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 海淀幼升小 · 紫竹院学区 · 首师大实验小学 · 招生简章

点击领取>>>北京各学校幼升小、早早培面试真题、小学入学白皮书、学区房详解

图片

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原名北京市海淀区二里沟中心小学
始建于 1955 年, 原为对外贸易部小学。学校从一开始就是本着一种外向型的、国际化的视野而建立的。
学校先后易名为北京市东方红小学、甘家口第二小学、二里沟学校等,1984年学校被海淀区教委确定为二里沟中心小学,1985年又被海淀区确定为对外开放学校,成为海淀区最早的对外开放学校之一,1986年5月二里沟中心小学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之一。
2016年5月,学校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周边交通便捷,人文环境良好,分布着住建部、水利水电科学院、机械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商务部、外贸部、五矿公司等部委和科研院所主语城、国兴家园、解放军干休所等社区

图片


图片


学校目前有南北两个校区:

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北校区,位于海淀区与西城区交界的三里河路西侧,占地面积 15148 平方米,建筑面积 15134 平方米,为四至六年级学生

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南校区,位于住建部大院之内,占地面积 11751.45 平方米,建筑面积 13494.61 平方米,一至三年级学生


图片

图片

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入学划片范围

三里河路5、7、9号院,

车公庄西路7、12、14、20号院,

首体南路2、9、20号院,

新苑街1、10、15号院;

增光路21 (29 -53门) 、25号院,

景王坟2、3、4号楼,

甘家口居民甲、乙楼、10号楼,

北沙沟1号楼

以上小区或者家属院居住的家长们可以报名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图片

对于不了解或者刚开始了解海淀学区房的朋友,建议认真读一下海淀学区房的科普版介绍,应该会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可以带着具体的问题来找我,欢迎加微信或者打电话具体沟通,一事一议,给您靠谱的置业分析与建议18515951995同微信

海淀区-幼升小及小升初-科普版介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海淀19所小学,小升初,对口直升情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生儿出生人口数统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义务教育入学流程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911政策说明

单校划片和多校结合, 就近入学,多校为辅 

以2019年1月1日为分界,1911之前购房落户的按照老政策单校划片 ,1911之后购房落户的的按照新政策执行。

图片

2211政策说明
海淀讲究以房为主,2211政策主要说的是,海淀户籍为由入学的

(1)如果在海淀区没有房,以海淀户籍为由入学的,按多校划片。

(2)如果在海淀有房的,户籍在2211前或后不是影响多校的主要因素,房子何时取得的是主要影响因素。 


海淀区“19.1.1”后购房业主子女派位入学志愿填报须知


一、志愿填报办法

1.持有海淀区《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经过学区、学校核验材料,在符合“六年一学位”政策前提下,“19.1.1”后购房业主子女参加此次派位。

2.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登录海淀区小学入学服务平台填报志愿。

3.志愿学校原则上分布在适龄儿童所属学区范围内,所属学区学位不足的补充相邻学区部分学校的学位。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填报完整后确认提交。

二、派位录取方式

1.派位遵循就近入学原则,志愿学校(一)为登记入学学校,其他志愿由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自行选择填报。

