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初中科普丨南方学院番禺附属—全市数一数二的老牌民校
点击领取>>>广州小升初语数英笔试面试点招真题、分班考真题、简历模板

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原番禺华附)是一所民办性质的完全中学,坐落于美丽的珠江畔华南新城内,占地117亩,环境优美,拥有高品质的教学、生活、运动设施。目前学校有36个初中教学班和19个高中教学班,全校有2400多名学生和250多名教职员工。
建校二十多年来,学校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先后被教育行政部门和专业机构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生命教育”特色学校、广州市STEM课程试点学校、广东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A级单位、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质量评价特色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基础教育党建示范学校、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人工智能与教育专业委员、广东省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广州市校园足球推广学校,获得“广东省十佳民办中小学校”“广东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广州民办教育40周年突出贡献机构”等荣誉。
学校办学业绩突出,中考成绩连续19年位居广州市民办学校前列,每年荣获广州市番禺区初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高考高优率、本科率逐年攀升,稳居广州市民办高中学校前列。2021学年荣获番禺区民办初中办学质量一等奖。
基础信息
简称:番附、番禺华附
性质:民办
住宿:有住宿
招生方法:志愿+摇号+补录
学校地址:
广州市番禺区兴南大道163号华南新城内

景色优美的绿色校园
先进完备的设备设施
恒温游泳馆
体育馆
图书馆
运动场
劳动基地
平板教学
田径场
个性攀岩墙
艺术画廊
玻璃工艺
智慧课室
烘焙课堂
学校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华南新城内,面向珠江,背靠青山,占地117亩,山林面积占校园三分之一,绿树成荫,环境秀美,是广州南拓中轴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校园规划先进,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相对独立,又互联互通。为学校的可持续攀高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
学校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教育教学、生活、文体设施一流。教学区内,全部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师生可在课堂上随时享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五座大型阶梯课室和演播厅,用于讲座、演讲、学术交流、会议等活动;设备齐全的物理实验室6间、化学实验室7间、生物实验室4间,音乐教室(含形体房、琴房等)29个、美术教室5个、陶艺制作室1个,创客空间、综合实践活动专门课室10间,以及校史展览室、科技展览室等。全校设计算机教室4间,数字语音室3间;装配计算机400余台,教师全部配备手提电脑。图书馆建筑面积2500㎡,藏书13余万册,师生阅览室报刊杂志300多种,电子读物5万多种,配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2间,建立了超星学习平台。
生活区内,配建面积达2000㎡学生食堂,校园卡可微信充值,家长随时可查询孩子在校每次用餐的具体菜谱,与学校一起教育孩子科学搭配、健康饮食。学生宿舍7幢,可入住1800余名学生,配有干发吹风筒和自助洗衣房。运动区内,有400m环形塑胶8跑道的标准田径场和架空层运动区,室外篮球场3个,排球场3个,网球场2个,多功能体育馆一座,含标准游泳池、2500人礼堂、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8个、健身房等。

2001年 8 月:学校创办,2001级初中学生入学。
2004年 6 月: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参加广州市中考一炮打响。
2004年 8 月:申办高中获批准,2004级高中学生入学。
2004年12月:晋升“番禺区一级学校”。
2005年11月:跻身 “广州市一级学校”。
2007年 1 月:跨入“广东省一级学校”。
2007年 6 月: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赢得开门红。
2007年10月:成为中国教育学会2007-2010年新课堂教学实验学校。
2009年11月:成为第四批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10年12月:成为番禺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
2014年9月:首届伦敦大学IFP国际班和首届艺术班学生入学。
2015年6月:第9届高中毕业生和第12届初中毕业生顺利毕业。
2015年高考中考成绩均创新高,比翼双飞。
2015年6月:跨入“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2016年11月,我校申报番禺区和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通过评估。

