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61分入学经验分享

点击领取>>>北京小升初语数英笔试面试真题、分班考真题、简历模板 

1、 结缘

闺女今年小升初,高年级统测成绩基本在295左右,不高不低,小学6年几乎没有上过课外班也没有参加各种英语数学考级,故而八少八素和早陪均止步于复试,跨区点招更是没考虑过,是个标标准准的西城素质教育下的普娃。5月报志愿,7月出结果,全区派位和特色校轮空,片区派第3志愿中161分。报志愿的心路历程以后再细说。

看到结果那一瞬间的感受,不算特别理想,但也算意料之中可以接受。本身西城区大均衡的形势已经成型,绝大多数初中的生源都是派位生为主,根据近半年来收集的各种靠谱不靠谱信息来看,以往市重、区重、渣校、坑校的概念性标签已经很难真实反映一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七姐妹”的特色相较以往也逐渐模糊化,哪个学校都有牛娃和普娃,以及所谓的“尾部生”,优质校的老师在头疼怎么教差生的同时,“坑”校的牛娃们神仙打架把校额打成了鸡肋。并且今年形势特殊,能摇中优质校这种事情,我们是抱着乐透中奖的心态来看待的,所以志愿填报策略没有把重点放在“冲高”,而是直接定在了“保底”。经过多方了解和数据测算(职业病),应该说,161分一开始就是重点关注对象,放在第3志愿,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主动拥抱的她吧。

[ 附161分各年中考成绩,从月护那里抄来的,版权属于辛苦整理的月护大人]

从2017年开始,161分一直是稳定上升的状态:

17年中考,当时还是214中学,对应14年入校生源(几乎无优质生源),官方喜报:560+ 5.56%,550+ 13.89%,500+ 80.56%;

18年中考没有官方数据,据闻风消息月坛中学全部进入前十甚至前五;整合到161中学集团改名为161分校后,161本部派出了校长和书记,带去了全套管理体系,教研资源共享;

19年西城JW官宣161分为优质校;

20年中考成绩更是创造历史,均分排名西城第二,仅次于点招生源的华女。

2. 入学前的初体验:家长篇

7月2号出摇号结果后,月坛各个中学的新初一家长们都自发建立了微信沟通群,当时很多同片区家长都同时在多个学校的群内,相互了解相互交流。161分校的家长群是最快明确主旨、聚焦话题的,得益于热心和组织力超强的群主及热心家长,建群当天就开始组织家长们以接龙形式提出想了解的学校相关问题,3号就完成了问卷整理汇总,共涉及七大部分近30个重点问题,并邀请了在读初二初三家长进群,3号晚上几位前辈家长就用语音形式逐一详细解答,答疑交流持续了差不多2个小时。其实有很多新家长对学校还是不太了解,多多少少有些顾虑,特别特别感谢她们,在自家孩子临近中考、极其忙碌紧张的情况下,还专门抽时间为后辈家长耐心地答疑解惑,从校领导到师资、从课内到课外、从早晚自习到食堂饭菜、从课程特点到校额政策,不厌其烦的介绍而且提出了非常多非常好的一些建议,帮助学弟学妹们少走弯路,新家长们听完心里踏实多了。真的是特别感谢!祝福她们的宝贝们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当然不久之后这个祝福就大面积地实现啦,特别为她们开心。

初三家长对学校和老师都很认可,告诉我们分校虽然是以原214老师为绝对主体,但本校和分校之间教研工作是完全统一的,师资之间互有交流,试卷和本校一样,阅卷也是相互交叉阅卷。本届初三成绩相当之好,家长会上学校所有的学科成绩排名甚至排到全区前二前三,几次大考分校成绩在一些维度上胜过了本部,比如某门副科均分高出本校10分左右震惊本校复核后维持原判,还把任课老师请到本部深入交流。班主任和老师们都极其负责,天天逐一检查批改点评学生作业,疫情期间更是微信群里“夺命连环CALL”式的强管控和随叫随到式辅导。这一届对应新中考,家长们不用操心一步一步跟着学校的步骤安排走就ok。

