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一)

点击领取>>>北京各小学1-6年级期末真题试卷及解析 复习资料汇总


小学数学-     

   必考应用题(一)




和差问题






01





  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解题关键:假设法: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根据和与大数(或小数)的2倍关系,先求出大数(或小数),再根据总数求出另一个数。

 

解题方法:

1.画线段图

2.公式:①(和+差)÷2 = 大数   

                        大数-差=小数 

              ②(和-差)÷2=小数       

                         和-小数= 大数 


例题&讲解


例1. 熊大和熊二的年龄和是25岁,熊二比熊大小3岁,求熊大和熊二的年龄? 

分析:把熊二的年龄增加到和熊大一样后,熊大和熊二的年龄和变为(25+3)=28(人),此时熊大和熊二的年龄是2倍的关系,并且熊大的年龄是年龄和的一半即(25+3)÷2=14(岁),则熊二的年龄为14-3=11(岁)

和倍问题









02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

1.找到“1”份量(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1”份量。

2.找到倍数关系画线段图

解题方法:

1.画线段图

2.公式: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例题&讲解


例2.昆仑派和逍遥派一共有100人,昆仑派的人数是逍遥派的3倍,那么昆仑派和逍遥派各自有多少人?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可以发现,“1”份量对应的是是逍遥派,“3”份量对应的是昆仑派,(3+1)份量对应的是一共有的100人,即可求出:“1”份量是100÷4=25(人),即逍遥派的人数是25人,则昆仑派=3×25=75(人)


差倍问题






03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题关键:

1.找到“1”份量(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1”份量。

2.在图中找到差所对应的量


解题方法:

1.画线段图

2.公式:

              差÷(倍数-1 )= 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例题&讲解


例3.赤壁之战时,魏国军队的人数是蜀国军队的6倍,魏国军队的人数比蜀国军队多40万人,求魏国军队有多少万人?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可以发现,“1”份量对应的是蜀国军队,“6”份量对应的是魏国军队,人数的差对应的是“5”份量,占40万人,由此可以求出“1”份量=40÷5=8万(人),即蜀国有8万人,则魏国人数=6×8=48万(人).

平均问题









04


   一般而言,我们用几个数的和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商,就叫作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平均数的应用: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价格等.


 ①常用公式:平均数=总数÷个数;

                      总数=平均数×个数

 ②移多补少:通过竖线图,展现“移多补少”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个数=总数÷平均数.


例题&讲解


例4.五年级学生分3组搬书,第一组有8人,共搬书80本,第二组有6人,共搬书66本,第三组有6人,共搬书54本,平均每人搬多少本书?

分析:可以先求出五年级学生一共搬了多少本书,即总数为80+66+54=200(本),五年级的学生一共有8+6+6=20(人),用总数÷人数即可求出平均数=200÷20=10(本),即平均每人搬10本书。

归一问题









05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单一量”是指某人或某物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商品的单价等。


①   正归一:

除法求出单一量→乘法扩倍求若干个单一量的新总数.

②   反归一:

除法求出单一量→除法求新总数包含多少个单一量.

③   两次归一:

两次除法求出单一量→总数=单一量×份数1×份数2.


例题&讲解


例5.今年植树节这天,某小学300名师生共植树400棵,照这样计算,全县48000名师生共植树多少棵?

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一人植树多少课,即单一量,再求出新总数,400÷300×48000=64000(棵)

归总问题






06





   在解题时,常常先求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他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顷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例题&讲解


例6.一个工人要磨面粉,原计划每天磨800克,6天磨完。实际4天磨完,每天磨了多少克面粉?

分析:因为要求出每天磨了多少克面粉,就必须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克面粉,根据题意可得800 × 6 ÷4=1200 (克)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https://img.jzlt100.com/uploads/files_user49/question/5ec64705177d8154134.png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北京各小学1-6年级期末真题试卷及解析 复习资料汇总!

咨询北京小学期中、期末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