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开卷考?语文降分体育升分?东莞中考变化预测分析
东莞新中考改革方案目前还没有公布,还在制定中,小编预估会在10月左右发布。
今天,我们根据广东中考改革方案意见,并结合东莞实际,对东莞2023年新中考改革实施方案做预估分析。
01
东莞2018年版中考改革回顾
2018年7月2日,东莞市在教育局官网正式发布了《东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发布后,意味着东莞中考又进入新的周期(五年)。
下面,我们简要回顾下2018年东莞中考改革的要点:
1.全科开考
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义务教育课程科目均纳入中考,并首次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实验操作纳入考试,并单独计入总分。
2.考试命题
语数外,物化生,史政地9科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
音体美,信息技术和理化生实验操作5个科目考试由东莞市教育局自主命题。
3.考试时间、方式
采用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笔试+计算机辅助测试+现场测试
4.考试成绩呈现方式
计分科目(10科):语数英,物化生,史政地和体育的考试成绩分别按不同的权重(比例)折算后计入中考总成绩,是中考录取的主要依据。
合格考科目:音乐,美术,信息技术3科,不纳入计分科目,分合格与不合格。
新中考总分由780分增加到800分,增加20分,过半科目的计分权重有变化。
5.物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办法
每年3月份公布当年的实验操作试题,每年5月份下旬组织考试。考试时,每名考生随即抽取物化生其中一科的一套试题进行实验操作考试,考试总成绩为21分。
6.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
综合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中考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不合格原则上普通高中不予录取。
7.取消国家规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项目。
仅保留了给台湾考生,三侨生,烈士子女等加分项目
8.进一步扩大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自主权。
公办高中自主招生比例上限由5%提升至10%。
02
东莞新一轮中考改革预估分析
东莞是广东省中考改革第一批试点地市,早在2018年就对中考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算是中考改革的先行区。
参照省厅意见,大多数的改革内容在东莞已经提前实现,因此东莞2023年新中考的改革方案变化不会太大。
东莞新中考改革方案预估会把握“文理兼顾”,“负担适当”和“衔接高考”的三个基本原则,并尽量与现有方案保持相对稳定,并具有可操作性。
小编预测东莞中考新方案仅会对少部分不符合省厅最新改革意见的内容进行微调。
下面我们结合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并结合东莞实际情况,对东莞新一轮中考改革做预估分析,仅供参考。
1.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不会有大的变化,与现有中考科目相同。
2.考试方式
省厅方案中首次提出可以尝试对部分科目进行“开卷考试”。
如果东莞尝试开卷考试,首选科目可能是道德与法治。
在深圳9月26日刚公布的中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中明确道德与法治进行开卷考试。由于深圳是自主命题,开卷考试实施起来比较方便。而东莞市全省统一命题,道法是否开卷考试需要看全省统筹安排,并参照其他地市的方案。
