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大附中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普通班和重点班差距很大
点击领取>>>北京小升初语数英笔试面试真题、分班考真题、简历模板 上一期我们聊到了海淀优质民办校《在建华实验学校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本期咱们来聊聊北京交大附中,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建校于1957年,前身是北京铁道学院附属中学。曾是海淀区仅有的两所重点中学之一;1997年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高中校;2017年正式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成立于2015年,现有“三区”“三校”,分别是:北校区、南校区、东校区、第一分校、第二分校、密云分校。看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感觉都是很久远的时候啦。现在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来更新一下。关于女生才能坐电梯:现在为了响应教委号召,每天锻炼一小时,男女生都得爬楼 不过可以趁阿姨不在电梯里上楼偷偷坐。或者去中间楼层求阿姨,成功率50%吧,态度好点可能可以。关于课间操:还是响应那个每天一小时的号召,把做操改成长跑了。冬季长跑,一直到夏季,说以后也都这样了 还有就是,突然改成早上上操了。7:50–8:20,熬完夜跑操真的害怕,而且跑的时候能感觉到胃里食物的翻涌 本来在第二节课下课上操,三节课后就吃饭了,现在好,跑完就累,然后困一早上。我上完第二节课就觉得该吃饭了在脚大浮肿读了六年,初中在普通班,高中在实验班。先说说初中吧。
印象中初中的老师都还不错,可能也是因为那会我还比较乖。特别喜欢数学老师,教我们的时候岁数就不小了,很自然的那种老太太,教得也很好,后来高中的时候有点误会,我个人比较害羞,联系就少了。印象最深的是初中换了好几个(约莫4、5个吧)英语老师,我英语本身就不好,所以那会英语学得就很随便,后来初三的英语老师对我私下辅导挺多的,一下成绩就上来了。整体上看,我初中遇到的老师都挺负责任挺好的。巅峰时期我还拿过定向越野亚锦赛某组别的季军,当时就是想着要给数学老师显摆才使劲跑的。但是初中那会我们班有霸凌事件,不知道老师有没有管,后来被霸凌的姑娘离家出走了,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别说受害者有罪论,那姑娘只是比我们大一岁而已。数学老师知道这事后还在感慨这姑娘数学上道了,太可惜了。初中就这样吧,忘差不多了。在jdf读了六年,体验也没那么不堪,虽然也经常义愤填膺的和同学一起吐槽学校奇怪的规章制度,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啊!坐标20届工程班毕业生,初中高中都在jdf,初二在茅预,初三-高三在工程班。初一初二已经记不太真切了,就说说从工程班开始的经历好了。1+3工程首届,获得一次免参加中考的机会和一年快乐时光,直升本校高中,校长当副班,师资up。对我这条没有什么梦想的咸鱼来说,本来中考也没想考特别好的学校,因为鸡头比凤尾香太多了…毕竟抗压能力差,勤奋&脑子也拼不过人家。所以,签工程班就很好啊,而且我的好盆友们也有好多签了约,友谊续杯,多香啊!然后初三一年确实很快乐,有去thu的STEAM课,有3次游学【台湾、江浙、泰山】,不用体育中考,有竞赛课培养等等。尤其要说游学,和同学一起出去玩不要太快乐,大家聚在一起的那种感觉是无可代替的!因为是试行第一年,我们小白鼠性质比较重,可能初三没学到特别多知识,但是总体还是很快乐的。老师们也很好,不过bzr老师脾气比较暴躁……懂自懂。