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英小学 | 海淀万寿路学区 · 40%对口直升育英中学 · 学校介绍及招生简章(2023年8个班)

点击领取>>>北京各学校幼升小、早早培面试真题、小学入学白皮书、学区房详解

图片

培英小学,创建于解放初期,原名为“石牌小学”。

海淀区培英小学,创办于1954年,原为解放军炮兵子弟小学,60年代初统一归海淀区教育部门管理。

文革期间,改名为“永红小学”。

1993年旅港爱国侨胞-蔡儒添先生伉俪捐资人民币180万元改建校园,故改名为培英小学

学校坐落在万寿路地区沙窝村太平路19号,现学校总占地面积14093.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778.19平方米,操场占地7356.3平方米。

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1300余名,在岗教职工80人。有普通教室49个,专用教室13个,多功能厅3个(一个370多平方米两个200多平方米),还有设备先进的演播室。学校拥有一流的现代化办公条件,每个教室都配有空调及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网遍布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发布迅速及时;图书馆藏书6万册。图书馆由专人管理,定期向学生开放。

培英小学与周边的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302医院、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科研四所、总后营房部设计院均建立了军民共建关系,多年来友好合作,获得海淀区军民共建先进学校称号。

2020年4月26日,学校被认定为北京市第二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

培英小学,是一所对口直升校毕业班学生有40%的学生可以直升到育英中学,加上登记入学和派位入学进入十一的学生,粗略估计能有45%的学生。

培英小学对应的今日家园,是五棵松区域的明星社区,如果想兼顾居住品质,可以重点考虑今日家园。

图片

万寿路学区,培英小学,占坑房(非地下室)总价在450万左右,如下:图片高性价比房源如下:

图片

链家楼盘字典-学校附近-在售二手房小区

太平路甲20号院、太平路8号院、苗圃宿舍家属楼、太平路甲21号院

今日家园、太平路34号院、太平路甲26号

图片

太平路甲20号院(1985年,

小区是市政房的家属楼,配套有沃尔玛超市,上品折扣,苏宁电器,永辉超市,西郊伟伟市场等生活购物场所,医院有301医院,武警总医院,302医院等医疗场所。公交有308,335,642等多路公交,出行很方便。

小区配套齐全,有沃尔玛超市,上品折扣,苏宁,永辉等生活购物场所,生活所需一应俱全。公交车642,335,308等多路,出行很方便

太平路8号院(1983年,运输公司八场家属楼,旁边有沃尔玛,上品折扣,苏宁电器,永辉,西郊伟伟市场等生活购物场所,还有301医院,武警总医院,302医院等医疗场所)

苗圃宿舍家属楼(1989年建成的,

1990年苗圃单位分的房子。小区只有一栋楼,9个单元,有一居室和32-41平米,2居室50-63平米,3居室70平米左右,户型比较多样性。物业现在是首开物业,物业费1元/平米。

苗圃宿舍位于沙窝桥东侧,太平路南侧,莲石路北侧,出行很方便。小区一共九个单元, 原单位花木公司宿舍。人文素质高。物业费0.66元,生活成本低。

小区外有沃尔玛超市,永辉超市,上品折扣,301医院、304、武警总医院,世纪之星幼儿园,生活配套齐全。

太平路甲21号院(1982-1983年,)

太平路34号院(1991年,

小区位于海淀区西四环边,出行方便,距离五棵松地铁900米(来源高德地图),紧挨着西四环和莲石路,开车和地铁都很方便。)

太平路甲26号(1998年,

电力局宿舍,小区单独管理。5个单元66户。可以停车。

一栋楼5个单元,总高6层,没有电梯,一家一个地上固定车位。小区没有一居室,只有2居室和3居室。小区属于电力局的家属楼,建筑质量比较好。)

今日家园(2001年住宅社区。

小区2000-2001年建,塔楼为主,小区共计17栋楼,分前排楼和后排楼,后排楼总高18层,二梯十一户,前排楼总高24层,二梯十二户,人车分流,地下车位直接入户,电梯直达,上品折扣,大型沃尔玛,餐馆,解放军301医院,301幼儿园,世纪之星幼儿园。

