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实验二小广外分校


学校兴趣课程多样。必须有片区内户口才可入学,未来升入四中(合并六十三中)的人数增多。
我家孩子在实验二小广外分校上二年级,他们的武术操课还比较有特色,据说是学校聘请的少林寺和尚来教课的呢,属于这个学校的特色课程了。
原来学校一个年级4个班,但是2015年9月份因为原来的66中的老校舍被学校使用,学校扩招了2个班,总共招了6个班,66中合并了广安中学,学校的原校舍也重建使用。
这个学校原广外一小,在宣武区比较一般。 但是变成实验二小广外分校之后,按照西城11个片区的划分,属于西城广外片区优质校,2014年扩建。初中在广外片区进行派位,整体实力还是比较不错的。
北京十四中学目前是广外一小最主要的派位校,2013年四分之一左右的毕业生去了十四中。
广外一小划片那么大,要是落户在亲戚家早应该做好被调剂的准备。不过个人觉得三义里小学和广外一小差别不大,广外一小门口的垃圾站也是够受的。而且三义里小学的改造资金远远多于广外一小,从他们把技校收编过来看,似乎是这样。但广外一小是动手早,这笔建设资金已经投下去了,校园环境就可以看出来。三义里是刚刚开始建设,起步晚了点。
实验二小广外分校爆出一个第一顺位,2014年4月落户被调剂实验一小的。但是也有第二顺位上岸的。6年一名额目前在西城只是卡非京籍,对于京籍官方文件没有明确说。目前,实验一小广外分校听入学的家长说,一般都是录取前两个顺位的。
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先后开设了武术操、形体、手风琴、古诗诵读、陶艺、乒乓球、国学、主题研究等校本课程。据家长介绍,其中,武术操学校聘请了少林寺的人过来教学。在实施中,学校将校本课程与德育、国家课程相整合,在课程中和活动中启智促能、育德育美,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大型活动,2015年实验二小广外分校“梦想的歌声”第十五届学生艺术节歌咏比赛在6月1日举办。此外,学校还会组织一些小活动,如国学周活动、清明祭英烈活动等。
学校门口正对垃圾站
实验二小广外分校位于西城区广安门外红居南街,学校周围汇集了小红庙、小红庙南里、广安小区等社区,居住人口密集。校门口的垃圾站是小红庙清洁站,负责周边社区的垃圾中转清运工作。垃圾站正对着校门,中间只隔着一条四五米宽的马路,不时有环卫三轮车运来垃圾,工人再把垃圾装箱清理,垃圾站异味会隐约传到学校门口。2015年暑假,学校决定将校门向南移动,目前新校门已经建好,垃圾站异味稍有改善。
交通相对不便利
学校距离地铁7号线【达官营站】约1.2公里,最近的公交站点【广安门货站】站约400米,其余公交站点都在1公里以外,出行交通相对不是很方便。
2015年招生划片范围:见学区房版块
生源构成:片区内学生,无共建生。
2015年招生规模:一个年级6个班,每个班40人。
入学顺位:据学生家长介绍,2015年报名学生数280人,学校招收240人。一般报名学生数大于学位数,学位有限。未被录取的学生可以在学区内小学如三义里小学、红莲小学、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等调剂。以下是西城区的入学顺位表,仅供参考。
点击图片查看更清楚
升学方式:推优、特长生、学区派位、其他
升学情况:该校学生主要通过学区派位的方式进入中学,2014年教改之前,一般进入北京市第十四中学的学生居多;教改后,北京市第四中学合并北京市第六十三中学,离实验二小广外分校距离更近,未来升入该中学学生数可能有增加趋势。
学区派位中学:
点击图片查看更清楚
历史:
1957年由电力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医研究院、北京上下水建筑公司共同创办,定名为大红庙小学;
1966年改名为培红小学;
1974年改名为广安门外第一小学;
201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广外分校。
占地:学校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多平方米。
师资:教职员工50余人,全部取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学历1人,在读1人。小学高级职称28人。专任教师40余人,其中35岁及以下教师14人,50岁及以上教师3人。目前学校有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校级带头人10人。
硬件:学校设施完善,设有信息、科技、陶艺、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视频展台、“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学校还建有闭路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全方位电子监控系统。
周边环境:西北门(原学校正门)紧邻垃圾站,2015年暑假,学校将校门向南移动,避开垃圾站,目前已经建好。校门口马路比较窄,单行车道,距离学校门口200米处有顺丰快递站,这个地段人相对比较多。
步行至地铁7号线【达官营站】约1.2公里,步行至公交80路、45路【广安门货站】约400米,步行至公交109路、特7路【达官营站】约1.2公里。
教学风格:学校在实验二小“双主体育人”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努力探索师生“自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引导,强调教师要服务于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课业压力:据学生家长介绍,学校低年级学生一般没有书面作业,都是动手作业,或是预习发语音等作业。
课余生活: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大型活动,在传承“后奥运”教育过程中,学校开展了少先队“小小志愿者服务大社会”星星火炬放光芒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组织开展了田径、跆拳道、柔道、足球、乒乓球、航模、海模、管乐、鼓号、美术、陶艺、合唱、英语、书法、科技、京剧、武术、棋类等三十余个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
2014年两次春游、秋游,2015年据说增加次数。一般会去花卉大观园、世界科技馆等。
学校的兴趣课程,学生自愿选择参加。
特长项目:鼓乐、合唱、田径。
学校鼓号队在2014年度“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第二届“希望之星”鼓乐队大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2014年10月北京市鼓号队展示交流中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在全国鼓号队展演中荣获最佳演奏奖。
学校田径队曾在2009年、2010年、2012年区运会上获得小学组团体总分第六、第三、第二的优异成绩。
学校合唱队在市、区艺术节比赛中也有出色表现,大合唱曾获北京市艺术节一等奖,小合唱获区艺术节二等奖。
时间安排:学校一般要求学生7:40之前到校,1年级15:00放学,2—6年级16:30—17:10放学。1、2年级兴趣活动结束,在16:10放学;3—6年级兴趣活动结束,在17:00放学。
住宿:无。
食堂:学校没有食堂,统一订餐,三菜或四菜一汤,早饭5元,午饭13元,学生基本在学校吃,但是离得近的可以回家吃。通常早餐老师不建议在校吃,因为学校早餐不是很丰富。
校车:无。
晚托班:无。
其他收费:无。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