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31-40)(1)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31-40)
点击领取>>>北京高考一模、二模、高考试卷真题答案及解析、视频解析
31、过
【词义推导】
“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词义例释】
(1)动词
①走过,经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雷霆忽然震响,原来是宫车经过。
②胜过,超过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
——从这条路走到我们军营,不超过二十里路。
③拜访,探望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有一个朋友在市井屠户之中,想要委屈您的车马去拜访他。
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
――有一天,祖母来看望我。
④犯有过错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是没有比这再大的好事了。
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个人经常犯错误,这样就能(不断)改正(错误)。
⑤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听说您想要责怪他。
⑥过时,过去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采草药》)
——开过花以后再采,根的颜色就会暗淡难看。
⑦交往,相处
过从甚密
――互相交往非常密切
(2)名词,过失,过错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3)副词,过分,过于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因为那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宜久留,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就离去了。
【成语助记】
闻过则喜:过:过失、错误;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很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意见。
白驹过隙:过:越过。本义指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其他如:代马依风、代人受过、代人捉刀、代为说项、瓜代之期
【迁移练习】
信陵君过( )侯生门,闻侯生有才,欲过( )之。令仆从访之,未果,信陵君督过( ),仆从以为过( )矣。又令访之,仆从再访,乃闻侯生外出,不过( )几日便归。信陵君见侯生曰:“吾未能先闻之,是吾之过( )也。”
【练习答案】
信陵君过(经过)侯生门,闻侯生有才,欲过(拜访)之。令仆从访之,未果,信陵君督过(责备),仆从以为过(过分)矣。又令访之,仆从再访,乃闻侯生外出,不过(超过)几日便归。信陵君见侯生曰:“吾未能先闻之,是吾之过(过错)也。”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过:超过
(2018·全国卷Ⅱ)(任峻)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人名),而文理不及之 过:超过
(2018·北京卷)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过:过失
(2017·全国卷Ⅰ)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 过:超过
(2017·天津卷)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过:错误,过失
(2017·江苏卷)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 过:经过
32、何
【词义推导】
“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古人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往何处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多么”之义。
【词义例释】
读音一:hé
(1)代词
①什么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②哪里,什么地方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您现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
③怎么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得上您呢?
(2)副词,多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水面多么浩大,山岳岛屿高高地耸立在水边。
(3)助词,即今“啊”字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
——车声隐隐甸甸的响啊,两人相会在大道口。
读音二:hè
动词,背、扛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诗经·小雅·无羊》)
——你的牧人来了,披着蓑衣,戴着斗笠。
【成语助记】
曾几何时:曾:曾经; 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时间没过多久。无可奈何: 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何足挂齿: 何:哪里。哪里值得挂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作谓语、宾语,用于客套话。何罪之有:有什么罪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
其他如:何去何从 何罪之有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于心何忍 相去几何
【迁移练习】
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张胜及假( )吏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 )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 )也。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属下求假( ),州官不许,乃往。
【练习答案】
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张胜及假(临时充任)吏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借助)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假的)也。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属下求假(假期),州官不许,乃往。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Ⅱ)子何以中吾君 何:什么
(2018·全国卷Ⅲ)草湿则生火,何足怪 何:什么
(2018·全国卷Ⅲ)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 何:怎么
(2018·浙江卷)将犬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何:怎么
(2017·浙江卷)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 何:为什么
(2015·全国卷Ⅱ)护儿曰:“陛下今何在?” 何:哪里
33、恨
【词义推导】
恨的本义是“感到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
【词义例释】
动词
①怨恨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您前去(送死)我却没有送您,因此知道您会怨恨我而回来。
②遗憾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先帝活着的时候,每当和我谈到这件事,没有不对桓帝、灵帝(失政)表示叹息遗憾的。
【成语助记】
相见恨晚: 恨:遗憾。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遗恨千古: 遗恨:至死没有化解的悔恨,不如意。遗留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
其他如:吞声饮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
【迁移练习】
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为焦母所拆,别时真乃“生人作死别,恨( )恨那可论”,此恨( )绵绵亦无所释.世人惜之也。
【练习答案】
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为焦母所拆,别时真乃“生人作死别,恨(愤恨)恨那可论”,此恨(遗憾)绵绵亦无所释.世人惜之也。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Ⅱ)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恨:遗憾,后悔
(2017·天津卷)位不进,亦不怀恨 恨:怨恨
(2016·天津卷)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 恨:遗憾,后悔
34、胡
【词义推导】
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带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匈奴、西北各民族为“胡”。
【词义例释】
(1)名词
①兽类颔下的垂肉
狼跋其胡,载疐(zhì)其尾。(《诗经·豳风·狼跋》)
——老狼前进踩下巴,老狼后退绊尾巴
②古代泛指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数民族,秦汉时多指匈奴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匈奴人不敢南下来牧马,六国的士民也不敢拿起弓箭来报仇。
(2)代词
①什么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论积贮疏》)
——突然边境发生紧急情况,数千百万的士兵,国家用什么发给他们粮饷呢?
②为什么,怎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回去吧!家中的田园都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
【成语助记】
胡作非为:非为:干坏事。不顾法纪,不讲道理,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含贬义,指任意做坏事。
伊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形容对坏现象表示感叹。
其他如:胡服骑射
【迁移练习】
汉时,李陵受诏抗胡( )人,后困降于胡。皇上诛其族。司马迁为之辩,谓上胡( )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言。”大臣皆不敢言。如此,国胡( )以富强?
【练习答案】
汉时,李陵受诏抗胡(泛指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人,后困降于胡。皇上诛其族。司马迁为之辩,谓上胡(为什么)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言。”大臣皆不敢言。如此,国胡(什么)以富强?
35、患
【词义推导】
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发愁的事。)引申出“忧患、麻烦”。
【词义例释】
(1)名词
①忧患,祸害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
——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成为曹操的后患。
②讳忌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这几点都是用兵的大忌讳啊,可是曹操却都贸然去做了。
(2)动词
①担忧,忧虑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要不给,却又担心秦兵到来。
②危害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谋攻》)
——所以国君用来危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
【成语助记】
患得患失: 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后引申为一味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的利害。
防患于未然: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作谓语、宾语,指在事故发生前防范。
其他如: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内忧外患 患难之交 采薪之患 肘腋之患
【迁移练习】
汉时,李陵受诏抗胡( )人,后困降于胡。皇上诛其族。司马迁为之辩,谓上胡( )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 )言。”大臣皆不敢言。如此,国胡( )以富强?
【练习答案】
汉时,李陵受诏抗胡(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人,后困降于胡。皇上诛其族。司马迁为之辩,谓上胡(为什么)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乱)言。”大臣皆不敢言。如此,国胡(什么)以富强?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Ⅲ)诸侯患楚之强 患:害怕,担心
(2018·全国卷Ⅱ)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患:祸患
(2018·全国卷Ⅲ)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患:祸患
(2017·全国卷Ⅱ)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患:害怕,担心
(2016·全国卷Ⅰ)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患:担心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最新北京高考一模、二模、高考试卷真题答案及解析、视频解析!
咨询北京高中期中、期末、高考冲刺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