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老师解作文题(4)
点击领取>>>小初高作文写作全攻略+技巧+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资料
【作文题目】——格言哲理类
有人说:“想要走得快,就单独上路;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指导】
①请注意这个题目一共是两句话,指向不同的方向。其内涵是目的(快与远),选择的方式(独行与同行)就不同。
②说理的重点在单独与快、同行与远之间关系原因的阐释上,也就是需要思考,为什么单独就快,同行就远。本质上还是一个思考原因的问题。
③要学会对概念的阐释
单独有什么内涵?从好的方面来看,可以目标明确、专注无扰、无需顾及他人、轻装快捷;从不好的方面看,会孤独、寂寞、势单力孤、容易懈怠,因此遇到阻力更大、需要更强意志力、更大勇气。
同样道理,结伴而行从好的方面看,与人合作、可以互相取优补短、集体智慧和力量,并肩作战、相互鼓励、精神慰藉。从不好的方面看,会牵绊、掣肘、内耗、一拥而上的混乱。
④角度
正:单独——快
结伴——远
单独——远
同行——快
反:同行无法远
独行不能快
(驳论——批判思维)
两种姿态,两种人生
(能够进行辩证思考)
⑤类比论证的思考
个人进步的人生之路、社会演进的发展之路
科学研究之路
企业进步之路
艺术创作之路
体育发展之路
教育振兴之路
----------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变革时代,需要先觉者独自上路,开拓求新,快速的打破与颠覆;承平时代,需携手共进,以图长远。如世界各国共同协作,维护地球生态,以人类走的更远)
【例文分析】
结伴而致远
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有人轻装简从,步履如飞;也有些人三五成群,安步当车,相互扶持着前进。而当我们仔细省察后却发现,在这人生之途中前行最远的,并非是那些孑然独行侠,而是那些结伴同行之人。【列举生活现象,引出中心论点】
须知,人的一生并非百米冲刺,而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因此,决定人一生的便不是他前行的速度,而是他终其一生所达到的最远端。然而,人的一生又决非坦途,正如障碍赛跑,成绩的优劣取决于障碍的跨越而不是平地的冲刺,人生与其相似,但又不尽然——因为许多障碍并非一人之力即可跨越。因此,为了达到那最远的彼端,结伴而行理应是必然的选择。【用跑步进行比喻论证,使道理浅显化,生动形象】
结伴而行,是每个个体弱点的相互弥补与优势的共同发挥。【分论点一】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可谓一代天才,然而在创立脸谱的道路上,最初信奉单打独斗的他却举步维艰,只因他纵然是天才程序设计者,可在商业运作方面却难担大任,而正是他与伙伴的合作同行,才缔造了如今鼎盛的社交网络。一个人或许可以成为天才,但却无法成为方方面面都无懈可击的全才。而任何大的事业,与此相反,需要的却是能应对千种变化万般局面的全才。因此,人们需要结伴而行,用彼此的优势互相弥补,这便是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内涵。人生中的大多挑战需要的都不是单打独斗或是单人冲刺,恃才自傲如扎克伯格,仍与同伴一步一步走过开创Facebook的道路,我们自然也应从中获取借鉴。
结伴而行,更是精神上的相互扶持与支撑。【分论点二】这或许并不被人关注,但人生之途中总会遇到失败、挫折甚至灾难。那些单独上路的人,当打击突如其来,痛苦、煎熬、绝望接踵而至,必孑然无人依靠,于是太多这样的人便猝然倒下。然而结伴而行之人,能在彼此的支持与关怀下,共同渡过难关。汶川地震中,曾有几位中学生被掩埋在黑暗之中,几近绝望。但他们彼此扶持,用歌声抚慰彼此,用手机的光亮照亮黑暗,最终在废墟中生还。尽管结伴而行抑或单独前行并非他们的选择,但它也足以告诫我们,在困厄之中,单个人的精神是渺小脆弱的,结伴而行的人们却在彼此的支持下变得无比坚强。最终,他们便能一同走出困厄,继续带着这份羁绊前行。
所谓欲速则不达,当我们认为同伴是牵绊而总想疾行时,请认清,人生的道路远非那般平坦。人类就是以洪荒时代相伴同行而走到了今天,这已足够启示我们——结伴而行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重申论点】
【点评: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题目“结伴而致远”彰显观点,紧扣题意;全文紧紧围绕观点,论证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事例新鲜。侧重阐释“结伴”的优点,又不忘写“独行”的痛苦。二者兼顾,但又有所侧重,不失为聪明的写法。(一类上,57-58)】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