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中作文:三封跨越七十年的家书
点击领取>>>小初高作文写作全攻略+技巧+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资料
当您翻阅至此,请您清空纷杂的愁绪,起身泡一杯素雅的清泉绿茶,得一盏茶的工夫,且听我将这三封见证中华变迁的书信缓缓叙来。当清茶的水气氤氲缭绕,而这故事又在您的舌尖跳跃,便将那清茶一饮而下,可抵七十年的尘梦。
此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第一封 曾祖父与庭前石榴树
吾妻安否?见字如面。这次出公差,一直未寻到机会给你写信,今日过北京城,逢着开国大典,激动与兴奋之情无可状名,泻于笔下。
北京城依旧繁忙,在平常的日子之下却涌动着一股希翼的暗流。去时匆忙,路过胡同口,一户人家的石榴树伸出青砖墙头,浓密的翠绿掩着嫩黄的石榴,露出紧紧挤挨着的、饱满晶莹如玛瑙的果实,微怔。今日过后,中原土地上的众多民族便可如这石榴籽,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披荆斩棘,无往不胜。恰逢其时,院子里传来滋滋的无线电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便兀自微笑,转身回程去了。
回首漫漫建国路,从五四青年的振臂高呼,到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从抗日时期的硝烟弥漫,到长征路途的风刀霜剑。当南京国民政府上扬起第一面红旗时,我深知,国民的自由来了,而中国,潜龙在渊,待时腾飞。
我们逢于战乱,未见安稳,愿今后山河依旧,九州无恙。夜深了,纸墨浅短,就此搁笔了。落款:夫于北京,1949年10月1日夜。
第二封 父亲与沪上新气象
母亲身体安好?此次随几位同乡到上海,长了几番新见识,写信给您,盼您心安。
曾忆沪上浦东未开发时,举目四眺皆是黄土蔽日,寸草丛生,荒凉与偏僻,贫困与饥寒在这里滋生。而今,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时,繁华与活力将破败与墨守陈规连根拔起。或许,曾经所有的混乱与荒芜,努力与精进,都将在进步中变得更加清晰。
从过去到现在,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中国,不再是暮气沉沉的将亡之国;中国人 不再是被人看不起的东亚病夫。就像港澳将回归祖国的怀抱,祖国也许低落过,但总会再次崛起。青年,就是代代相承永不枯竭的中坚力量。国站在此处,我便站在此处,甘将热血沃中华。
我躺下是中国,醒来还是中国。同时,愿您身体安康,万事遂意。落款:儿于上海,1997年7月1日。
第三封·祖母与迟到的回信
囡囡近来好否?近来忆起许多从前的事,怕又忘记,就写信给你吧。
我与祖国同岁,这是我的荣幸,但祖国正当壮年,我已老矣。因而,我希望你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你是青年,青年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因为我们是带着国籍出生的,这就像我们的性别,我们的姓氏一样,是我们最根本的属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我们因历史而倍感骄傲,看到国产航母入列我们热情鼓掌,因为民族复兴的梦想我们格外振奋。是的,对每个国民而言,爱国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也是再自然不过的认同,更是再基本不过的责任。
曾经众多先烈,作为国家的脊梁,挑起民族的重担,他们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化作至纯至强之光,照亮你们前进的道路。我希望,今后你无论身处何方,无论成为怎样的人、从事怎样的工作,走遍千山万水,心中最辽远的眷恋仍属于中国这片土地。因为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这才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落款:想念你的奶奶,2019年9月1日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时代今日之进步,中国今日之崛起,皆是七十载风尘落海底,而我们,生逢其时。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中华之风,山高水长!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咨询北京小初高作文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