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体育中考实现全覆盖,明年起绝大多数省份分值会增加
教育部:体育中考实现全覆盖,明年起绝大多数省份分值会增加
12月14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关情况。据统计,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八成以上学生喜欢艺术课和艺术教师;有15000多场高雅艺术走进校园,惠及千万学生。 “初中和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都把体育学科纳入其中。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都已经普遍推进了体育中考,尽管中考体育的分值差别还是比较大,但是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体育的分值从30分到100分不等。”在教育部今天召开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 王登峰透露,从2021年起,绝大多数的省份体育中考分值都会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在这方面,应该说这是我们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改革和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王登峰说。 此外,关于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现在全国各地各校普遍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王登峰介绍,不光是“十三五”期间,在此之前就要求所有的学校,大中小学每年都要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监测,而且教育部每年要对各地上报的数据进行复核,复核的人数每年都超过20万人。 “95%的学校能够保障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目前,教育部开展的体育特色学校项目中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近3万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近1万所、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近150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近300所、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近2000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近800所。 据悉,“十三五”期间,体育教师逐步“配齐”“配强”。王登峰公布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由50.2万增加到59.5万。2019年底,全国小学、中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率分别为90.22%、93.54%,体育器械达标率分别为95.38%、96.56%,较“十二五”期间大幅度提升。 在评价体系方面,教育部已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王登峰表示,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都已经普遍推进了体育中考,尽管分值差别还是比较大,从30分到100分不等,但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陆续接到各地报来的情况,从2021年起,绝大多数省份的体育中考分值都会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王登峰透露,教育部将尽快出台关于体育中考改革的建议性意见,进一步指导各地更加科学高效地做好体育中考工作。 会上,王登峰给出一组数字:“十三五”期间,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省义务教育阶段都能保证音乐、美术课程总量不低于总课时的9%;高中教育阶段,全国93.2%的学校能够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 据统计,义务教育阶段的美育教师在“十三五”期间,由59.9万增加到74.8万,“增长的数量和幅度超过了体育教师”,王登峰称。 就美育器材配置、场地设施条件而言,2019年全国小学艺术器材达标率达95.07%,初中达标率达96.12%,高中达标率达93.26%,近五年分别增长了36.60%、20.16%和8.67%。 在评价机制上,美育被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和“双一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小学校美育工作纳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检测体系和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美育中考改革试点已稳步启动,到目前为止,已经有9个省开始美育中考改革试点。王登峰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间。”据悉,广东明年将正式组织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劳动教育的边界到底是什么?劳动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被弱化了,被淡化了,更主要的是被泛化了。”12月14日,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在发布会上强调,劳动教育要突出以体力劳动为主。 劳动教育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给出不同的答案:到实验室去做两个小时的实验,算不算劳动教育?师范院校的同学去实习讲一节课,算不算劳动教育?晚上做练习题、复习到半夜的脑力劳动算不算劳动教育? 申继亮指出,无论是中央还是教育部的文件中,都明确强调了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强调体力劳动首先是还原了劳动教育本身的基本特征,“劳动教育是干出来的”,学生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体验,就会出现“讲劳动”“听劳动”等有教育无劳动的现象。 申继亮表示,为避免这个问题,还是要强调有经历、有体验,突出以体力劳动为主,做到有劳动、有教育,教育和劳动有机结合。 “大家可以关注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里面的选择性必修模块,里面涉及的大部分都是现代化的劳动,比如电子控制技术、工程设计基础等,体现了时代的特征。”申继亮指出,劳动教育一是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另外要结合学校所拥有的资源,把传统劳动和现代劳动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