2.当志愿填报人数小于或等于派位计划数时,直接录取。当志愿填报人数大于派位计划数时,采取电脑派位的方式录取。

3.电脑派位结束后,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将收到上网查询派位结果的短信提示。

4.电脑派位全程公证。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紫竹院学区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原名北京市海淀区二里沟中心小学
始建于 1955 年, 原为对外贸易部小学。是外贸部为解决其工作人员长期驻外而设置的一所寄宿制学校。因此,学校从一开始就是本着一种外向型的、国际化的视野而建立的。
学校先后易名为北京市东方红小学、甘家口第二小学、二里沟学校等,1984年学校被海淀区教委确定为二里沟中心小学,1985年又被海淀区确定为对外开放学校,成为海淀区最早的对外开放学校之一,1986年5月二里沟中心小学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之一。
2016年5月,学校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周边交通便捷,人文环境良好,分布着住建部、水利水电科学院、机械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商务部、外贸部、五矿公司等部委和科研院所主语城、国兴家园、解放军干休所等社区
学校建校60年来,历经9任校长,提出过不同的理念和口号。
李伦校长(1955-1967)以服务外贸职工,把孩子培养成接班人为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成效显著,为外贸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
栗蝉梅(1967—1973)文革期间,坚守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主,保障了学校的正常秩序。
蹇志恒校长(1973-1988)在学校移交教育行政部门后,敏锐地抓住发展时机, 依托外交部门,走国际化道路。使学校成为了海淀区最早的对外开放学校,1986 年 5 月 17 日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校。
张文焕校长(1988-1993)勇于探索,大胆突破,进行了为期 10 年的 21 世纪实验教材的实践研究,使学校成为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受益至今。
冯雪珍校长(1993—1996)明晰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思路,实施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提出了“团结、勤奋、开拓、自强”的校训,学生全面发展,文体成绩尤为突出,在北京市享有盛名。
相玉凤校长(1996—1999)沿袭了上一任校长的办学思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合并了向群学校小学部,整合了办学资源。
赵瑗校长(1999—2009)重新梳理了办学理念,确立了办学宗旨:人民群众满意校。办学目标:学校管理科学化,校园环境优美化,教育活动多样化,教师素质现代化,学生身心健康化。办学原则:务实就质量,务本求发展。在已有校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自爱、诚信、健美”的新校训,延续至今。赵瑗校长提出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狠抓教学质量。在管理中注重细节,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平稳有序的开展了各项工作,学校成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校。2005 年在北展剧场召开了《再创辉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校 50 年校庆, 发行了《走进绿色生活》校本教材。
郑云宏校长(2009-2013)充实丰富了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把学校要办成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校,注重开展德育活动,注重实施自主性管理,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2011 年学校评为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校。
马福兴校长:(2013-至今)明确提出“致远教育”文化体系,以文化立校, 构建了完整的办学理念体系和实践体系,特色鲜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逐年提升。于 2016 年正式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图片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的未来发展寄托于教育,已有 60 余年光荣传统和骄人业绩的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作为北京市最早对外开放的学校之一,海淀区小学中唯一一所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会员校,不断努力探索教育创新的途径,已取得累累硕果。


图片

学校目前发展为一校三址,教职员工 150 余人,2700 余名学生,62 个教学班。

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北校区,位于海淀区与西城区交界的三里河路西侧,占地面积 15148 平方米,建筑面积 15134 平方米,为四至六年级学生

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南校区,位于住建部大院之内,占地面积 11751.45 平方米,建筑面积 13494.61 平方米,为一至三年级学生


图片

学校设置教学处、德育处、总务处、财务处、学生发展中心等职能部门,分别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能。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提升管理效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独具特色,以“致远 ”教育为发展理念,坚守教育本质,积极改革创新,先后获得北京市文化示范校,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最具创新的小学,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校、德育管理先进校、科技教育示范校、艺术教育示范校、素质教育优质校等称号。

图片

作为海淀区较早的对外开放学校,学校一直关注以开放的胸怀办学,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多个平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1985 年至 1991年,学校先后接待了 12 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参观访问,

2005 年 10 月 22 日,启动 EPD 教育项目,成为北京地区首家使用 EPD 课程的学校。 

从 2013 年马福兴校长就任以来, 在对学校的 ESD 教育进行系统的总结后,提出了“知行并进,弘正致远”的核心价值观,积极打造“致远教育”的发展体系;校训“走向明天”的提出更加道出了学校办学的精神实质和理想指向! 