初三结束的时候有一次毕业纪念会,准备过程很痛苦,但结果很好。初中阴差阳错进了实验班,其实本来一班二班是茅以升班,初二按照成绩从普通班每个班抽前几名组了俩实验班,我进了这实验班。我脑子不聪明,表面上比较老实其实还有点叛逆的,初二成绩还行,后来就烂了。其他同学很多看着没咋学,一考都比我好,就差不多佛了。yysy,初中属实坑b,尤其实验班,还有普通班的剩余尖子,都被学校操作很多被扣在了本校,其主要手段是通过一模二模和各种考试压分,让你觉得自己哪也考不上,很多大题错一点就全扣或者扣一半,美其名曰“严格要求”。这时候给你来个签约,只要过我们高中录取线就直接进实验班茅班,仿佛学校是带善人。后来看中考成绩下来发现可以去人大附已经晚了,很多人就这么被坑,去了本部,而且坚决不签约的老师还会明着暗着区别对待。我们当时,只要分数够的,只有很少的人没签约。总之,jdf初中真的一般,不知道现在啥情况了,看又整出个工程班,估计和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各位家长初中择校慎重考虑这里吧。亲戚是这学校的,说实话,初中真的没啥好老师。后来高中有机会去实验班,但我坚决去普通班,最后高考来看实验班就那回事,主要高分都在茅班。高中还行吧,很多人吐槽的活动尴尬我倒是无所谓,高中的社团之类的,除了能出去比赛的其他学校基本放羊,可有可无,我也很少参加别的活动。高中有一些不错的老师,而且那种老教师很多都不错,很有经验,讲课也好。这种老师基本都被扔实验班了,普通班有几个就是福分。高中普遍是理科老师比文科老师强势,尤其是数学。至少我们班感觉高一高二净学数学,留好多作业,动辄几十页,很多外省市偏题怪题都做,现在想想实在浪费时间。文科老师明显低一等,就是现在越来越加大考察力度的语文老师留作业能抄一下都算给面子,有些干脆不写,老师也比较无奈。后来从亲戚那了解到,反正最后领导看成绩就看每一科,那些老师狠的留的作业多的学生花时间多,成绩自然就好,老师受表扬。高中也是反复分班,高一期末换了一波血,有实验班茅班成绩差的被踢出去,普通班好学生拽走,高二到高三还这么干,当时班里有个同学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走了,大家都挺舍不得的。而且新组的那个班成绩好不到哪去,感觉那些走了的继续待在普通班考的不一定比去实验班差。说的幸福学校,平时同学开玩笑经常说这个,带着反话的音调。这六年来主要接触老师和同学不错,学校我确实没什么“幸福”的感觉。我没什么远大的志向,就是正常学,最后考的也算是普通水平,去的北工大,普通班比较好的学生基本也就去这儿了。抛开学校,遇到的老师和同学都还不错,没有那种特别恶心的。啰嗦这么多,写了一大堆流水账,就当是回忆初高中生活了。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在这个学校度过了人生中比较珍贵的六年,感谢陪伴我的同学和老师。先来说说比较赞的教学。初一初二在实验班里,分配的老师自然都是年级里教学比较有心得的。初中题本身不难,重要在于掌握定义。老师们会不厌其烦地重复向大家强调,细致到答题的句式都讲清楚。这和我现在高中老师两节课刷完一章节的跑火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了可能我比较适合把基础搞扎实了自己慢慢钻研,有人是喜欢自学基础然后跟老师拔高的,这个因人而异。同学的学习热情也都挺高的,学习氛围都能保证。至于学校一直吹的加工能力,我没太注意。但是增值不说,保值是没问题的。还有竞赛,初中学校没怎么搞过像样的竞赛,老师还是比较注重课内的。管理这个东西真的是让我一言难尽。首先是厕所。几个楼男厕所的坑位都是没有门的,这不跟装了个摄像头一样尴尬。据说之前因为有人踹门伤人才全拆了,但这不是因噎废食嘛。然后是生活调度。不让出校门,不让点外卖,小卖部因为门口人流太乱(完全可以避免的问题)时开时关。我和住宿的朋友上完社团就没饭了,还得我出门给他买了再送进来。我高中学校管的就很松,随便出门,也没出什么乱子,我觉得这点学校应该借鉴一下。