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文:意思如此浅显的“未央”两字,为什么如此受中国古人青睐?

点击领取>>>北京各学校初一初二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提起“未央”二字,语文君第一反应是西汉王朝的正宫——“未央宫”。

 

“未央宫”是西汉帝国的大朝正宫,汉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建于汉高祖七年。

 

自未央宫建成之后,西汉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成为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后世人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

 


苏轼在《秋兴》诗之三写到,“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 这里的“未央”就指的是汉宫。

 

西汉以后,未央宫仍是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多个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时也被划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

 

不仅如此,未央宫还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就是在未央宫领取汉武帝的旨意出使西域,从而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凿空之旅。


 “未央”所谓何意,为何古人如此喜欢?


未央:从字面上理解,太浅显不过了,浅显到你可能都不信。它的起初含义就是“未半,不到一半”。

 

未,就未到,没到的意思。

 

央,就是“中央”。

 

可是,为什么这么浅显的文字,却被古人如此的喜爱呢?那就不得不说说他背后的中国文化与哲学了。

 

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你们就好像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换成古人的话说,就是“初日之未央”——初升的太阳,还没到中央。

 

也就是毛主席说的“八九点的太阳,还没到一半”。这个时候,还在上升期,而年轻、事物处于上升期,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了。

 

除了前面提到的汉宫,中国很多诗词歌赋里也经常用到“未央”两字,而且赋予了“未央”不同的含义:


 1.未半。

① 《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② 苏轼《竹间亭小酌怀欧阳叔弼季默》诗:“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

这几个都是,未半,不到一半的意思。

 

 2.不久,不远。

①龚自珍《燕昭王求仙台赋》:“有气自东南隅来者,冉冉兮若青云之始翔,蔼蔼兮若初日之未央。”

这里是说初升的太阳还没到天空中间。未央似乎可以表示时间和空间。

 

 3.未尽;无已。

① 《楚辞·离骚》:“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王逸 注:“央,尽也。”


② 《汉书·礼乐志》:“灵殷殷,烂扬光。延寿命,永未央。”


③ 明 屠隆《彩毫记·远谪夜郎》:“感吾皇,感吾皇,天恩高广……愿万岁千秋,圣寿未央。”


④ 杜甫《章梓州橘亭饯窦少伊》诗:“主人送客何所作,行酒赋诗殊未央。

 

 4.无边无际。

① 《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② 王安石 注:“荒兮其未央哉,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 高亨 注:“荒兮其未央,犹云茫茫无极耳。”


③ 《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5.本为汉宫名,借指宫殿。

① 苏轼《秋兴》诗之三:“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


② 李纲《次韵季弟善权阻雪古风》:“忆昔宣和全盛年,嘉瑞应期来自天。千官朝贺未央里,仰视龙尾垂蜿蜒。”


③ 孙枝蔚《旧宫人》诗:“宫衣叠后未开箱,梦里承恩入未央。”



跟着语文君盘点之后,是不是发现古人也太太太太爱用“未央”了吧,当然还有很多神奇的语文知识等待你的发现哦~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https://img.jzlt100.com/uploads/files_user49/question/5ec64705177d8154134.png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最新北京各学校初一初二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咨询北京初中期中考试冲刺课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