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文,这个北京一线老教师的观点,对吗?


 点击领取>>>小初高作文写作全攻略+技巧+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资料  


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聊一聊作文。


每次写到这个话题,我都会习惯性的先提示一段话:写作虽然有技巧,但是,千万千万千万不要上来就奔着技巧去。所以,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都不会推荐任何机构任何老师的作文课。不仅如此,我也非常不建议孩子们,尤其是小学生们,尤其是写作文犯愁的小学生们,过早地上类似的培训班。


作为一个还算擅长写作的人,虽然开号两年多,但是作文这个话题,在公号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主要原因是:我觉得自己在第一篇文章中就把它说清楚了图片,后来虽然又翻来覆去地聊过几回,但核心意思还是那些。如果你没看过,可以后台回复“胖爸说作文”,一键获取合集。


这些文字,都是我个人写作的真实感悟以及辅导安安写作文的一手体验,我个人自恋地觉得,比那些所谓的作文大全和作文班讲得通透多了。


今天之所以再次谈到这个话题,源于上周一位读者的提问:


图片


OK,班主任敲桌子了,哪位同学回答一下,这个一线老教师的观点,对吗?



01


其实,答对答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做出对错的判断。


既然是一线老教师,业务能力肯定不是白给的。就他的本职工作而言,这么说从逻辑上没毛病。


大大小小的语文考试,确实都是没有时间打草稿的,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一次输出”能力。


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


1.这种“一次输出”能力对孩子要求太高了。

2.这种“一次输出”搞不好是“低水平重复”。


且不说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即使是高二的学生,“一次输出”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确定选材、框定架构、组织语言,既需要足够的积淀,也需要足够的时间。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一次输出”必然要求孩子打腹稿的能力极强,也就是说,“想”过一遍,再写下来。这其实和打草稿是一样的,只不过草稿是在脑子里打的。


举个例子,在外人眼中,我是一个写东西极快的人,一篇万字的文章,一天之内,就能拿个像模像样的东西出来。但是,熟悉我的人才知道:为了写的这一天,我已经至少想了三天,把各种逻辑组合都试了个遍。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没有足够的功底,没有经年的训练,过分强调“一次输出”,只能以牺牲质量为前提。


出口成章、提笔成篇,那恐怕得是文曲星下凡。



02


关于写文章,跟大家分享两句话:


第一,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第二,有的文章改不出来。


如果是和我一样,曾经做过文字工作的,看到这里应该秒懂了。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有的时候可能改的面目全非,但真的是越改越“漂亮”;有的时候并不一定非要改成大花脸,只微调几个地方甚至换几个词都可以让文章和段落增色不少。


改文章的过程,其实就是写文章的过程,也是学写文章的过程。


以前我经常跟同事说,现在也经常和安安讲,看看领导或老师改了什么地方,琢磨琢磨为什么这么改,久而久之,写作的感觉就有了。


据我所知,市面上的作文班,有本事或者有耐心给孩子改作文的老师,少之又少,因为这真的要花功夫,而且很难做到规模化。你能想象老师给成百上千个孩子改作文吗?


我知道有人该问了:如果我上的作文班恰好提供改作文服务,是不是就值得上了?


NO。


通过改文章,可以学写文章,但是,这里面有个前提,原来的文章必须是自己用心写的,把自己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更进一步。如果原来就是随意胡乱写的,再怎么看别人改,也无济于事。


我曾经担任过较长时间的批改者角色,但是“很难伺候”,有些递到我手里的东西,会被直接退回去,因为一看就知道是改不出来的——没有内在逻辑,没有框架概念,甚至是错别字连篇,这还改什么改?直接上手写都比这省心。


扯得有点远了,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是一句话:不要怕改文章,文章越改越好,知道了什么是好,写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


所以,即使各类考试要求“一次输出”,我劝你还是让孩子写作文之前多打打草稿,多修改几次,完整或者完美的作品多了,写作的感觉就出来了。


这种感觉一旦有了,就长在自己身上轻易下不去了,这样等“一次输出”的时候,虽然未必有改过的那么完美,但是依然可以秒杀路人。



03


这个小问题的道理讲清楚了,但是,我还想再多说几句。


在我看来,这个一线老教师的问题在于:工作完全被应试支配了,在辅导作文的战略上出了问题。


如老师所说,一次输出是一种应试训练。应试没有错,错的是唯应试,尤其是对写作这件事来说,唯应试真的要不得。


数学老师让孩子背公式、背例题,尚可接受,不得已而用之,用也就用了,毕竟学不好数学,并不会直接影响生活。但是,写作能力和数学不一样,它是终身的,而且是非常实用的。这个能力如果欠缺,真的会对生活产生直接影响。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困难,我预测这一届孩子的困难可能,是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不能像我们一样,相对轻松地毕业。那些被套路作文养大的孩子,很可能折在毕业论文的环节。


即使毕业了,在这个越来越注重表达的年代,文字能力的欠缺,也会是向上进步的隐忧。


所以,当前更值得家长思考和关注的,不是如何写作文的问题,而是如何提高表达能力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我的建议一直很明确:找到适合孩子的表达方式,然后优化它。有的孩子擅长创意,就在选材上下功夫;有的孩子擅长思辨,就在框架上下功夫;有的孩子心思细腻,就在语言功底上下功夫。好文章都是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特色。这个特色一定是孩子最优的和特有的。


所以,千万不要太早给孩子上套路,用孩子最舒服的方式,把需要表达的东西说清楚,写漂亮,这才是写作文真正的秘籍。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小初高作文写作全攻略+技巧+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资料

咨询北京小初高作文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