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31-40)(2)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31-40)

点击领取>>>北京高考一模、二模、高考试卷真题答案及解析、视频解析

36、或

【词义推导】

或有两个基本义: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词义例释】

(1)代词,有的(有的人,有的事物)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有人说:“六国交互灭亡,都是由于贿赂秦国吗?”

(2)副词

①也许,或许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吴越一带的人说起的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或许能够看见。

②有时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有时遇到他发怒斥责,我的神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复他。

(3)连词,如果,假如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三峡》)

——如果遇到皇帝有紧急命令宣召,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到了江陵。

【成语助记】

多言或中:多言或中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其他如: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迁移练习】

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 )于嬉,嗜玩,或( )逃。愈惩其曰:“为学,贵在恒也。为学或( )匪恒,则或( )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李蟠闻后,方心定,乃有所成。众人以为愈之功。后或( )责愈,以为童为学,当顺自然,后功或()未易量。

【练习答案】

 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迷惑)于嬉,嗜玩,或(有时)逃。愈惩其曰:“为学,贵在恒也。为学或(倘若)匪恒,则或(有的)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李蟠闻后,方心定,乃有所成。众人以为愈之功。后或(有人)责愈,以为童为学,当顺自然,后功或(或者)未易量。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Ⅰ)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或:有的    

(2018·浙江卷)于时或荐太初(人名)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或:有人

(2018·江苏卷)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  或:都为“有时”

(2016·天津卷)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或:或许

(2014·浙江卷)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  或:有时

 37.疾

【词义推导】

“疾”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后引申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厌恶”。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义。

【词义例释】

(1)名词

①病,指常病,轻病

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

——我没有病。

②痛苦,疾苦

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管子》)

——凡是管理百姓的人,一定要知道他们的疾苦。

③毛病,缺点

必为有窃疾矣。(《公输》)

—— 一定是有偷窃的毛病了。

(2)动词

①患疾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他们之中患病而死,死去默默无闻,不值一提的人也太多了。

②厌恶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③痛心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屈原痛心怀王视听不明。

④痛恨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国君的人,都想跑到您这里来申诉。

⑤妒忌,通“嫉”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膑》)

——孙膑到了(魏国),庞涓怕他比自己有才能,妒忌他。

(3)形容词

①急速,快捷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即使乘着快马加者风也不如他快。

②强,猛烈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别人却能听得更清楚。

【成语助记】

积劳成疾: 疾:疾病。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

讳疾忌医: 疾:疾病。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疾恶如仇: 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

疾风知劲草: 疾:迅速,猛烈;劲:有力量,坚韧。指在猛烈的大风中,可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比喻节操坚定,经得起考验

其他如;大声疾呼  痛心疾首  疾首蹙额  眼疾手快   奋笔疾书 愤世疾俗  衔枚疾走

【迁移练习】

 蔡人有足疾( ),不能疾( )走。家人寻医。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 )苦。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尔术,所幸未听之也。”医曰:“吾疾( )天下如此者也。”

【练习答案】

蔡人有足疾(疾病),不能疾(快)走。家人寻医。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痛苦)苦。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嫉妒)尔术,所幸未听之也。”医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也。”

【高考链接】

(2017·全国卷Ⅱ)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   疾:生病

(2017·山东卷)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   疾:疾病

38、及

【词义推导】

“及”的本义是“赶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达到”等义。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涉及”等义,再虚化为连词“与”。

【词义例释】

(1)动词

①追赶上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

——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②到,到达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殽之战》)

——到来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将要到周去做买卖,遇到了他们。

③涉及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触龙说赵太后》)

——这些人当中离得近的祸及自身,隔得远的祸害就会落到他的子孙身上。

④比得上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赶得上您呢?

⑤接近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

——我接近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2)连词,表并列,和,与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荆轲刺秦王》)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送他。

(3)介词

①和,同,跟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宋公和楚国人在泓地作战。

②趁着……之时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触龙说赵太后》)

——却不趁着现在让他为国立功。

【成语助记】

过犹不及: 过:过分;犹:像,如同,犹如;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望尘莫及: 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作谓语,含贬义。

无所不及:及:达到。没有地方不能达到。

其他如:触手可及  鞭长莫及  及时行乐  爱屋及乌  迫不及待  驷不及舌  言不及义   噬脐何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风马牛不相及   可望不可及

【迁移练习】

 陈留为人善,才能非及()友人。一日,与友山中狩猎,见一兔,猛追之。殆及(赶上)之,忽见一蛇,兔脱,为蛇所伤而不知所措,及( )友至,而毒已入心矣。陈留将死之时,曰:“此事及( )友,及( )家不宜扬。愿及( )吾未去之时托孩于尔。清明及( )中元,于吾墓焚纸而已。”言毕遂死。

