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深度】恐怖入学潮来临!全北京的学前家长们都沸腾了!调剂人数会再创新高?

本文资料受益于 西城6年级家长某某(家长要求低调.....)的帮助,特此感谢




导读


老金本周一推送了一篇《史上最难升学年》的文章

现在已经成功被禁止转发了







对此老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说明又一篇爆款诞生了

无论怎样,新生儿数量在那摆着,想上小学真是难上加难的一件事,掩耳盗铃也难掩事实的严峻性

今天,老金就来盘点一下各小学人数,以便对今年幼升小的激烈程度有个清晰的认知



1

增长率第一的西城区


看上表一目了然,西城增长率稳居第一位

所以也毫无悬念登顶入学难度第一位

而且西城区的非京籍比例很低,所以如果只比较京籍人数的话,西城区入学总人数位于海淀之后也是没有悬念的

因为朝阳区的非京籍比例基本达到5成,所以总人数一下就掉到第三位了

西城如果再这么增长下去,跟海淀持平是指日可待了......



但西城的面积,仅是海淀or朝阳的 1/8--1/9而已

所以西城想扩建校舍都是难上加难



因此西城区幼升小调剂的风险还是挺大的

不过,这两年的增长,主要是在几所热门小学上

尤其是直升小学




从班级人数来看,只有161附小和宏庙没有扩招

甚至宏庙的3-5年级,都是只有6个班(实际人数并没有少,3年级每班都是45人、总数270人;6年级是每班35人,总数280。差不多)

所以今年幼升小,直升小学买房/落户时间短的,四老的,还有顺位更靠后的,都有调剂的风险

比如19年幼升小时,最热的宏庙 和 三帆附小,落户不到一年的已经被调剂了

次热的西什库等,四老也调剂了


那么,除了直升小学之外,其他小学的情况如何呢?

我们按照片区来分析一下



一、什刹海片区


仍然还是先说老金觉得最好的什刹海片区

片区一共7所小学,3个是直升,1个超级牛小,还有3个普小

属地初中里有七姐妹当中的两所,还有156这个有校额到校指标的好初中



除了两所直升小学外,其他的都没有扩招

甚至像鸦儿这种还减少了

所以什刹海除了直升小学之外,调剂风险都不大




二、德胜片区


德胜应该是西城牛娃最集中的一个片区了

其他黄小、奋斗、育民也很强,但片区普强的只有德胜了

即使初中被削弱了这么多,大家还是非常追捧

不过牛娃去了坑校也是牛娃,比如三帆裕中的高分和平均分,跟本校相比已经持平了

7中的A层教师也得到了外援(经核实是四中网校的老师,不是四中的,但也比以前7中的好),而且还有校额到校

相对最差的就是西城实验学校了



德胜几乎就没有不热门的小学哈,所以这两年调剂都往其他片区调

之前五路通一直被称为小而美,今年五路通也确定要扩招了,小是小不了了哈,不知道还美不美



三、金融街片区


金融街一直号称是西城最好片区,其实这只是针对能拼爹的家庭来说

没有蒸包的话,基本也就是掉坑的结局



这两年奋斗人数的增长,一是因为接收了银河,二就是作为宏庙的调剂校

而集体户口、非京籍,就是直接进华嘉&涭水河了



四、月坛片区


14年教改时,西城11个片区里,只有月坛和广牛是一个直升小学都没有的

月坛是因为小学都很强,广牛是因为......

初中也被削弱了很多,唯一的属地区重点初中铁二,竟然还马上要变成9年直升校

所以月坛牛小去改造 161分和44中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现在161分已经翻身了,就看44了,希冀今年多派点牛娃过去



这两年月坛小学的入学压力也不算大,一顺和四老我觉得都能进




五、西长安街片区


西长安街是西城11个片区里最没存在感的

主要是因为学生太少

161中学初二到高三又搬到陶然亭去了,所以给西长安街留不了几个指标

19年这几个小学,每个班也就俩人能上161,大部分就是31中包圆了



本片区只有自忠小学扩招力度很大,所以存在调剂风险



六、新街口片区


新街口本来是老西城垫底的片区,三个属地初中__35中、41中、教院附中 全是大坑

不过41中终于在18年被塞给了13分,一下就提升了这个片区的质量




玉桃园也从无人问津的渣小,19年扩招到了8个班(很多也是调剂过来的)

