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优秀作文:史训启后世,仪德育常青
点击领取>>>小初高作文写作全攻略+技巧+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资料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日有感
礼仪在时代阵痛中萌生,也在后世解读中蕴存。战与争让今吾辈所站之地多一抹血色,礼与仪让吾辈所站之地少一片废墟。礼仪既照亮着历史和未来的隧道,也点燃了人类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景。
战争是血与泪的交织,生与死的诀别,而礼仪是最好的调和剂,一旦失去礼仪,任何摩擦都将带来痛苦。苏联卫国战争的红色记忆,中国抗日的红色日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铁门贴的标语“永不重演”……战火之下是贪欲掩埋礼仪的闹剧,而血泊之下又承载多少流离失所的悲怆。这“绝不只是时间上的交叉重叠,而是息息相通的一个整体”。反法西斯的胜利不仅掂量起礼仪之重量,也重始了人们对礼仪的思考。
时间风雨洗刷着过往的废墟,人类鲜血凝汇成和平的礼仪,我们怎样解读礼仪,我们便塑造一个怎样的世界。在伦敦,二战服役的轰炸机在阵亡将士纪念碑上洒下花雨;在德国,以立法方式与纳粹意识形态作斗争;在中国,下半旗哀悼已逝的同胞。“美德是精神上的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这些仪式是历史凝淀出的美德与智慧,既有人性温暖的真诚忏悔,也有包容胸襟之体现,倘若今日哀之而不鉴之,兵戎相见而非以直报怨,那“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德成于中,礼形于外。”虽现今战争也未曾结束,但其并非世界运行规则的所有,礼仪便是更具意义的潜规则。不仅仅是因为礼仪能更好的实现止损,更多的是它对人们的意义逐渐变得深刻。“礼是形式,但形式背后有重大的意义。”无论是反法西斯纪念日的确立,还是各国仪式的举行,都是各国愿以文明合作的方式让战火销去的缩影。其背后的意义既超越了种族、信仰,也跨越制度差异,启示着我们要在遵守和继承礼仪中去簇拥美德与良知,呼吁和平与发展,也在历史长河深处不断激荡,向未来定下美好的许诺。
中国素来既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国在国际交流中平视各国,在处理国际纷争中也体现着大国风范,也在“一带一路”中将礼仪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载体之一,赋予世界未来瑰丽一笔。青年也应减少亵渎礼仪之乱象,自肩重任圆国梦,心怀济世传美仪。曾经之设想,未来之荣光,都将由所有人类提笔共同谱写,点破最后一片黯淡与沉寂。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咨询北京小初高作文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