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小学 | 海淀永定路学区 · 40%对口直升-首师大一分校 · 学校介绍及招生简章划片(2023年12个班)

点击领取>>>北京各学校幼升小、早早培面试真题、小学入学白皮书、学区房详解

图片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于1960年建校。
罗荣桓元帅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现国防大学)附属玉泉小学,196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为中科院玉泉路文教园区)附属小学合并到玉泉小学,并移交海淀政府管理。
学校源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带有军旅文化的基因;
学校与中国科技大学紧密相连,蕴含着科学底蕴
学校生源主要来自航天人的子弟,激荡着航天的梦想与追求
秉承“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这一教育理念,立志培养“德如玉,智如泉”的玉泉学子,打造一所“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伟大学校。
2006年玉泉小学再次合并金沟河小学采石路小学
2015年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与海淀区教委签署协议,联合举办玉泉小学,加挂校名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
2020年4月26日,学校被认定为北京市第二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
玉泉小学是一所对口直升校,毕业班学生有40%的比例,可以直升首师大附中一分校。

图片

永定路学区,玉泉小学,占坑房(非地下室)总价在450万左右,如下:

图片

玉泉小学目前拥有四个校区,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周边是国防、航天和中科院系统等科研文教社区,家长硕士以上学历占50%多,属于高知群体。
现有78个教学班,3200多名学生。教职工240余人,外籍教师2人。大学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占95%;研究生以上的占15%;中学高级教师占11%,小学高级教师及以上占53%;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和取得区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的占76%。 
办学6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玉泉学子,成为各条战线上的能工巧匠和大家名师。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司令马晓天上将、著名健美操专家马华、亚运会火炬手周虹等,就是玉泉学子中的杰出校友。

图片


永定路学区-玉泉小学-区位图

图片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本部、分校、首师附中西校区、中科院校区)

1本部:玉海园二里旁边,分校:玉海园五里旁边
2中科院校区

3首师大附中西校区:首师大附中第一分校

图片

永定路学区主要是包括永定路街道和田村街道。在石景山和海淀的交界处。它的旁边是海淀的八里庄学区和万寿路学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永定路学区-玉泉小学-升学纵观图

图片

建华实验学校面向区域一:永定路、万寿路、羊坊店学区,电脑派位招收4个班。

图片

图片


图片


海淀幼升小-入学方式-科普介绍
一、海淀幼升小入学方式分为以下几种:以万寿路学区为例,

第一,(自愿报名)提前招生,私立学校,面向全海淀区招生,摇号。

第二,(自愿报名)提前招生,新开中学小学部固定片区招生,摇号。

万寿路学区有育英中学新开小学部育英中学小学部(九年一贯制)九年连读只面向万寿路招生
海淀区中学新开小学部里,育英中学小学部是比较好的一所学校育英中学是从育英学校分家出来的独立中学,公立,也是海淀区老牌的前20中招分数线的优质中学。
第三,(派位兜底)划片入学,单校与多校划片相结合,学区内填志愿且摇号
学区内所有学校,全部参与志愿摇号排序,学区内几个学校,就是几个志愿。
第一志愿不能选默认为划片入学学校,报名人数小于招生人数,默认为摇上了可第一志愿入学;若报名人数大于招生人数,从第一志愿划片孩子里摇号出来,招多少人摇号多少人出来,其他孩子从第二志愿依次再摇号。片区内其他学校可自己排序,有名额可以摇,没名额按次序摇其他学校)
2022年万寿路学区内摇号:育英学校本部、育英西翠路校区、培英小学、十一学校一分校 、五一小学、五一欧洲公馆校区、太平路小学、建华实验学校

2022年万寿路学区,还新增建华实验学校,民办转公办,面向万寿路、羊坊店、永定路片区摇号入学。

图片

二、万寿路学区小升初入学,片区的中学

育英学校本部中学部,近几年号称海淀七小强,公立第7的中招分数线,

2019年,出了北京文科状元,是育英12年连读出来的,19年后几乎公认海淀中学第七。

2020年,出了北京市唯二化学奥赛保送名额,

2021年,考出了几个老牌市重点中学之下清北最多的中学,8位同学。

2022年,北京高考前20名有一位,前100名有2位。


育英中学(海淀前20中招分数线老牌优质中学,新设立小学部-育英中学小学部,目前底子大家都比较看好。)
十一学校(北京海淀区的老牌市重点中学,六小强的超强实力,海淀稳居前三,北京稳前五的实力。)
十一一分校(教改后九年连读课程,十一承办,九年龙娃课程连读是十一学校自编教材,中学接收***派位,22年上半年有一些大V发文说中考成绩平均分在海淀区20左右,很优秀的)
十一实验中学(原太平路中学)
2020年中招分数线海淀公立和北大附中并列第六,
2021年比北大附多1分名声大噪,海淀新贵。
22年第一届高考,人不多但是考出一个清北。
参与十一系中考点招简历报名,有各路托关系转学和预定上学疏通的。
十一晋元学校,十一集团校,校区新,硬件设施一流,口碑非常好。
育英学校航天路校区(原永定路中学),相对薄弱
理工附中南校区,相对薄弱

十一学校一体化管理的中学都在万寿路学区内,声名在外,使得万寿路学区在全海淀都有一个很高的口碑。

图片

一、玉泉小学登记入学对象(注意:登记不等于录取

(一)招生范围内具有海淀区常住户口、年满6周岁(2016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
1.学校服务范围内房屋产权证及购房合同(购房发票)持有人为适龄儿童父母,且随其父母落户在此的适龄儿童。
2.学校服务范围内房屋产权证(或购房合同)及购房发票持有人的第三代子女随法定监护人落户且在此实际居住(指法定监护人没有其他房产)的适龄儿童。
(二)具有本市其他区户籍的无房家庭,法定监护人长期在海淀区工作、居住,符合在海淀区连续单独承租住房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在北京市住房租赁服务平台登记备案,法定监护人一方在海淀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
(三)招生范围内按政策视为本市户口对待的七类人员子女,年满6周岁(2016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
(四)招生范围内非本市户籍的、通过联审符合入学条件的、年满6周岁(2016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