那几天各个学校的新家长群里都是一片热闹,感觉161分的家长群氛围很好,效率也很高,别的群大多还在互相认亲阶段或者纠结谁是自己人讨论清人方案的时候,这边摇号结果出来24小时之内,嘁哩喀喳第一次民间线上家长会就已经开完了,志愿者家长将答疑汇总的会议纪要当晚挂出,后进群的家长们第一时间就能同步到所有信息。超赞。

3. 入学前的初体验:学校篇

7.16到校领暑假作业,疫情期间学校安排得井井有条,一个小学生源对应一个窗口,核对名册、签字、领书,十几秒钟之内可以搞定,作业不多只有语数英3本练习册,每册6套题,和本校一样。几位校领导站在旁边随时回答家长的问询。去得早的某位家长在群里通报了一声自己窗口名单上看到的学生数量,没几分钟6个窗口的数据就在群里凑齐了,本届一共298人,月坛5校254+西城外片区33+外区回西城11,近乎算是月坛纯血生源。

效率奇高的不止是家长,还有学校~~

7.19中考最后一门考完,没想到学校通知19号当天晚上就开新初一线上家长会,连口气都不带歇的……[没有更快的了吧,老师们辛苦了

第一次家长会的风格,仨字总结,“超务实”。校长每一句都是干货,没官话套话。


再之后,就到了7月底,中考成绩公布,一片喧哗之中,161分虽然一直没有官宣却妥妥地占据了焦点位。总体来说,质疑声远远大过赞美,毕竟,这个成绩和大家以往的印象相差太大了。即使是家长会上提前吃过了定心丸的我们,也远远没有料到最终会是这样优异的一个结果,但事实就是事实,恭喜学校!恭喜各位学长学姐!你们是我们的榜样。[2020年中考喜报]

看看上表,不仅头部高分多,整体分布也相当扎实,并不是少数几个超高分在撑门面,17年进校110多人,20年实考97人(含非京1人),中间出国的走1+3的和非京回原籍地加起来有十几人,全周期中考参考率是经得起推敲的,并未用分流等方式处理掉所谓的“尾部生”来做小分母,所以,161分实打实当得起2020中考明星的荣耀。

校内第40名的成绩,大约是555分,意味着什么呢?——如果全部走校额,这位同学拿着明明可以去161的555分裸分,只能降3个档去14中,校额到校连鸡肋都算不上,快等同于形同虚设,彪悍的学长学姐们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吧。

前辈的优异成绩大大鼓舞了后辈,同时也觉得亚历山大啊。此时,初时的忐忑担心已经变成了期待和干劲。

开学前,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家访,详细了解孩子的小学学业状况、特长、参加社团情况、性格特点,说了大概有十来分钟。一个班全打下来,嗓子得废吧。。。

4. 磨合期:关于作业、月考、分层等等

开学,问孩子啥感觉,答都挺好,班主任很严格。

新初一8个班,平行分班(存疑,后面再说),入学前就分好了,没有传说中的分班摸底考。每个班37、38人,教室数量是够的,毕竟原来还有高中部,但是相较原来20多人的小班规模,教室内显得有点挤。

没有摸底考,但是平时周周小测真是不少,作业不算多,记在记事本上要求家长每天晚上检查销项(不要求批改对错),基本每天都有背诵或者听写的内容。刚开学少一点,娃7点前能完事儿,现在多一点,做到8点多吧。英语用的趣配音和小管家,背诵录制时要求胸前抱着课本离手机2米。每天各科老师都会在家长群里通报作业完成情况,有问题的督促家长共同解决。

