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家长:虎妈“幼升小”真实分享:教育路上,永远别指望孩子自觉!
点击领取>>>北京各学校幼升小面试真题、小学入学白皮书、学区房详解
我是一个三线城市的“虎妈”,既没有北上广深的好资源,儿子也并非天才神童,但进入小学后,他却稳稳地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一听虎妈,有人会以为我是个很“凶”的妈妈,严苛、没有人情味、过分在乎成绩,而孩子也可能低分高能、不快乐…
毕竟这些年来,虎妈教育被打上不少负面标签。
(就像赵薇这角色一样)
可事实是,我儿子不仅成绩好,兴趣爱好也广泛,会小提琴、编程、游泳,性格也开朗,有一群玩得很好的小伙伴。
因为真正的虎妈教育,是在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抓住每一个关键期,然后用力推一把。
而我们,刚刚抓住了第一个关键期---幼升小。
因为如果你希望在未来12年的应试教育里,孩子都能保持领先,那么在一开始就该树立孩子的好心态、好习惯、好思维。
教育就好比是一场马拉松,起跑前得穿到一双好鞋。
接下来就分享三个小故事,告诉大家我是如何准备幼小衔接的。
01
“儿子,你去打个酱油”
孩子在幼儿园时期,生活可以被家人和老师照顾得很妥帖,但进入小学,孩子则要学会自理,这是幼升小的第一步。
而所谓自理能力,看似是自己吃饭穿衣的小事,其实背后是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
通常,我会设计一些小任务来锻炼孩子这方面能力。比如,打个酱油。
“儿子,妈妈给你20块钱,帮忙去楼下买个酱油吧,买对的话有零钱奖励!”
儿子一听有奖励,屁颠屁颠就去了。
很快,他抱了一瓶老抽回来...但我需要的是一瓶生抽。
“妈妈,你为什么不早说要买什么样的呢?”他有些生气。
但我耐心地和他捋清责任:“儿子,从你答应妈妈开始,这就是你自己的任务了。”
最后他想了个聪明办法,直接拿上家里用完的酱油瓶,跑去和售货员协商退换,重新买对了回来。
当然,你肯定可以看得出来我是故意的。
因为通过这些过程让孩子知道,想要做好一件事,需要自己动脑思考,分解出正确的顺序步骤。
就像买酱油这件事,他就是顺序步骤出了错。
因为他只关注到了“买”这一步,却没有想到在此之前,还有“买什么样的酱油”这一步。于是按图索骥,我说一步,他才做一步,导致最终买错了。
一旦这种思维被固定,未来则会处处依赖他人,独立则无从谈起。
当然,如果你没有时间设计这些小任务,则可以用编程课来代替。
因为编程的本质,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它会教孩子如何有逻辑、有秩序地思考问题。
02
“儿子,作业时间到”
先别误会,我并不赞同提前小学化。
但幼升小之后,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孩子必须得考试,每天必须写作业。
这对大多数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极其可怕的。
如果你不希望以后每天晚上经历鸡飞狗跳的场面,那你在入学前两个月,也就是在最后一个暑假,每个晚上留出20分钟和孩子一起“写作业”。
幼儿园写什么作业?
别急,这个作业的目的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知识,请卸下所有压力和焦虑。
这20分钟,家长只需培养作业的仪式感。
我有个特别喜爱的学霸级美妆博主,她叫大沛。她从初中就考第一,一直持续到读完台大博士。
她坦言,这样持续的好成绩,得益于有仪式感的课后作业。
因为大沛的妈妈不仅是教会她知识,更多的是协助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学习流程:
从坐下来开始,妈妈会让大沛先拿出作业记录本,然后一项项将练习册拿出来,完成一项则划掉一项。
大沛写作业时,妈妈并不打扰,写完作业后才统一为她检查错误,再让她自己予以订正。当天的作业完成后,两人一起将铅笔削尖、作业收好,才算完成整个流程。
所以对她而言,写作业的过程并不痛苦,就和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中要完成的普通事。
在孩子进入小学前,建立起写作业的仪式感,就不至于在压力真正到来时手忙脚乱。
03
“儿子,咱们一起玩iPad”
你没看错,其他家长避之不及的iPad,我主动和孩子玩。
因为这个时代,电子产品根本绕不开。
上网课,一些课后练习、作业等等都要在ipad上进行,而小学生偷偷组队打王者荣耀的例子,也简直不要太多。
而在英国有一家叫圣朱利安的小学,这所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无限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学校里电脑、平板、虚拟眼镜、智能手环一应俱全。
他们学校课程大纲设计者、国际教育专家唐纳森认为:
“既然科技世界已经来到,完全脱离是不可能的,那就该认真思考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利用科技为教育服务。”
与其让孩子深陷电子产品,不如提前引导孩子如何利用它。
所以我会和孩子一起用ipad画画,学习英语启蒙、简单汉字。但是所有软件中,被打开次数最高的却是编程。
编程似乎有一种魔力,许多发达国家的孩子都在学。在日本,编程是所有小学生的必修课,而在英国,孩子必须从5岁起开始学。
我儿子则在4岁时,就在编程猫学习编程,现在已经是第3个年头了。
而在学编程的过程中,我儿子有三点变化非常明显。
第一,玩游戏到自己做游戏。
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儿子也不例外。
刚开始iPad里还蛮多小游戏的,但自从开始学编程设计游戏,他玩游戏的兴趣越来越低,因为他都知道其中的原理。
第二,其他学科的兴趣,只增不减。
这个变化,真得益于编程猫的产品之用心了。
因为在编程课中,穿插了许多跨学科的趣味知识,有物理、历史、数学、艺术、天文等。每一节课,孩子都能学到不一样的新知识。
第三,逻辑思维,越发强大。
上文也曾提到,编程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即把复杂的问题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这个过程非常锻炼孩子的逻辑能力。
比如,我儿子用编程做一个土拨鼠吃草莓的游戏,第一步他需要想出故事的整体情节,第二步设计人物元素,第三步规划土拨鼠的移动路径以及各种点击效果,然后用编程积木一步一步搭建出来。
当然,能吸引孩子学习这么多年的课程,一定得足够用心。
声明: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北京家长分享,由北京小升初网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咨询北京各学校幼升小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