2016 年学校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后,与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优质资源进行整合,依托海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育分中心,借助高参小项目,形成合力,工作中不断深入。学校围绕五大生活领域, 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拓展类选修课程,围棋、合唱、棒球更是多次获得北京市金奖的好成绩,是学校的品牌社团

在实现实体走班与网络走班密切结合的同时,以基于项目学习的方式深入开展探究类课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角落课程、百家杏谈、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2015 年学校提出“德育”课程化的目标,根据学生特点推出“四爱四会”的德育体系。

2016 年为更好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学校以吉祥物“小白果”为原型,量身打造了综合性奖励制度,让每一个学生能更加自信地投入学习和生活,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学校先后举行了教学论坛、德育论坛、新教师成长论坛、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会,与美国教师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多次接待全国各地的校长、教师参观培训, 承办了北师大版教材 20 年总结大会,海淀区世纪杯评优课,均受到一致好评。

首师大实验小学作为北京市的文化示范校,教育教学改革最具创新的小学,海淀区的素质教育优质校,海淀区文明校园示范校、家门口认可的好学校,一直以来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之路上,将会继续前行,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图片

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原北京市海淀区二里沟中心小学)始建于1955年,原为对外贸易部子弟小学,80年代更名为二里沟中心小学,2016年5月31日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是北京市最早对外开放的学校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会员学校。

图片

图片

图片


首师大实验小学小升初派位中学为:北京实验学校、首师大二附中、海淀实验中学、理工附中(东校区)且未来将可能有40%的学生,直升首师大二附中。
二里沟小升初ssf(首师大附中)可以内部考试.

图片

图片

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区位图

图片

1-3年级学生主要在南校区学习、生活,4-6年级则在北校区学习、生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2021年招生简章图片

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入学划片范围

三里河路5、7、9号院,

车公庄西路7、12、14、20号院,

首体南路2、9、20号院,

新苑街1、10、15号院;

增光路21 (29 -53门) 、25号院,

景王坟2、3、4号楼,

甘家口居民甲、乙楼、10号楼,

北沙沟1号楼

以上小区或者家属院居住的家长们可以报名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图片

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往年招生简章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调剂参考 | 2022年 东城-西城-海淀 幼升小 调剂情况整理(供参考)


图片图片

图片

海淀区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一、海淀区小学入学条件及方式

小学入学条件

按照免试就近原则,凡年满6周岁(2016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在海淀区申请入学,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 具有海淀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在海淀区实际居住

2. 具有本市其他区户籍的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在海淀区具有本人的合法房产,且实际居住在海淀区;

3. 具有本市其他区户籍无房家庭的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长期在海淀区工作、居住,符合在海淀区连续单独承租住房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在北京市住房租赁服务平台登记备案,法定监护人一方在海淀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

4. 经审核通过的按本市户籍对待的适龄儿童;

5. 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需提供本人在京务工就业材料、在京实际住所居住材料、北京市居住证及全家户口簿等相关材料,并通过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会同相关部门的联合审核


小学入学方式

凡申请入学的适龄儿童,均须按期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参加海淀区学龄人口信息采集。法定监护人须如实填报适龄儿童入学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有效,以免影响儿童正常入学。我区积极稳妥推进以多校划片为主的入学方式,形成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就近入学机制

符合小学入学条件第一条或第二条的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须在规定时间内,持全家户口簿、房产证明、《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等资料,到相应学校审核入学相关材料。

符合小学入学条件第三条或第四条的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须在规定时间内,持相关材料经所在学区和相关部门联合审核通过后,按要求取得《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到相应学校登记,在区内协调解决。

符合小学入学条件第五条的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须在规定时间内,持相关材料经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联合审核通过后,按要求取得《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到相应学校登记,在区内协调解决。

符合海淀区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可以申请就读经区教委批准的具备当年招生资质的民办学校,按照自愿原则填报志愿。对报名人数超过民办学校面向社会招生人数的,实行派位录取


二、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及方式

初中入学条件

完成小学教育的适龄少年,申请在海淀区升入初中的,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 有海淀区学籍的,本市户籍学生和经审核通过的非本市户籍学生;