小区管理好,人车分流,绿化30%。居住人群素质颇高,分布为白领和医生居多。 物业费1.08元还是比较低的,每个楼都配有楼长很负责任,保安24小时值班,刷卡入户。

小区楼下有沃尔玛电梯可以直达,永辉购物方便,苏宁易购,上品折扣,菜市场,生活便利 地铁:地铁1号线,距离五棵松地铁站800米公交:西翠路口西公交站,335,308,568,634,941等公交。

图片


万寿路学区-培英小学-区位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万寿路学区-培英小学-升学纵观图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海淀幼升小-入学方式

一、海淀幼升小入学方式分为以下几种:以万寿路学区为例,

第一,(自愿报名)提前招生,私立学校,面向全海淀区招生,摇号。

第二,(自愿报名)提前招生,新开中学小学部固定片区招生,摇号。

万寿路学区有育英中学新开小学部育英中学小学部(九年一贯制)九年连读只面向万寿路招生海淀区中学新开小学部里,育英中学小学部是比较好的一所学校育英中学是从育英学校分家出来的独立中学,公立,也是海淀区老牌的前20中招分数线的优质中学。第三,(派位兜底)划片入学,单校与多校划片相结合,学区内填志愿且摇号学区内所有学校,全部参与志愿摇号排序,学区内几个学校,就是几个志愿。第一志愿不能选默认为划片入学学校,报名人数小于招生人数,默认为摇上了可第一志愿入学;若报名人数大于招生人数,从第一志愿划片孩子里摇号出来,招多少人摇号多少人出来,其他孩子从第二志愿依次再摇号。片区内其他学校可自己排序,有名额可以摇,没名额按次序摇其他学校)2022年万寿路学区内摇号:育英学校本部、育英西翠路校区、培英小学、十一学校一分校 、五一小学、五一欧洲公馆校区、太平路小学、建华实验学校2022年万寿路学区,还新增建华实验学校,民办转公办,面向万寿路、羊坊店、永定路片区摇号入学。
图片

二、万寿路学区小升初入学,片区的中学

育英学校本部中学部,近几年号称海淀七小强,公立第7的中招分数线,

2019年,出了北京文科状元,是育英12年连读出来的,19年后几乎公认海淀中学第七。

2020年,出了北京市唯二化学奥赛保送名额,

2021年,考出了几个老牌市重点中学之下清北最多的中学,8位同学。

2022年,北京高考前20名有一位,前100名有2位。


育英中学(海淀前20中招分数线老牌优质中学,新设立小学部-育英中学小学部,目前底子大家都比较看好。)十一学校(北京海淀区的老牌市重点中学,六小强的超强实力,海淀稳居前三,北京稳前五的实力。)十一一分校(教改后九年连读课程,十一承办,九年龙娃课程连读是十一学校自编教材,中学接收***派位,22年上半年有一些大V发文说中考成绩平均分在海淀区20左右,很优秀的)十一实验中学(原太平路中学)2020年中招分数线海淀公立和北大附中并列第六,2021年比北大附多1分名声大噪,海淀新贵。22年第一届高考,人不多但是考出一个清北。参与十一系中考点招简历报名,有各路托关系转学和预定上学疏通的。十一晋元学校,十一集团校,校区新,硬件设施一流,口碑非常好。育英学校航天路校区(原永定路中学),相对薄弱理工附中南校区,相对薄弱十一学校一体化管理的中学都在万寿路学区内,声名在外,使得万寿路学区在全海淀都有一个很高的口碑。

