纪等几所,在之前可以点招时,没能把成绩提起来,现在就会面临灭顶之灾了

一个学生,我不知道有什么理由,放弃有校额到校指标、不要钱的公办,而去选择一个成绩好不了多少、但是高价的民办。土豪算我没说.......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上峰给这些差民办留了条活路,就是仍然可以点招,不要求大比例派位。再或者就是JW采买学位,让学生免费上,这些学校才能有学生。

但这样的话,那对其他民办就不公平了,不知道JW还会拿出什么筹码让优质民办妥协?呵呵






7

公办还能点吗?





天朝做事有个特点,就是从来没有一刀切

正像太极图那样,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既然民办不让玩了,其他地方还是得给留口子

至于怎么留,老金这里不方便多说,不给学校添麻烦,咱们只举几个过去的例子


北京八中:在西城全部大派位、优质校合并差校的大背景下,八中是“牺牲”最大的一所。不仅收了两所差小学(椿树馆、福州馆)作为直升小学,而且还收了两所差初中(154中、33中)。

所以八中初中部不仅扩招力度是最大的,而且把更多指标向老宣武做了倾斜。当然,其初中部的稀释现象也是好学校里最大的。

但别以为八中傻哈,其实是做了交换,八少八素招生也翻倍了,还加了个八贯(素C),19年招了151个人。而这5个班都是在八中高中部学习,不跟八中初中部(初一在木樨地、初二三在西便门)混在一起

而且对于八中这种完中(初高中都有的中学)来说,初中部多差无所谓,只要高中部还保持着高分数线,仍然可以保留优质高中的名声。还有最顶尖的少素娃去冲北清,这笔买卖还是挺划算的。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跟八中类似,实验中学的也是下了血本。19年初一直接扩到了20个班。但集团校的华夏女中拿到了全市点招权,今年还有实验丰台学校也要开始点了(具体政策等官宣吧,低调)。



接下来海淀会怎么干,老金得到了一些消息,但还是不方便说,一切等官宣即可。

7月份的时候,肯定还会写回顾文章的。

当然,择校的比例肯定是可控范围,不会超过10%


10%听起来很少,其实帝都好大学的录取率,也就是10%

比如2019高考,帝都理科共34345人,而北理工录取名次是1597,4.6%

而很多人心目中认为的985底线,农大/川大/大连理工是3948名,11%

而且这两年高考孩子比较少,过几年会成倍增加的时候,录取率会进一步降低


所以其实真正在竞争的,也就是这10%的孩子

这个群体也许会被点进好学校,也许会在非优质校的好班,反正不会被埋没的

如果最后没上岸,说明还是实力没进入到这个范围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