2. 学籍不在海淀区,但全家户籍在海淀区或法定监护人在海淀区具有本人的合法房产并实际居住的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

3. 经审核通过的按本市户籍对待的适龄少年;

4. 非本市户籍和学籍的适龄少年,因法定监护人在我区工作或居住,需要在我区接受初中教育的,其法定监护人需提供本人在京务工就业材料、在京实际住所居住材料、北京市居住证及全家户口簿等相关材料,并通过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会同相关部门的联合审核。


初中入学方式

1. 九年一贯制直升入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应届毕业生直升本校初中。

2. 按比例对口直升入学。符合按比例对口直升入学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按照自愿原则填报志愿。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实行派位录取。

3. 公办初中登记入学。符合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依据区教委划定的登记入学区域,按照自愿原则填报志愿。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实行派位录取。

4. 公办寄宿学校(班)入学。符合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可以申请就读经区教委批准的具备当年招收寄宿生资质的公办学校(班),按照自愿原则填报志愿,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实行派位录取。

5. 民办学校入学。符合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可以申请就读经区教委批准的具备当年招生资质的民办学校,按照自愿原则填报志愿。对报名人数超过民办学校面向社会招生人数的,实行派位录取。

6. 派位入学。符合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原则上以就读小学所在招生区域为界进行派位录取。


三、海淀区 不断加强 落实资格审核,完善入学方式

落实入学资格审核

1. 区教委将联合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与公安海淀分局、区房管局、住建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海淀分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审核入学资格,并由相关单位开展入户核查工作,防止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做好对合法稳定工作、实际居住条件的审核,继续落实对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户等情况的审核。

2. 各学校要积极引导家长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选择正确的入学途径,如实申报入学材料。


持续完善入学方式

1. 仅具有海淀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实际居住地址与其法定监护人在京合法房产地址不一致的,在区内协调解决。


2.2022年1月1日后,户籍从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迁入海淀区的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在区内协调解决。


3.2022年1月1日后,海淀区户籍但学籍不在海淀区的本市就读小学毕业生,其户口所在地址与法定监护人在京合法房产地址不一致,申请在海淀区升入初中的,在区内协调解决。


4. 2022年,海淀区将继续执行“六年一学位”政策,将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就读学校信息与2017年以来该登记地址入学信息进行比对,自该登记地址对应住房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适龄儿童除外。)


5.2022年起,所有用于九年一贯制学校登记入学的住房,自该套住房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九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适龄儿童除外。)


6.2019年1月1日后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继续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多校划片入学。在2022年5月1日后(含当日)取得的规划用途为办公、商业、公建、酒店等非住宅类型的不动产权证书不能作为入学依据。


7. 2020年后新建的中小学(含增设的初中部、小学部),将继续实施多校划片,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招收新生。新设立的公办学校参照新建校执行。经区教委批准与中学建立对口直升机制的小学,其新招收的小学生,六年后毕业升学按照区教委批准的中学对口直升计划登记入学。


!!!政策要点!!!

第一点:多校划片入学要求

2019 年 1 月 1 日后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
自 2020 年起,海淀区新建小学和中学新增设的小学部,原则上实施多校划片。

第二点:扩大学位供给,优化资源配置,全面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2020 年,面对严峻的学位供给压力,海淀区加快基础建设,优化校园空间,挖掘收生潜力,千方百计扩大学位供给。目前,全区小学在校生 18 万人,初中在校生 7 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比前一年增加近万人。
自 2021 年起,经区教委批准与中学建立对口直升机制的小学,其新招收的小学生,六年后毕业升学按照区教委批准的中学对口直升计划登记入学。

第三点:六年一学位政策沿用

2021 年,海淀区继续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就读学校实施记录,与 2016 年以来该地址入学信息进行比对,自该套住房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自 2022 年起,所有用于九年一贯制学校登记入学的住房,九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第四点:强调实际居住地入学