图片

八里庄学区—培英小学—2023年招生简章

图片图片图片

万寿路学区-培英小学,2023年,招生规模8个班

招生范围参考

  1. 复兴路28号院,

  2. 明日家园,

  3. 西翠路3号院,

  4. 太平路乙六号,

  5. 复兴路24号院,

  6. 太平路24号院,

  7. 太平路22号,

  8. 复兴路26号院,

  9. 今日家园

  10. 太平路20号、

  11. 太平路21号院(含甲21号)、

  12. 太平路甲20号(市政)、

  13. 苗圃宿含、

  14. 太平路8号B座(八场)、

  15. 太平路甲26号(供电局)、

  16. 太平路甲12号,

  17. 太平路34号院,

  18. 北太平路一号

图片

图片

海淀区2023年小学入学问答图片

万寿路学区-对口直升校-培英小学2022年招生简章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北京的学区房,会没落吗?大多数人觉得新生儿人口减少,学区需求就一定会减少,这是很单一的线性思维。我们不能简单依靠“线性思维”,以静态的方式去理解动态的发展,从而忽略了整体性。

不可否认,新生儿人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影响学区市场整体的需求,特别对普通学区的影响较大。对中等偏上、乃至顶级学区来说,影响微乎其微。相反,生源减少导致单校的确定性更强,价格可能会迎来反弹或上涨

学区房一直都会存在,为什么?因为学区房有门槛!一、北京的购房门槛很高,学区房的门槛更高。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购买学区房,绝大多数家庭读的只是普通学校,这是客观事实。学区房作为刚需中的刚需,一居室总价动辄500-800万,能买学区房的基本都是二套家庭,因为大多数占坑房并不适合一家老小居住,这无疑又抬高了购房门槛。从成交数据中,我们就能发现真相。在北京每年的二手房成交总量中,东西城的成交占比不足10%,哪怕加上海淀也不超过20%。以2022年北京14.24万套的二手房成交总量为例,东西海的总成交量大约在2.85万套左右,而到2028年京籍幼升小仍有8万人二、并不是买了东西海的房子,就都是学区房了其实东西海的大部分房子也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学区房,只能算学籍房。比如西城广外,东城天永,海淀温泉苏家坨、上庄西北旺等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薄弱,诸多学校与普通学校没有多大区别。跟别的行政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东西海超高的普高率和本科率,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不至于被分流到职校,仅此而已。三、新生儿减少,也意味着独生子女的家庭增多。相比多胎家庭,独生家庭往往会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一个孩子身上,对教育和学区房的投入可能会更大。四、绝对人口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所有城市的人口都会减少,还是会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作为科教文卫全国之首的北京,想要抢人更是非常容易,比如适当放宽落户的门槛、商住房也可以享受教育、租售同权、或者放松非京籍的就读门槛等。五、北京的教育有别于全国,不仅是因北京聚集了全国最牛的教育资源,更因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的ZZ资源。上海、杭州等城市可以做到“公民”齐头并进,民办校师资力量雄厚,在上海部分教育强区,民办教育更是天花板级的存在。然而在北京却很难看到这一面,北京几乎没有真正的民办校,基本都是“公参民”为主的民办校,典型“公强民弱”的教育格局。从2022年开始,大量“公参民”民办校也都被迫“民转公”了,其中就包括人大附中分校、建华实验学校、清华附属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等极具口碑的民办校。难道是因为北京有钱的家庭太少,交不起民办校高额的学费?还是民办校太穷,不舍得花大价钱挖公办优质的师资力量?导致北京的民办教育一直起不来?通通不是。归根结底是因为北京教育的底层逻辑是权L逻辑,一切都要为了权L服务,包括J济...点到即止,此处省略几百字。所以,因新生儿减少,就简单得出学区要消失,其实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言论。
对于有教育需求的家庭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在这看似混乱的情况下,看清学区的本质。原重庆市长黄奇帆曾说过一段话: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但不搞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不是指所有人都达到一样水平,这是错误认知;共同富裕的原则并不是绝对的消灭差别,变成无差别,我们反对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可以肯定,教育资源和财富资源一样永远都不会均衡。只要人还分三六九,差强弱,教育就还会存在天然的鸿沟。只要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有一个环节可以免试入学,并且必须“就近入学”,那学校和房子就不可能完全解绑。只要部分区域还是优质学校扎堆,多校划片仍分高低,那教育资源哪怕打散后,还是会向优质板块聚集。

只要以上这些因素不解决,那学区房永远也不会消失。

图片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图片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北京各学校幼升小、早早培面试真题、小学入学白皮书、学区房详解

咨询北京各学校幼升小、早早培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