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满天飞!如何从一模看2024上海中考形势及定位?

连续三年疫情,天知道有多少被网课耽误的孩子,但更要命的是上海中考人数从2022年前的9万直接飙到了10万+。

 

2024年这届中考应该会比2023年增长1万多,直接突破12万。而高中招生人数(特别是四校八大头部学校)并没有相应地大幅增加,这届中考可谓是竞争愈加激烈,恐怕要卷上天了!


图片


2023届考生就吐槽说,本以为到处都在大力鼓吹“大语文”的重要性,没想到反而中考语文比较简单,分数拉不开什么差距。

 

反倒是一路被“打压奥数”连累的数学居然又难出了天际,导致一些本来目标市重点的马失前蹄,最终含恨去了区重点甚至普高。

 

可见,凡事都不要被人带节奏,何况语文是靠补课就能有用的嘛?不是它套了一个所谓“大语文”的帽子就能改头换面了。

 

全网充斥着“5分钟速读经典”、“半小时读名著”和“一口气读完100本书”等各种碎片化、快餐化、功利化的垃圾知识,堪比盲人摸象却不自知。


经济形势不看好的大趋势下,文科更多就是陶冶情操的,否则为什么国家大力扶持的高考“强基计划”针对的都是理科基础学科的研究呢?

 

何况,上海新中考改革与新高考改革近两年已经逐步趋于一致,以保证初高中阶段的衔接更顺畅。特别是数学作为“理工科之母”,缩小初高中数学之间的断层势在必行。

 

否则就会像之前那样,一些中考数学高分的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居然数学常年都不及格。同时,从2023年数学中考成绩分布就可以看出高分并不多,明显体现出了其选拔性的功能。


 一模排名对标梯队


有专业机构做了以下这张表格,方便考生根据这次一模成绩所得的区排名做个中考的初步目标学校定位。

 

其中,最上面两行是按颜色区分的不同学校梯队,找到你所在区的目标学校,校名下方的数字则代表大致的区排名要求。


图片

以大浦东为例:上海实验的中考录取线一般在700分左右,对标这次一模的区排名需要在680名以上,横向对比后发现,在闵行区要考七宝则需要区排名在426名左右。

 

貌似三公之一的上实要求略低于直逼四校的七宝很合理是不是?其实不然!

 

你必须得考虑到各区参加中考的人数。虽然浦东和闵行都是中考大户,两区总计占到全上海考生人数的35%左右。但大浦东的中考人数仍是闵行区的两倍之多,2024届将接近30 000的规模。

 

这样一对比,是不是感觉浦东的中考竞争要惨烈得多呢?更别提浦东作为高新技术开发区,有不少考生是高知家庭的子女,占尽了先天的基因优势和资源优势。

 

所以,我才一直强调升学规划要趁早,小升初阶段能逃离大浦东的就尽量躲得远远的,省得到中考的时候悔不当初又避无可避。

图片



 一模成绩定位学校

那么,接着问题就来了:现在一模区排名不公布啊!!!!!

 

这个时候就有各种小道消息频出,但数据都来源于网络或社群,仅供参考而已,也不知是有助于增加还是缓解焦虑情绪。


图片


以徐汇区为例:


① 华育均分584(去年均分611),最高分641, H8选手,小学来自世外小学部。华育626分,校排24,区排50。

据说一哥出现大量600+高分,605分仅在150到170名左右,语文均分达到128。


② 世外均分578(去年均分589),最高分639.5,8年级开始长期霸榜第一。世外622分校排12,620校排20,609排61名。

为什么去年作为大部分直升择校生源的sw没考过hy?据说sw积分前20都择校出去,很多出现在了hy。


③ 小西有633,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据说有个613班级第五。

④ 大西实验一班第一626,不确定是否年级第一。

⑤ 徐教院第一627.5

⑥ 园南第一624.5(感觉有点低,没进区前50)


图片


个人认为,除了横向比较参考排名之外,可以用这次一模成绩去对标目标学校近两年的中考录取分数线来作定位。

 

一方面,由于网络数据太过纷乱,真实性难以考证;另一方面一模总分只有670分,包括语文150、数学150、英语140(没有口试)、物理100、化学100和道法30。


图片

与其跟风焦虑,不如以不变应万变,稳扎稳打做好计划,在这个寒假查漏补缺,按照目标学校要求的各科得分率去定位。

 

要注意,一模难度略高于中考,而二模难度会更接近中考。

 

所以,不拼自招拼裸考的学生,对一模成绩毋需太过在意,调整好心态再战二模!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