考虑到深圳的中考改革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且全国已经有不少地方中考部分科目进行开卷考试,小编预测东莞新中考道法开卷考试的可能性有60%以上,这对不少不善记忆的考生是个利好。
今年省厅中考改革方案首次提到,探索部分相近科目进行合卷考试。
合卷考试并不新鲜,此前省内的深圳中考就是物化和道史进行合卷考试,在深圳新中考改革征求意见中明确将从合卷考试调整为合场分卷考试,即两科一起考,但是试卷单独的。深圳是自主命题,考试方式调整起来比较方便。
由于合卷考试涉及到中考各科的时间安排,东莞无法像深圳那样自主决定。除非全省各市统一将部分科目进行合卷,仅单个或少数地市进行合卷考试,显然不具有可操作性。
当然也不排除东莞中考会尝试将相近科目进行合卷考试的可能,如果东莞尝试合卷考试,那么大概率会是在物化,生地,政历三个组合中选择1-2个组合进行尝试。
合卷考试对于东莞来说是全新的考试方式,需要调整的事项较多,涉及考试内容,时间的调整,小编认为东莞新中考部分科目合卷考试的可能性不大。
在考试内容和分值不变的情况下,合卷考试实质并没有减轻学生备考负担,只是缩短了考试频次,减少了中考考试负担,因此是否合卷考试对考生的学习和备考影响并不大,只是对中考各科考试时间安排会有影响。
3.考试时间
中考九科笔试时间通常不会有变化,即6月26日-28日三天进行。
部分合格考科目考试时间会有调整,比如信息技术将由九年级上学期提前到八年级下学期进行,这有利于减轻考生初三的学习备考压力。
4.考试时长
各科考试时长整体保持稳定,仅数学考试时长有调整,由90分钟增加到120分钟,延长30分钟。这对于基础相对薄弱,做题速度较慢的考生是好消息。不少家长担心数学科目考试时间增加后,内容会增加或者难度会增大。
小编认为未来数学中考难度依旧会保持近两年总体简单的基调,但不排除会适当增加题量,以确保考试具有合理的区分度。
5.中考成绩计分科目
根据省厅意见,除了语数英体四科必须以分数形式呈现,其他科目不强制要求以分数形式呈现,可以等级形式或者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
尽管全国各地都在进行中考改革创新,减轻学生负担,淡化“分数”,但在中考录取时,当前还是以“分数”为主,这种主基调短期内很难改变。
如果太多科目实行等级或者合格/不合格的计分方式,一方面不利于区分和录取,另外一方面增加了人为因素干涉的可能性。
因此,小编预估,东莞新中考的计分方式不会有大的变化,除了艺术(音乐和美术)和信息技术三科不采取计分方式,其他科目依旧会是采用传统的计分方式。
东莞新中考生物和地理依旧会计分,不大可能实现等级计分,更不可能采用合格/不合格计分。
省厅意见提出探索将艺术(即音乐和美术)纳入录取计分科目,考虑到艺术是典型的实践性科目,计分的标准和准确性很难把握,人为因素较高。因此在新一轮中考,东莞大概率不会尝试将艺术纳入录取计分科目,依然是合格考科目。
6.各科计分分值和权重
A.语数外:
省厅意见中,对语数英三科的计分权重没有提出要求,也就是说不一定按照1.0的权重计分。
近两年,国内有部分地市将英语中考分值和权重进行下调。
在刚公布的深圳新中考征求意见中将语文由120分下调到100分,但中考总分保持不变(610分),相当于语文的分值占比下降了,语文的地位首次低于数学和英语。这个调整让人始料未及,颇感意外。此前各界预估三个主科分值如果下调,英语下调可能性是最大。
考虑到东莞中考总分(800分)远高于深圳(610分),东莞中考语文分值下调的可能性很小。
东莞新中考语数英卷面满分依旧会是120分,计分权重三科预估还是1.0,三科总分依旧是360分,语数英三科下调分值的可能不大。
B.物化道历:
这四科,继续纳入中考录取计分科目,计分权重估计会保持不变。
C.生物地理:
这两科存在小变数,根据省厅意见,鼓励将地理和生物纳入录取计分科目,是鼓励不是强制。
深圳新中考生物和地理两科依旧不计入总分,东莞考生表示很羡慕。
东莞中考,已经将生物和地理纳入中考总分,再“取消”显然不现实,那样会与省厅的“鼓励”相矛盾。因此小编认为,东莞新中考生物和地理两科将继续纳入中考录取总分。
生物、地理的中考卷面分和计分权重预估会保持现状。
D.体育:
目前东莞中考体育分值是60分,占中考总分(800分)是7.5%,低于省厅意见中的最低要求(8%)。
东莞新中考体育分值增加基本成定局,参照全省其他地市的各科分值调整方式,一般采用5分或10分的倍数进行调整,预估东莞中考体育分值提高到70分的可能性比较大。