【练习答案】

陈留为人善,才能非及(比得上)友人。一日,与友山中狩猎,见一兔,猛追之。殆及(赶上)之,忽见一蛇,兔脱,为蛇所伤而不知所措,及(等到)友至,而毒已入心矣。陈留将死之时,曰:“此事及(牵连到)友,及(到)家不宜扬。愿及(趁)吾未去之时托孩于尔。清明及(和)中元,于吾墓焚纸而已。”言毕遂死。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Ⅱ)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及:来得及

(2018·全国卷Ⅰ)及宣帝起兵诛爽(人名),芝(人名)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  及:等到

(2018·全国卷Ⅰ)芝(人名)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  及:到

(2018·全国卷Ⅱ)威风猛于涣(人名),而文理不及之  及:比得上

(2018·全国卷Ⅲ)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  及:和

(2017·全国卷Ⅰ)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及:比得上

(2017·全国卷Ⅱ)及奉败,帝得憙书  及:等到

(2017·天津卷)赐见君将,不及不对  及:到,周到

39、即

【词义推导】

即的本义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为“立即、马上、就”等义。“走近”高处就是“登上”之义了。

【词义例释】

(1)动词

①靠近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其实)不是来换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

②登上(帝位)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书·苏武传》)

——昭帝登上帝位数年之后,匈奴同汉朝和亲。

(2)副词

①表时间的相连,相当于“立即”“就”“就要”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项伯立刻进去会见沛公。

②加强肯定作用,相当于“就是”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一定要烹你的父亲,那么,希望能分给我一碗肉羹。

(3)连词

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如果不幸遇到方圆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急?

②表让步,相当于“即使”“纵使”“就算是”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就算是捉到了两三只(蟋蟀),又都很差很弱,不合规格。

(4)介词,表时间、地点,相当于“当”“就在”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和他一起喝酒。

【成语助记】

一触即发: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十分紧张。

若即若离:若:好像;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形容对人的态度似亲似疏,保持一定的分寸和距离。也形容含混不清。也可以形容忽远忽近。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态度不明朗。俯拾即是: 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书面语。

稍纵即逝: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作谓语、定语,用于时间或时机。

可望而不可即:即:接近。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其他如:即事穷理  稍纵即逝  一拍即合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迁移练习】

庄公初即(   )位,即(   )令人击邻国,众人以为不妥。公曰:“不然,即(   )患邻之兵至。”固出兵。兵既出,庄公悔,使人阻。大败,卒三万葬于南山。国人指其址,曰:“此即(   )万人墓也。

【练习答案】

庄公初即(登上)位,即(就)令人击邻国,众人以为不妥。公曰:“不然,即(就)患邻之兵至。”固出兵。兵既出,庄公悔,使人阻。大败,卒三万葬于南山。国人指其址,曰:“此即(就是)万人墓也。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Ⅲ)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即:则,就

(2018·浙江卷)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即:将要

(2017·全国卷Ⅱ)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  即:立即,马上

(2017·浙江卷)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扰乱)之矣  即:则,就

40、既

【词义推导】

“既”的本义是“尽、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侧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经、既然”“全”等义。

【词义例释】

(1)动词,完了,尽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韩愈《进学解》)

——话没有说完,在学生中就有人笑着说:“先生欺骗我啊!”

(2)副词

①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已经,……以后。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

——始皇死去之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异地。

②表时间或行为承接,“不久”“一会儿”“后来”,有时“既而”连用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祭十二郎文》)

——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天分开过。

③表范围。“全”“都”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苏轼《赤壁赋》)

——菜肴全都吃光了,杯子盘子乱七八糟的放着。

(3)连词

①既然,已经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既然让他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

②既……且……,既……又……,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三军既迷惑又怀疑,那么诸侯进攻的灾难就到了。

【成语助记】

一如既往: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作谓语、定语、状语。

既往不咎: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作谓语、定语,指对以往的错不再责备。既来之,则安之:既:连词,既然。;安之:使之安。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已经;驷马:古代称同拉一辆车的四匹马。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作谓语,指说话算数。

其他如:既来之,则安之 

【迁移练习】

苏轼于七月既望,与友乘舟游赤壁。既(  )而,浪生船摇,友欲归之,轼曰:“既(  )来之,则安之。”待波既(  )平,友方安。

【练习答案】

苏轼于七月既望,与友乘舟游赤壁。既(不久)而,浪生船摇,友欲归之,轼曰:“既(既然)来之,则安之。”待波既(已经)平,友方安。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Ⅱ)孝公既用卫鞅 既:已经

(2018·浙江卷)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既:已经

(2017·天津卷)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  既:已经

(2017·山东卷)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  既:既然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https://img.jzlt100.com/uploads/files_user49/question/5ec64705177d8154134.png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最新北京高考一模、二模、高考试卷真题答案及解析、视频解析!

咨询北京高中期中、期末、高考冲刺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