最后就是签约问题。初二结束后签约的弄到直升班(死约,不用中考)和重点班(活约,要中考,具体的别的帖子应该有介绍)里,不签约的不管成绩怎么样统统打散到普通班里。好在普通班老师也很负责任,只要肯学在哪个班里都能学到很多知识。总之,jdf算一所中规中矩的学校吧,没有slogan里吹的那么厉害,但也能起到台阶让学生稳步上升的效果。如果给要择校的提个建议,就是随遇而安,有上进心的来;个性鲜明,注重自由的慎重。(感觉吐槽了不少,没给母校增光添彩还说了不少坏话,我的问题,所以我基本已经把不好的方面说的差不多了,还有很多好的方面写不过来,期待大家自己去发现。不匿了,认识我的太多,匿了也能认出我来)——作者SKtelecomm T1,来源知乎,2020.7作为首届工程班的一员,自认为在今天,这个高考结束的日子,终于有资格答一下这题了。
我在北京交大附中待了六年,在看到这个题目之前其实并没有对这个学校有多么负面的印象,但看完各个回答后不得不说,大部分校友反映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学校的管理层啦,食堂啦,没有特色啦等等。这些回答也开始让我回忆这六年的生活,回忆一下作为一名交大附中学子的体验。1、学校结构。交大附中本部分为南北两校区,相隔不远,北校区较大,为初高中的一二年级所用。南校区较小,为初高三年级所用。校区都比较小,设施水准一般,南校甚至可以算差(校区太小导致食堂日常爆满,每天排饭似玩命;食堂难吃且品种少,家长和学校多次协商未果,饭菜价格连年水涨船高;没有足球场只有年久失修的篮球场和200m跑道,以及几块乒乓球台;教室大部分偏小,舒展不开等等)2、学校活动。先说校外活动。除去一十百千工程的那些参观,学校自己组织的活动绝对不算丰富。凭印象初一去过神笛陶艺村,初二高一去过奥森定向越野,初三去过国子监和红螺寺,高一去过拓展训练,高二去过故宫,高三去过峡谷穿越,除此之外去过若干展览馆,其他的记不太清。总之六年下来没有太多有趣的校外活动。再说校内活动。从2015年学校开始举办515学生节,内容大概是各类小挑战打卡赢币换东西(上午)+各类社团展演(分时间上下午)+跳蚤市场(下午),还有开闭幕式。第一节学生节举办的很成功,学校也是下了血本,请了几个准明星在闭幕式演出,各类活动也弄得不错。总之挺精彩的,起了个好头。但之后就一届不如一届了。等到2019年也就是第五届,已经完全变味了。之前的小挑战都取消了,社团展示也没原来那么丰富,开闭幕式也没啥看头。不知道是因为自己长大了还是活动质量真的下滑了,总之越来越无聊了。究其原因,就如校友们所说,还是学校高层思想太保守了,不体察民情。3、师资力量。这个从个人角度无法准确评价,因为接触的老师实在有限,不能很好的反映交大附中全体老师的水平。初中老师由于时间太久远不能给出准确的评价,这里只评价一下高中老师。我在工程班,因此各科老师是学校最顶级的配置。尽管教学水平上各有优劣,但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真,作为一名教师这是至高无上的品质。交大附中教学水平的天花板还是很可观的,毕竟有这股认真劲在,教学水平就不会太差。当然这是最顶尖的配置,至于其他教师我不能作出评价,不过据说有普通班的教师水平低,态度懒散等等,因此整个教师团队也是良莠不齐吧。4、分班政策。交大附中从初二开学开始实行第一次分班,每学年分一次,分班参考前一学年几次大考成绩的加权。初三会分出工程实验班,也就是直升班,其他学年只分茅以升班,也就是实验班。工程实验班不会打乱重组,茅班会。工程实验班各方面的资源比茅班好很多,茅班的资源也比普通班好很多。这个后边细说。5、各类型班之间的差距。交大附中不同班之间的差距很大。普通班待遇不算好,初中没有游学,高中只有一次,师资一般,学风较差。茅班较普通班多了较好的师资,多了一次游学机会,学风也好了很多。茅班之间也有层次差,最好的茅班和工程实验班的平均水平差距不大,最差的茅班和普通版之间不分伯仲。工程实验班较茅班有了质的飞跃。