二、特别说明:

1.均需符合六年一学位政策
2.2019年1月1日后,在招生范围内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多校划片入学
3.2022年1月1日后,户籍从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迁入海淀区的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在区内协调解决


三、录取原则:

(一)据目前生源预测和实际学位,我校只能满足部分适龄儿童入学,其他不能录取到我校的,我校只进行登记,由上级部门安排到其他学校入学。

(二)优先解决我校范图内有房产的适龄儿童,其中2019年1月1日以后购房、2022年1月1日后户籍从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迁入海淀区的、集体户口、非京籍的根据我校学位情况,需要接受上级部门的调剂

(三)挂靠户等原本不属于我校范围内的学生,不予以登记(需回到原户口或房产所在地登记)

永定路学区,玉泉小学,2023年招生简章

图片


永定路学区-玉泉小学,2023年招生规模12个班,520人

2023年招生范围参考

玉海园一里、

玉海园二里、

玉海园三里、

玉海园五里,

玉阜嘉园,

泽丰苑,

玉泉路15号院,

复兴路83号院

金沟河路10号,

金沟河路12号院,

金沟河路15号院

金沟河路17号院,

永定路1号院,

永定路17号院,

永定路19号院,

永定路26号院,

永定路甲19号院,

永定路乙19号院,

玉泉路16号院,

阜石路15号院。

以上服务范围内的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居民楼法定监护人拥有正式房产手续可以报名玉泉小学其他附属用房、公共用房、商业用房、地下室等一律无效。


玉泉小学,2022年招生简章

图片

图片
北京的学区房,会没落吗?
大多数人觉得新生儿人口减少,学区需求就一定会减少,这是很单一的线性思维。我们不能简单依靠“线性思维”,以静态的方式去理解动态的发展,从而忽略了整体性。

不可否认,新生儿人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影响学区市场整体的需求,特别对普通学区的影响较大。对中等偏上、乃至顶级学区来说,影响微乎其微。相反,生源减少导致单校的确定性更强,价格可能会迎来反弹或上涨

学区房一直都会存在,为什么?因为学区房有门槛!
一、北京的购房门槛很高,学区房的门槛更高。
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购买学区房,绝大多数家庭读的只是普通学校,这是客观事实。学区房作为刚需中的刚需,一居室总价动辄500-800万,能买学区房的基本都是二套家庭,因为大多数占坑房并不适合一家老小居住,这无疑又抬高了购房门槛。
从成交数据中,我们就能发现真相。在北京每年的二手房成交总量中,东西城的成交占比不足10%,哪怕加上海淀也不超过20%。以2022年北京14.24万套的二手房成交总量为例,东西海的总成交量大约在2.85万套左右,而到2028年京籍幼升小仍有8万人
二、并不是买了东西海的房子,就都是学区房了
其实东西海的大部分房子也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学区房,只能算学籍房。比如西城广外,东城天永,海淀温泉苏家坨、上庄西北旺等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薄弱,诸多学校与普通学校没有多大区别。
跟别的行政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东西海超高的普高率和本科率,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不至于被分流到职校,仅此而已。
三、新生儿减少,也意味着独生子女的家庭增多。相比多胎家庭,独生家庭往往会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一个孩子身上,对教育和学区房的投入可能会更大。
四、绝对人口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所有城市的人口都会减少,还是会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
作为科教文卫全国之首的北京,想要抢人更是非常容易,比如适当放宽落户的门槛、商住房也可以享受教育、租售同权、或者放松非京籍的就读门槛等。
五、北京的教育有别于全国,不仅是因北京聚集了全国最牛的教育资源,更因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的ZZ资源。
上海、杭州等城市可以做到“公民”齐头并进,民办校师资力量雄厚,在上海部分教育强区,民办教育更是天花板级的存在。
然而在北京却很难看到这一面,北京几乎没有真正的民办校,基本都是“公参民”为主的民办校,典型“公强民弱”的教育格局。
从2022年开始,大量“公参民”民办校也都被迫“民转公”了,其中就包括人大附中分校、建华实验学校、清华附属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等极具口碑的民办校。
难道是因为北京有钱的家庭太少,交不起民办校高额的学费?还是民办校太穷,不舍得花大价钱挖公办优质的师资力量?导致北京的民办教育一直起不来?通通不是。
归根结底是因为北京教育的底层逻辑是权L逻辑,一切都要为了权L服务,包括J济...点到即止,此处省略几百字。
所以,因新生儿减少,就简单得出学区要消失,其实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言论。

对于有教育需求的家庭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在这看似混乱的情况下,看清学区的本质。
原重庆市长黄奇帆曾说过一段话: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但不搞平均主义。
共同富裕不是指所有人都达到一样水平,这是错误认知;共同富裕的原则并不是绝对的消灭差别,变成无差别,我们反对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
可以肯定,教育资源和财富资源一样永远都不会均衡。只要人还分三六九,差强弱,教育就还会存在天然的鸿沟。
只要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有一个环节可以免试入学,并且必须“就近入学”,那学校和房子就不可能完全解绑。
只要部分区域还是优质学校扎堆,多校划片仍分高低,那教育资源哪怕打散后,还是会向优质板块聚集。

只要以上这些因素不解决,那学区房永远也不会消失。

图片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图片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北京各学校幼升小、早早培面试真题、小学入学白皮书、学区房详解

咨询北京各学校幼升小、早早培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