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家长探究丨孩子为什么会“幼年恐慌”?
点击领取>>>北京各学校幼升小面试真题、小学入学白皮书、学区房详解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汉族人的传统教育观念。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大背景下,如今的中国仍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即多数家庭只要一个孩子,因此祖辈和父辈的培养对象都锁定这一个孩子,期望值也在人为地拔高。“家长的焦虑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是人为的,有社会的压力,但更多的还是成年人把焦虑转嫁给了孩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如是说。
谈及家长的焦虑,老师最有发言权,因为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主动找老师了解孩子的学校表现。石景山区金顶街二小的刘老师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她发现很多家长由于看重孩子的学业成绩,给予孩子很大的精神压力,如责骂甚至动手,孩子疲惫不堪但成绩提升却很有限,这种状况的确值得家长深思。
四川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赵珂发现,家长最常提及的教育焦虑是与孩子沟通不畅。孩子常常这样描述和家长的沟通,“大人说的我们都懂,我们说的大人都不懂。”如果能与孩子愉快地沟通,不仅可以满足家长对未成年孩子世界的好奇心,也可以满足孩子对家长的需求和愿望。为此,家长需要多下功夫,对孩子多些尊重少些说教,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作为家长,千万别拿自家孩子的短处去比别家孩子的长处,多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把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自己。
孙云晓认为,今天的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观念,以孩子的幸福为目标,以适合孩子发展的路径为选择,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里成长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声明: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北京家长分享,由北京小升初网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咨询北京各学校幼升小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