首先是直升免中考,其次是多了很多明里暗里的优待政策,如多次独家游学机会,清华大学的steam课程,各学科的竞赛课,顶尖的师资以及在某些方面的“通融”(我们这届初三时的语文老师是德育处主任李亚芳,英语老师是教导主任黄艳,副班主任是校长戴文胜,所以在遇到一些比较累的事情,比如跑操,体育课的体能训练的时候可以“任性’一下,嘿嘿)工程班的学风也很好。总结一下,在这个学校一定要尽量进茅班,最好进工程班,否则普通班的学风很容易让你堕落,相对较差的待遇也会让你体验极差。6、未来发展趋势。近几年交大附中的高分段水平在不断增加,今年二模更是有12位同学进入清北线,相比同段位正在衰落的理工附,交大附的前景相对明朗,但仅限高分段。低分段的普通班成绩似乎没有什么优势,普通班的第一名二模成绩普遍在580左右,和我们班的最后一名还有些差距,可见不同班之间的鸿沟。这是一个成绩差较大的学校。7、住宿。我不是住宿生,对这方面不太了解,但可以大概说一下。交大附中宿舍为8人间,规矩较严,如住宿生每周需交手机,若违规会被停宿。初高三有一定几率在北校住宿(南校宿舍不够),每天需往返于两校。总结一下。如校友们所说,交大附中确实没有什么特点(幸福就不算啥特点了吧),学校缺点就是整体风格较保守,校园一般,食堂口碑正逐渐下滑,住宿环境一般。普通班待遇较差。优点就是好班的待遇好,师资好,学校未来发展趋势相对较好。这是一所需要你自律和有上进心的学校,你需要不断的拼搏才能得到好的资源和体验,稍有不慎落入普通班便很有可能一蹶不振。但若你有幸进入好的班级,那么恭喜你,周围的同学会激发你的斗志,你会不断的进步和变强。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因此对于还在踯躅是否要选择这所学校的你,我只想说,只要你有一颗上进的心,来这里,不会错。作为一名在这里待了六年的交大附中学子,我对交大附中的感情毫无疑问是深沉的,即使它有诸多不足。因为我忘不了那些宵衣旰食的同学,那些鏖战通宵的老师,还有那些痛并快乐的时光。无论好坏,这一切都是属于我的独家记忆。谨以此拙劣的回答纪念我漫长而短暂的六年光阴。某届初中毕业生。教育两极分化严重,学校领导行政管理混乱。
先说教资,有的老师教的特别好,有的老师教的还不如自学。资源倾斜严重,茅班学生享受一切好的东西比如游学和额外名师课堂,老师胳膊肘往外拐,我那年全国英语比赛有茅班的学生在我们班教室考试,然后两个人用我们班当时位子里剩下的成绩条背面传抄+对了整卷选择答案,捡到小抄以后交给老师 老师胡蛮乱搅攻击捡到小条的同学说什么考试绝对公平,最后把证据条抢走,整件事情不了了之,那两位同学最后茅班直升高中。所以要去就去茅班,普通班日子真的难过。然后行政,瞎管。尤其社团这一块,特别乱,好多社团管不好,为啥交大没正规乐团就是因为学校瞎搞,我在那年还能拿三等奖,现在连参赛资格也没有了,甚至里面好多学生根本没接触过器乐。校园里还有小混混。当年食堂吃饭,坐在一个高中学姐边上,那个社会姐当时说她拿酒瓶砸人头的光辉事迹,然后我和朋友在那边聊自己的结果笑的比较欢实,那个姐当时就发火让我们滚,我们说凭什么,然后她把我朋友饭掀翻了,盘子当时碎在地上。我俩走了以后找sqg说了,结果不到二十分钟一群社会姐浩浩荡荡扫了整个初中楼找我们在班门口堵人,放狠话,说我是x班的你看学校怎么说,最后也没给处分,就老师带着道歉,没了。最后就是茅班一部分天龙人,当时我们这届还出了一个很著名的歧视言论,甚至有老师带头歧视普通班。校园里也有学生带头歧视同学,小规模但是真的挺伤人的。后来我就没报交大了,分够但是找了个安静的学校,自己读国际课程。但好多老师还是人挺好的,同学人大多数人也不错,饭很棒,牛肉拉面和炖肉刀削面真的好吃,就是现在涨价真的贵。如果你成绩一般进不了实验班,与其普通班耗着,不如另谋高就。如果让我主观地评价,交大附缺乏特点,没啥大资源,学生生活比较单一。校风不自由甚至有些死板。学校领导傲娇如薛定谔的猫,初三临毕业还死皮赖脸不让走。以及学校地方小,食堂不好吃。