Jw不让公布分数和排名,家长又有这个需求,老师和家委会商量之后定了规则,每次小测或者考试之后,公布最高分(点名表扬)、90分以上人数、80分以上人数、70分以上人数、不及格人数,这样家长其实也就很清楚孩子的相对状况了。而每天中午,主科各科老师会把当天作业有状况或者小测不理想的同学集中到小教室单独改错补课。作业规范性上,老师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审题过程最好实时标点出重点,解题步骤要求一步一步详细列出,不允许直接写答案,等等。听娃叨叨这些,偶尔有种闪回到30年前我们那时候学校风格的恍惚感。嗯,严点儿好。

不分层,但是娃说老师有时候会给一些孩子,额外发点小作业。

反正吧,我觉得学校原来年级总人数只有百把人,今年规模大了,一个年级300人,和161本校体量基本一致,虽然有分层教学的必要(班上最高100、最低8分),但是在分层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上可能还不是太足,所以不像其他学校那样行动快速,期待学校能够尽快找到适应新规模、新需求的合理方法,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匹配的资源。

开学后不久学校发了调查表,让孩子们自己填写几个希望担当的班级职务及原因,似乎大部分都是按娃们的志愿满足的,少量调剂。

第一次月考,数学有点难,均分只有70(满分120),下马威把家长和孩子都警醒了一把。老师说三年前的初一(就是今年中考的神仙一届)当时考的同样的题目也是同样的成绩,后来大家重视和改进,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位数学老师非常认真负责任,专门建了数学学科家长群,不管多忙,群里只要有家长提点儿什么,那是有求必应,甚至有些问题本来家长只是想向其他家长求证了解的,老师也给主动答了。

我相信很多月坛的家长,对161分仍然惯性地抱持不重视、不认可、不关注的态度。

这是人之常情。一来学校在上升初期,进步神速也就是近3年的事情,而且今年才算是正式进入到大家的视野;二来月坛本身聚集的家庭相对level(各种意义上的,事实,勿杠)稍高,对孩子期待也高,大多数眼光是落在七姐妹一档的学校,更遑论花了大几百上千万购买学区房择校的家庭,心理预期更是不会是奔着本学区登记入学校来的。

但是,除去极少数可以点哪去哪一对一的高端ZB家庭,派位表里的月坛8校,无论你是否是ZB,都应该对基础数据有一些起码的认知和判断,才对得起几百上千万的投入,才对得起自家娃6年的辛苦,对吧?

5、第一次期中考试

11月中,第一次期中考试,终于有把尺子可以检验一下孩子的学业水平了。考7门,满分740,其中数学和英语满分120。实际上历史也有10分的附加分,满分110,但这10分不计入总分。

除历史由分校自行命题外,其余科目试卷和161本部一样,评分标准一样。8个行政班,分了10个考场,考场分配似乎是和孩子成绩有关。

考完问娃,娃也说不出具体啥,可能也是不想跟爹妈多说吧。成绩出来,不是特别理想,娃很受打击。班主任主动给我发私信沟通,说孩子这次考得有些出乎意料,她专门和孩子聊了聊指出问题也给予鼓励,希望家长也能帮助她一起找到原因尽快调整。很感谢班主任一直对她的关注和帮助。回来跟娃一起分析了一下卷子,发现主要失分都在基础部分,知识点还是不牢固;另外一点是不太抓得住答题的角度和关键点,这个跟技巧有一定关系,后期需要训练。

考完一周开了第一次线下家长会,从13:30到18:30,好家伙一堆大人穿着冬衣戴着口罩在小教室里窝了整4、5个小时没动一下,来的基本没有老人,爸爸还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样子,都听的特认真。正式开始之前班主任就把每个孩子的成绩单,正面朝下单独发给每个家长,单子上包括各科的分数、校排名,总分的班排名、校排名。

家长会内容很紧凑:

1.学校情况(校领导讲);

2.班级情况(班主任讲);

3.各科情况(7门任课老师轮流讲);

4.单独沟通(老师家长一对一,排队~)。 教学校长、德育主任、实践老师分别介绍了:中考政策,综合评价方式,校额到校政策,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实践活动安排,考勤时间安排、纪律要求等。然后就是期中考试情况通报,各科的平均分、最高最低分、10分一段人数表,总分的20分一段人数表。

然后!kua!kua!直截了当一张一张甩“光荣榜”——但凡不傻就能看出虽然只是个名单,名字顺序就是成绩排名,爽快!总分榜列了75人(前25%),数学/英语榜列了前70,其它单科榜列前35左右。学校干得如此干脆利落,真的是对到家长们的心坎里了。我喜欢!