新街口这俩小学的热度很低,基本就是作为其他片区的调剂小学



七、展览路片区


展览路的热度也一直不高,3个属地初中都一般般




看展览路小学的班级数量,也都是小幅度增长

所以学位比较充足,经常作为热门片区的调剂




八、大椿天片区


大椿天本来以前是宣武最好的,但陶白的强势崛起,让大椿天黯然失色了

但其实北师大附中和育才,投放的指标都不少,后者还有校额到校,性价比不低




这两年除了实验一小有调剂风险外,其他都学位充足




九、陶白片区


教改最受益的一个片区

北师大附中、161都占的是陶然亭街道的地方,自然要给他们很多指标了

陶白即使在北片排,综合实力都可以超越 新街口、展览路、西长安街



陶白的非直升小学就剩俩了哈

因为其他几个小学都是不大不小的热门,所以宣师一附小这个传统牛小,就成了调剂对象了哈



十、广外片区


西城两大上车盘,广牛是小学稍好,广外是初中稍好

不过两个片区的升学压力都非常大,成交量非常高



实验二小广外的扩招力度应该是西城第一了

今年毕业生是5个班,5年级6个班;4年级7个班;3年级9个班;2年级13个班;1年级15个班

估计能跟这个力度媲美的只有朝阳的几个学校了,翻着跟头扩招哈



十一、广牛片区


广牛和广外,都属于西城的上车盘,小户型多、房价便宜

跟月坛一样,一个直升小学都没有,但月坛马上会开铁二附小,广牛就成了独一份了

不过广牛的小学还是不错的,属地初中里还有八中也给了点指标。但是66和回民,这俩坑实在太大了.....

尤其是回民,小学初中扩招力度都很大,都是哪来的呢?




今年北小本校是个挺大的变数,因为不让招寄宿了,现在也没说要摇号,不知道是不是作为其他小学的调剂?

其他几个小学的扩招力度也是西城数一数二,看来上车的人数还是非常大的。

康乐里2年级其中6个班,已经搬到儿童活动中心去上课了





初中招生压力更大&坑校继续扩招


除了幼升小的压力,其实小升初的压力同样很大

西城最好的七所初中(俗称七姐妹),扩招的幅度并不大

这其实更像是直升小学比例的增加而进行的扩招

非直升的孩子想派进去还是很难的



区重点一向是非蒸包的争夺焦点

也进行了适度扩招,但幅度也不大




真正在扩招的,都是所谓的坑校

当然,有几所坑校,因为派位过去了很多好学生,成绩并不差,甚至好于上面的区重点

但大部分坑校确实还是坑校,尤其像回民、31的扩招幅度还不小



可能有的家长说:我们可以去坑校争取校额到校,中考逆袭!

不过可惜的是,坑校的扩招,并没有带来校额到校指标的增加.....反而还减少了

所以校额到校的竞争激烈程度,一点不比裸分考上好高中低

想躺赢的,还是得好好想想了



2

海淀区快塞不下了.....


海淀区19年幼升小时,虽然政策写的是:海淀房子不是父母的,同时父母外区有房的话,就要求去父母房子所在区上学。

但实际上,并没有执行,而是尽量扩充了校舍,都接收进来了。

所以也诞生了几个超级大校



而且海淀的小学班额通常都在42+,中三、翠小经常是45+

所以接下来海淀的做法估计还是继续加大班额,满足幼升小的需要

另外,针对翠小这种已经实在塞不下的小学,还给人大附中翠微加了4个小学班(校址就是下图育英中学东区分校那个位置)

猜测是给翠小调剂用的(因为可以直升人翠初中,估计这个小学会争着调剂过去哈)




还有人大附中分校(民办)也要新招两个一年级班,就在人分校园里上学

现在也还没有什么消息透露出来,估计也是摇号吧(小升初应该也是可以直升人分初中的,估计这个得打破头,上万人过来摇,因为人分初中可是超越六小强初中的存在)


3

朝阳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朝阳一直是全国独一份的区,就是认房子,无论上小学还是上初中,只要有房就能行

老金估计主要是因为朝阳非京籍比例很高,所以没法按照户口来走


朝阳另一个特点,就是几所热门学校人满为患,其他的几乎无人关注

所以这几所学校几乎集中了全朝阳的京籍,越低年级的京籍比例就越高,基本一个班里也就是两三个非京籍

而其他学校,比例就是正好相反了,班里的京籍反而成了少数


因此,大家看朝阳为何小学初中人很多,但是一中考就剩几千人了,就是因为非京籍比较多的缘故。



上表罗列的就是几乎朝阳全部热门了

其中人朝是扩招最猛的,嘉铭、朝外也不遑多让


另外,朝阳小升初的压力也是巨大,尤其还是上面这几所热门学校

老金多次举例子的人朝初中部,如果人朝小学部、人朝实验小学,朝师附小太阳三所小学都直升的话

那很有可能的情况就是下面这样



等2025小升初的时候,人朝初中就要接受35个班.....

就不知道这几年朝阳的政策会不会有相应改变了

也许会效仿东城,控制直升比例?


其他热门初中的情况类似

都要面临大量直升人数的挑战



不过中考以后就好多了,毕竟高中不是义务教育,不是非得接收

所以朝阳的高中基本人数都腰斩了(80中班级多,是因为有西藏班和2+4班)


咨询北京小升初笔试/面试/分班考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