最大的印象就是一个白板学校,可这就是这个学校令人感到安全的地方。学校没有特点,但学校的价值观稳定,并绝大多数学生追求高考成绩的需求一致。我们曾经抱怨过学校活动无聊,但没吐槽过老师水平令人绝望。如果一心学习,成绩不会不好。虽然学校校风死板,领导思想保守。但与此同时交大附保留了传统中国教育人文主义的一面,我仍然交大附最受学生欢迎的一大传统--教师节下午提前放学记忆犹新。这一点连我所在的倡导自由开放的高中都没做到,16年的教师节我写了700字的申请,只为了能翘掉一节自习课回初中。这就是交大附,造物主关门开窗的理论在它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它不够优秀,但够好。它放弃了创新与进取,换来的就是高素质的,原汁原味的中国教育。我感谢它带给我的初中三年,也希望它在中国教改的大潮下能坚守住自己。以上是我对交大附的评价,如果题主/阅读本问题的人意在选校,希望这些文字能给你一些参考。我的3年初中生活既有些许令人绝望的时刻,又有几段充满快乐的时光。
我遇见了一群特别好玩的同学,他们给了我非常多值得记很久很久的经历。【我们刚刚庆祝了我们相识1600天的日子,而我们是16班】我遇见了一个能让我感谢很久的语文老师,也遇见了一个能让我生气几个月的数学老师。我遇见了一群非常友善的学长学姐,他们带我走进了模联,教给了我正确的价值观,给我机会锻炼自己,使我在14岁的时候有能力一个人在满是一群16、7岁甚至是大学生的模联圈里打拼。初一的时候,班主任带着我们全班选出我们班的关键词(价值观)。那是幼稚的我第一次与全班同学辩论法国国旗中的精神。尽管我的提案并没有被选进班级关键词,但我完成了对自己的启蒙。我一直算是比较叛逆的学生,现在想起来自己一直在和老师学校对着干。说几个小事例:- 交大附对于着装发型是有要求的,我在初一的时候就经常被老师提醒要剪头发。但可怕的是,如果你看我从初一到初三的照片,你会发现我的头发是在长的,而且长了好多orz
- 初二的时候学校老师要求背一些东西,并且会查。但我在班里传播坚决不背的思想,就连老师来查我也不背,甚至还想要拆掉一些板子。
- 初中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和老师争论。尤其是我的三届班主任以及年级组长。站在座位上和讲台上的老师争论有一段时间是日常……当然并不是抬杠捣乱那种,只是有时候受不了老师提出的一些想法或者要求,想要改变以符合自己的的要求和想法罢了。由于并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再加上有理有据所以并没有给老师们留下什么坏印象(大概除了初三的时候要求班主任不要打乱班里小组时吼的“凭什么“。这件事儿后来似乎年级里所有老师都知道了……orz)。
- 初三的时候班主任让我写一份班规,结果我写了一份班级constitution交了上去……那份文件起到的最大的两个作用就是限制了老师在小组加分上的为所欲为,以及保障了我们每天中午的娱乐活动233333
毕业快两年了,这么多事儿还记得这么清楚说明它们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吧……说这么多并不是想要炫耀,也不是要证明自己的特立独行。我只是要证明交大附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学校,能收获什么真的是要看自己打算做什么的。【当然运气也很重要,如果我的年级组长恰好没教我,那我的人生轨迹真的要改写了】我现在所在的高中是一所跟交大附截然相反的学校,虽然过的比以前更加充实更加自由,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大概是没机会享受那种幼稚带来的快乐了吧。写的有点多,似乎还有种怀念的意味。大概是心态有点衰老了。但说真的,每当想起来没人说反话,没人比三的时候,还挺伤感的。我中学在交大附读到高一上学期 后来就出国了 小升初的时候是特长生考入 第一年没把心放在学习上 每天都过得比较开心 后来拆班到初二的班级 因为遇到了很上进的朋友就一起学习 初三就到茅班了 因为那个时候就已经定了会出国 所以就签了约 (其实去国际部会对现在更好)高一实验班 我是走了之后才知道的事一直以为是茅班?