德育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激励型德育
学生发展:
教育必须以生为本。中学教育的任务,就是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就是说,要引领学生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素质、完善人格,为职业成功、人生幸福奠定基础,同时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优秀的人才;学生发展包括理想发展、学业发展、生涯发展、生活技能发展。
激励型: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要促进学生发展,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激发其生涯规划与自主发展的意识,掌握完善自我、发展学业、选择专业发展方向与职业的能力。整个教育、指导过程中,有效励志激发、调动发挥学生的成长的自主性,是关键。理想信念与爱国教育课程、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成长经验分享课程等,都是激励学生自主成长的课程;《成长的足迹》等是学生自我激励的形式之一。
体验式:
有意义的学习必须与学生自身的经验发生联系,由学生去体验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教育、指导过程应当是受教育者在客观存在的社会环境的下,通过各种体验活动,真正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和职业情况,发现和发展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形成适合自己、适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职业发展方向。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推动和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注意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挑战自我”野营、清远农村体验活动、阳山农村“三同”社会实践活动、“追寻番禺华附人的足迹”活动、职业体验活动等,都是自主体验式的社会教育活动。
教学模式――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自主型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学生的知识基础、智能结构、学习目标等不一,需要规定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相结合,统分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与个别化、个性化的学习辅导相结合。为此,学校有数十门校本选修课程安排在每周星期二、四下午开设。其中,“超越自我”校本课程除安排名师上数学课外,还选派优秀教师上语文阅读与作文、国际政治常识、生涯规划指导或领袖才能培养、急救技能训练等精品课程,组织读书分享活动,成为名符其实的综合发展实验课程。此外,学校开设写字课、阅读课,设立“番附讲坛”,让学生享受高质量学术或教育专题报告。
自主型: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成功的教育,应当是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自主发展”式教育就是学校引导学生按照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锻炼和自我实现。为此,我们有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人格的心理教育课程,激发学生自主精神、开展职业指导的生涯指导课程,主动学习、超越自我的学习精神,精讲多练、以练带学的学习辅导方法。
自主型还体现在学风方面,即:学生要有学习的主动权,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主动地选择学习方法,使学生的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主要形式: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发挥个性特长的机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给学生创造的机会;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怎样进行知识归类,怎样建立知识的系统结构等。
管理服务模式――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高效型管理服务模式
科学民主:
科学,就是要遵规守法,廉洁奉公,建立职责分明、规范有序的高效型管理服务机制。
民主,就是要人格平等、分工合理、评价公正、分配公平,积极营造沟通顺畅、干群和谐、团结奋进的校园人文生态。
高效型:
运转顺畅: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操作程序、工作职责、服务反馈等,响应积极,反应迅速,监督有效,干群和谐。
服务优质:态度端正,工作质量高,工作成效大。

以人为本是现代文明和近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让每一个生命健康快乐,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是教育的最大价值。缘于此,华师附中番禺学校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角度出发,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确立教育的目标,打造生命教育的特色。
生命教育,是唤起生命意识,培养生命智慧,追求生命价值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本源。
生命教育应是一种全人教育。它的基本维度是:
一、培养生命适应自然的能力,关注生命健康,重视强身健体,学会珍惜生命,延长生命的长度。
二、培养生命适应社会的能力,关注生命发展,重视生涯指导,学会发展自我,拓宽生命的宽度。
三、培养生命调适精神状态的能力,关注生命质量,重视乐观敬业教育,学会感恩惜福,提升生命的高度。
我校生命教育的思路与实施途径:
★励志激发:通过理想指导、生涯指导、“番附讲坛”、职业分享活动、成长经验分享活动等,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长动力。
★课程指导:创制和实施《生命教育》、《生涯规划》、《国际学习技能》、《创客机器人》、《急救技能》、《水上运动自救》、《历史与人生》、《形体与礼仪》、《青春期教育》等学科性或拓展性课程,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发展特长,提升素质。
★实践体验:通过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海外课堂、太空营、创客体验、农村“三同”、冬夏令营、职业体验、社团活动、辩论赛、跑操以及实践、借助《成长的足迹》总结反思等活动,在活动和实践体验中学习成长。
★评价引领:借助人格互评、发展性德育评价、发展性奖励、学生综合素质阳光评价、体育艺术等学科特长认定等,激励学生成长。
★管理保障:通过学代会制度、宿委会制度、膳食管理委员制度等途径,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借助家委会、家长义工团、学生成长导师团组织,以及通过教师培训轮训制、绩效导向的聘任制和工资制等,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推进学校教育。
总之,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我校生命教育以引导学生敬畏生命、健全人格、发展自我、优化心态为目标,通过励志教育和激励性、发展性评价,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成长的动力;围绕培养学生适应自然、适应社会和调适精神状态能力的三大主题构建和实施教育指导课程;借助一系列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优化学校管理机制和校园文化环境,调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成长助力。

2023年初一新生计划招生12个班,528人。
微信公众号搜索: 家长升学训练营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9170125877 )
获取历年广州小升初语数英笔试面试点招真题、分班考真题、简历模板
咨询广州小学、小升初相关政策请拨打电话 19170125877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