(出于职业习惯,我对数据是相对敏感的,榜单一出,有很多道道值得一究。有些维度不好明说,不然可能会被打成炒房的,或者歪屁股的,我不下结论,仅说看到的,从成绩结果上说,小学和小学之间,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非常。后来家长无论是抱怎样一个择校策略,我仅代表个人的良心建议是,尽量多尽量多了解一下从小学入学到中考,全链条的真实信息,然后综合决策。眼明心才能亮。)——特别说明:这一整段都可以当我是胡说八道,不属于正文

班主任讲了班级成绩情况,从分数推断本班综合排名应该在年级里很不错,这是我非常庆幸的一点,学校大环境学风很正,班级小环境的学风也很强悍,摊上个好班主任好班,对孩子肯定是好事。同时数据也显示两级分化比较严重,各科年级最低分大多也出现在我们班。。。。。。毕竟随机派位生源大面儿是遵循正态分布规律的,一个尾部孩子,可能需要3个头部孩子来拉平均分。

各科老师又介绍了单科考试情况和教学要求,拿了一些好孩子的作业笔记做范例,我看了下老师大多都在3、40岁,正值经验和精力比较平衡的当打之年,思路表达上都很清晰,没有明显脾气古怪的,有的老师还直接在黑板上留下了个人联系方式,方便家长随时沟通。

最后是单独沟通环节,班主任提前通知了5、6个家长一对一(似乎是待提升的孩子),其他家长自愿去找想找的老师沟通。我跟班主任当面聊了聊,感觉班主任相当负责任,对孩子情况相当熟悉(具体事例随口就来),很坦诚地讲有哪些哪些问题,孩子应该怎么改,家长应该怎么配合。

总之,这次会开完,感觉是学校抓的特别紧,态度很坚决,老师们的干劲也非常足,我对学校对老师的信心是进一步加强了。

评论

1、说得太好了!这才是家长真正负责任的态度。同是今年毕业的月坛家长,我们也是认真分析了自己家庭的实力和能力,认真分析了自己孩子的水平,也认真分析了8所学校的各方面数据才做的最后决定。没有盲目攀比摸高,而是选择了真正适合我们需求和适合孩子的学校。161分我们当时也是特别看好,放在了第三志愿,中考成绩出来后也不是特别惊讶,虽然最后我们有幸全区派位就派中,也不是热门牛校,但是现在让我们再选一次的话,我们还是会坚持当初的选择。

非常感谢您能分享这个学校的情况,我们当初考查学校的时候就是觉得这所学校信息太少,网上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现在看还是低估了这所学校,这届能上161分的孩子真是得到实惠了。

2、要说亲人呢,161的确是区jw的直属校,而二附的亲爸爸是师大,任免校长都是师大出面,jw不能越俎代庖。区jw把德胜那么多自己投资的顶尖小学打包全给二附,当然要二附下血本把初中段搞起来,这个不许含糊。161、161分、月坛小学都是jw系统,可以给点缓冲期,多摸索点经验推广。这种安排对德胜并没有坏处