其实看了后面几个戾气很重的回答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其实作为一个一边往上走一格的学生 我认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尤其是老师对学生的态度 没有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别对待 而是老师的个人偏好 当然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而谁又能保证教育界没有这样的问题呢 关于师资分配我想说 现在这个社会所有东西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茅班学生的好资源也是孩子们自己靠努力得来的 这个有空酸还不如提高自己的实力 比较“正统老式教育”的学校都会有自己对于师资的安排 凭什么学习好的孩子们不能得到好的师资 这是对于他们所谓努力的回报 这个社会没有过公平 凡事都是要自己去争取的 好“残酷”哦说得 但事实就是这样 至于签约呢 初三的时候很多大佬都是没有签的 或者是签了毁约的 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签约的 在我的印象中签约就不是啥大事 也可能是当事人心大上了高中之后第一感觉就是师资和初中根本没法比 不过还是有可爱的老师 比如说数学张老师 老师本人在我回去聊天的过程中也表达了普通班和茅班的孩子们都各有各的特点与可爱之处 而且老师真的很有思想 高二好像也只教了普通班 在我心中像是文革时期去乡下教学的教授 爱的滤镜 至于物理文老师 不好意思 我也认为她的教学方式有问题 但是课外班不上的人很少 只靠学校的事情是交给学神们去做的 她的课我到后期就是写作业 但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这种行为是不是对的 如果是学弟学妹的话慎思后模仿哦 对于其他的老师了解就不是很多了 好的老师有时间但不多 且分配很迷上次回学校看的时候就学校外面还都是各种社团的介绍 再重复一遍 所有东西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觉得现有的没意思 还可以自己建新的 (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因为是特长生 所以本人是有固定训练时间的 也是课余时间的一部分……不说太多怕被认出来 游学真的是很赞 我们是初三的时候茅班游学吧 茅班的孩子们也是很疯的 熬到凌晨被抓回各屋基本上每晚都有 当然回去继续熬 后来的学生节从第一届开始就被我称作“大型乡村性演出” 土得要死 可能和学校高层的审美有很大关联吧哈哈哈哈这个我也没什么想说的 管的太严了 不过不听得大有人在 所以... 听闺蜜说最近某苏主任 权力膨胀 每天戴着假发搞“文革” 连护身符都不让带真的是 一言难尽哦 本人也有幸在高一体会到了住宿的快感 以某岳校为主题的宿管大妈们都是从哪招来的真是 恶 觉得苏苏恶心了你们就可以想想宿管大妈们 就会觉得她也可爱多了 还是尽自己所能体会中学的充实吧看到好多回答说北校区不好的……我东校区的只想说,我们有着比北校更小(小很多很多)的校园(作为一个中学,操场居然只有160米……),更无聊的活动,以及比北校垃圾很多的食堂和师资力量。
北校区还不错的东西,我们这都没有,禁止定外卖禁止出校门/进校门的规则倒是都有。前德育主任好像是从北校区来的,她自己说以前是教茅班的,最喜欢让犯点小错的学生当着全年级人喊“对不起我错了”,讲一次话的时间都快比升旗仪式时间长了,简直是我初一下学期一整个学期的心理阴影(上半学期因为身体原因不在),幸好她上学期就调去分校了。教师水平惨不忍睹,比如我们英语老师教了那么多年都快退休了,说英语还是极其不流利,而且带口音,有着说一句话就要说一个“呀”字的怪异口癖。唯一的优势就是美术了吧,不得不说初一的美术老师真是超级棒,可是上学期却换了,大概也是北校来的(展示作品的时候说这是她在北校教的学生的作品,由此推测出),嗯……课堂非常无聊又死板。我说你们北校要调老师就调主科的,你看我们语数英成绩都烂成什么样了!!!∑(゚Д゚ノ)ノ(记得初一下期末考试,我英语85分全班第一……呵呵)我很多同学都非常羡慕北校区,包括我也是,问过几个朋友中考想考哪,都说北校区。其他回答里说的那些真是有点打破我对北校区的美好幻想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