未来,小编预测体育科目不仅分值和占比会提高,体育考试的标准估计也会适当提高,考试将会更加严格,以体现体育科目的重要性。
体育成为中考“主科”的趋势很明显,分量将仅次于语数外,各位家长务必高度重视体育科目。
E.音美信:
音乐和美术将继续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大概率不会纳入中考录取成绩计分。
信息技术有小的变数,相比音美,信息学有计分的条件基础。但考虑到当前“减负”的总基调,在现阶段,东莞将信息技术纳入计分科目可能性不大。
F.中考总分:
考虑到体育分值会有小幅度提升,其他科目计分分值预估不会有大的变化,新一轮东莞中考总分大概率会小幅提高,小编预计会提高到810分左右。
6.名额分配
这个是户籍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政策,小编预测东莞中考新政对于名额分配(即指标到校)政策可能会有以下调整和明确。
A.复读生不能享受“名额分配”政策。
B.中途转学不能享受“名额分配”政策。
C.随着东莞户籍考生快速增长,“分配名额”将无法满足需求,要么提高名额分配比例(现在为50%),要么增加名额分配校数量。两种方式都有可能实行,但会逐步增加,不会一步到位。
现阶段广东各地均按50%比例执行,东莞提高名额分配到校比例的可行性不大。
相比而言,增加名额分配校的更具有可操作性,2022年东莞就将莞外、六中列为分配校。在接下来的五年,东莞公办二档三大校(龙中/常中/万中)被纳入名额分配校的可能性非常大。
7.随迁生录取政策
东莞随迁生人数多、占比高。随迁生中考录取政策向来备受关注,新一轮中考也不例外。
根据广东省厅意见,各地要探索在2026年左右实现随迁生和户籍生中考升学享受平等待遇。
听到这个消息,东莞随迁生家长欢呼雀跃,终于可以与户籍生同分考取公办高中了。
我们认真读意见原文,各地在考虑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现随迁生与户籍生同等录取待遇。
注意,是探索,是要求朝这个方向努力,不是强制要求必须实现。
另外,意见还提到要充分考虑当地教育资源承载力,当前东莞随迁生占比高,公办高中学位占比低,公办高中学位资源相对吃紧。
小编认为现阶段东莞尚不具备实现户籍生与随迁生在中考升学上享受绝对同等待遇的基础条件。
如果接下来几年,如果东莞能快速新建公办高中,继续快速增加公办高中学位,将公办高中学位占比提高到70%以上,随迁生占比下降到30%以下,那么东莞就有可能实现公办高中两类生源同等录取。
当然啦,我们真心希望东莞能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户籍生与随迁生同等待遇考公办高中。
综上所述,现阶段东莞完全实现随迁生和户籍生考取公办高中同等待遇存在较大困难,短期内实现可能性不大。但是预估东莞会通过持续增加公办高中随迁生招生计划和比例,逐步提高随迁生公办高中录取率,这个是可以实现的。
接下来五年,预估东莞公办高中的随迁生招生计划和占比将会持续增加,为最终实现户籍生和随迁生享受同等录取待遇打基础。
7.中考志愿
新一轮中考,东莞大概率实行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同批次填报志愿,同批次录取,普高录取不再享有“先机”,这给成绩中等及以下考生中考志愿填报带来更大的挑战。
另外名额分配可能单独列志愿,这个在不少地市已经开始实行了。
此前东莞尽管没有将名额分配单独列志愿,但录取是单独的,结果是公平的,调整与否影响并不大。
8.民办高中招生取消“公费生”?
省厅意见明确“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免收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误导学生,争抢生源”。按照内容,可以理解为以后民办高中不能以“免学费”进行招生。
东莞民办高中会采取“一条线”录取吗?小编认为短期内可能性不到50%。毕竟东莞民办高中双线(即公费生和自费生)录取已经实行这么多年,要立马调整不太现实。
当然不排除未来在条件成熟时,东莞民办高中实现一条线招生,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是我们对2023年东莞新一轮中考改革方案的预估分析,不代表官方,仅供参考。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