3、到现在,可以回顾西城这几年小升初政策设计的出发点和运行机制。

一,优质高中有义务帮扶直属初中维持一半以上的升优率,

二,jw用政策保证普通初中一半学生升入优质高中,优质高中如果对这部分学生有不满,那就请主动去帮助普通初中提高教学。

三,让一部分有能力的优质初中对小学进行指导,促使小学正视小学和初中落差,同时提高区统测难度,下方一部分压力到小高年级。这几招实行的效果怎么样,稍微熟悉西城情况的,都心里有数。不得不说,比海淀那种各自为战、人人视同学为潜在敌手、经常不惜以邻为壑、相互告发的氛围,不知道高明了多少

4、您觉得161分后续可能会是一个什么走向呢?包括和161本部的关系。目前看有些分校和本部有点露水姻缘的意思,有些分校也有自己的想法,故而有此一问。

闲扯一下个人的看法。。161分现在变纯初中校,优势就是依托派位生源容易改造、不受高中部录取分数和名气的影响,对比大家对44中的印象;劣势就是高中出路没保障不安心,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被优质高中内部直升挤压名额,这是为什么161分成绩好了大家还是愿意挤四中、八中、161本校的初中。。

出路猜测有两个 一是以13分为榜样继续一门心思办优质初中,目前161分比13分生源、师资、教学、品牌还是有距离,尤其缺少实际很优质的zb生源,全靠排位各年的成绩就可能不稳定。解决办法就是把旁边两幢楼争取来,立足月坛不错的小学基础,扩班扩大生源基数和影响力,搞严格管理分层教学路线,让尖子生出成绩,至少一定不能让尖子生担忧自己被耽误。

二就是看能不能榜上本校高中,最好能搞个集团内的1+3、2+4这种,对本校高中也有贡献,但西城内161高中本身也不强势,能有多好的协同效果不好说。至于本校、分校初中合并,我觉得没可能,对分校也未必好。

5、最关键的是需要分层,把尖子生作为学校宝贵财富重视、教好、出成绩。未来派位学生不可能再像17年那么少而精,平均分也不可能维持那么高,长远看各种特色校、新建校、跨区dz(点招)、本区dz后门都会分流小升初的优秀学生,纯初中校本身高中通路就是劣势,又没zb,再不能尽快树立口碑增加对尖子生的吸引力,只会走向平庸。。


6、这么说吧,161是6所市重点里最急需也最有可能从提高初中质量里获益的。今年161高考出的700+,就是初中留校的尖子。目前的中考出题方式,很好的照顾了公平(不同程度,只要肯刷题,分数的提高比较明显),但对促进尖子生学习不利,备考阶段尖子生为尽量满分也不得不大量重复刷题,多少伤害了思维的灵活性。这让市重点越来越倚重提前选拔的直升生,而161在这方面落后于有可比性的师大附、八中、二附几校(也许校园面积小也是制约因素),可以预见161先解决初中部过小的问题后,会专注于提高初中质量,以及与自身高中的衔接。

2+4式、或铁二中那样九年一贯的跨学段衔接培养还有很大的探索余地。很多自主学习能力强、探索心强、思维活泼的孩子其实高度不适应目前小升初、中考这样的两次大分流考试,而他们在钻研精神、创新精神上却有很大优势,仅仅从初中考个中考高分,或者高中圈高分苗子上去理解,未免太偏颇了。要提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莫过刷题,实际上每所初中到最后也都安排了大量刷题,但仅仅是争夺既有教育资源的刷题之外呢?哪怕就是保证下学段还保持学习热情来说,就不能是仅仅刷题了。

7、学校抓的挺紧的,初三中考知识点反复复习,每天大辅导加针对性的小辅导,作业量也很大,卷子都是用161本校的。老师学生士气都比较高,这几年初三成绩一直在进步,去年成绩仅次华女,学习氛围很好,她还是比较满意的。我看了她发的课表,确实抓的挺紧。


注:此文章为热心家长(枕水)经验分享,文章仅代表家长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https://img.jzlt100.com/uploads/files_user49/question/5ec64705177d8154134.png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最新六年级北京小升初语数英笔试面试真题、分班考真题、简历模板!

咨询北京小升初笔试/面试/分班考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