仅具有海淀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实际居住地址与其法定监护人在京合法房产地址不一致的,应回其法定监护人的合法房产所在地就近入学,确有困难需要在海淀区就读的,在全区协调解决。

第五点:小学跨区入学

自 2022 年 1 月 1 日后,户籍从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迁入海淀区的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在区内协调解决。

图片


海淀区2022年调剂情况(仅供参考)

海淀虽然是多校划片,但是仍然有机会被对应校录取,只不过对应校多校划片的人数超过该校剩余学位,再进行摇号录取。
官方解释如下:志愿学校原则上分布在适龄儿童所属学区范围内,所属学区学位不足的补充相邻学区部分学校的学位。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填报完整后确认提交。


派位录取方式:

1.派位遵循就近入学原则,志愿学校(一)为登记入学学校,其他志愿由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自行选择填报。     
2.当志愿填报人数小于或等于派位计划数时,直接录取。当志愿填报人数大于派位计划数时,采取电脑派位的方式录取。      
3.电脑派位结束后,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将收到上网查询派位结果的短信提示。

2022年海淀幼升小模式:

图片

1911前家庭,依然可以报名登记房产对应的划片小学、单校划片入学,但也有一些小学因学位过于紧张,按照顺位原则,调剂了顺位靠后的群体,各小学入学顺位建议参看该校招生简章或电话咨询。

1911后家庭,上指定网址填报志愿,

①如果房产对应的划片小学有多校计划(指招完1911前生源还有富裕学位),那么志愿一默认为登记入学学校(划片小学);

②如果该小学学位紧张,不能给划片范围内的1911后家庭安排学位,那么志愿一就会空出来,可以填报所属学区内其他有多校计划的小学;

③海淀幼升小模式和西城是有些相似的,本质上都是“先单后多”,只不过海淀比西城学位充裕,基本没有出现“出区”的情况。

根据目前消息,能填报的志愿校基本都是学区内有富裕学位的小学,有几个这样的小学就有几条志愿,满额填报、只能决定学校的志愿顺序,然后按志愿填报顺序依次派位。
若填报志愿数>该校多校计划,摇号;
若填报志愿数<该校多校计划,全部录取。


图片

2022年民办小学及公办中学举办小学部招生计划


(一)民办小学招生计划

图片

(二)公办中学举办小学部招生计划

图片

海淀各学区咨询电话及办公地址


序号

学区

电话

地址

1

海淀学区

82620162

海淀区稻香园甲8号

2

清河学区

82748109

海淀区西二旗大街19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内)

3

上地学区

62967726

海淀区厢黄旗东路紫成嘉园9号楼A207

4

中关村学区

82356066

海淀区罗庄西里5号

5

八里庄学区

88138210

海淀区定慧西里17号

6

青龙桥学区

62881416

海淀区大有庄甲18号

7

羊坊店学区

68173558

海淀区普惠南里14号

8

西三旗学区

82938430

海淀区西三旗建枫路1号

(西三旗街道综合执法中心院内)

9

花园路学区

62061772

海淀区塔院小区郎秋园乙7号

10

万寿路学区

88625882

海淀区永定路127号

11

学院路学区

62393652

海淀区志新村小区25号

12

紫竹院学区

68436675

海淀区潘庄9号

13

永定路学区

56840688

海淀区阜石路甲59号

(首师大附中一分校内)

14

四季青学区

62877100

海淀区北软双新科创园10号

(四季青青少年活动中心院内)

15

北太平庄学区

62184831

海淀区高粱桥斜街3号

(交大附中第二分校内)

16

上庄西北旺学区

50981545

海淀区永泽北路6号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北门)  

17

温泉苏家坨学区

62451099

海淀区101中学温泉校区内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图片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北京各学校幼升小、早早培面试真题、小学入学白皮书、学区房详解

咨询北京各学校幼升小、早早培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