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好,海淀累,海淀娃的努力不白费
点击领取>>>北京小升初语数英笔试面试真题、分班考真题、简历模板
这几天对于很多家长是难忘的一个周末,八中选拔、早培初试、某数比赛,线上测试焦头烂额,时代在飞速发展,没想到考试方式也在飞速变化,抱怨于事无补,只能硬着头皮、耐住性子,一往无前。
八中今早通知了进入面谈环节的学生,早培前两天活动完毕之后,这一两天就会出结果,复试下周就完毕,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还将面临接下里的小升初之路。2020届小升初升学机会虽大幅缩减,但由于锁区的“功劳”,海淀的孩子大多数都能提前上岸,所以也没有那么的悲观,除民办校之外,其他学校受到的影响并不算太大,这就是海淀区的最大优势——可以择校。
海淀区两极分化
海淀区高中和初中要区分来看,比如区重点高中,初高中的差别是蛮大的,初中大多数都是派位生,而且没有太多政策支持,中考不占优势。但小升初择校也要把初中和高中结合起来看,因为中考区分度并不是很明显,所以集团内的学生就占优势,对于重点高中,宁肯要自己内部低几分的学生,也不愿意要外校的孩子,人大附中今年内部就有不少将分录取的,当然分数绝对够高,那自然也不是问题。
海淀区有的普校(非优质)高中一年有个位数的过600分,就已经算是突破了。而市重点高中大多数的孩子都能过600分。而高分段人数,几乎都是出在市重点高中,区重点高中偶尔能出几个清北。
顶尖战力,海淀区确实有优势,而均衡度最强的,是西城,2021年开始,将是西城区首届小升初未曾点招的孩子进行高考,有中考这道屏障,不知是否能依然保持强势。
小升初、中考、高考每个环节的人数都是逐步减少,今年海淀区小升初人数接近2.8万(京籍2.2万),中考人数1.6万,高考人数1.2万,未来升学压力依然挺大。
海淀区不相信学区房
在海淀区区分度最小的就是小学,大派位去的学校基本都是片区内较弱的学校,学区房对应着一二三小,不如周边家长报课外班的意识好。
海淀区学区房价格一直不算高的原因就在于此。对于一部分家庭,买房之后还要租房,每年小升初和中考结束之后,有很大的群体要开始租房,为了娃上学。
老马有四个公益群,专门为家长提供租房的平台。像人大附中、十一学校等学校的家长,黄庄和玉泉路附近的房子最火,每年家庭为租房付出至少十几万,六年中学时间就是近百万,你的钱包还好吗?
掐尖才是正道
有不少人诟病海淀区的强势是靠掐尖,才有的好成绩,这就相当于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有不少家长说如果学校能把学习中等的孩子加工成上等生就算厉害,这背后的逻辑是矛盾的,一旦学校做到了,那么录取门槛就会水涨船高,如果没有加工出来,那学校就依然是默默无闻,这不正是现在的教育现状吗?
学校的宣传,永远是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扬长避短,市重点说高分、区重点说重本率、普校说本科率。
学习是由底层到中层的最佳通道之一,如果没有让孩子拼爹的资本,那就争取让孩子将来有为ta孩子拼爹的能力。
拼爹、拼娃都是公平,学校都希望掐尖,绝大多数学校就是想掐,掐不着,学生都想去名校,绝大多数学生想去,去不了......
没有听说过学校完全不掐尖,还能有很好的升学率......
海淀的好,就体现在这里,只要努力,就有机会;海淀的累,也体现在这里,想要进好学校,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强力支撑;海淀娃的辛苦不会白费,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课外的付出,大多都能相应的回报,所有的付出不会白费。
最后给小高年级的家长几句建议,近期早培和八中活动是属于少数人的游戏,早培复试个人感觉今年会加大通过人数,增加一倍又未尝不可呢?不过对于大多数人,都不在这两所学校录取的300人中,还将要面对接下来的择校问题,下半年的重心仍然要以丰富简历为主,不过对于奥数拿个二等奖都费劲的学生来讲,可以转移路线了。
疫情一眼看不到头,寒假仍然有丰富简历的机会,在丰富简历的同时,实力自然也就有所提升了。SSF周边小学的时刻做好活动的准备,除此外的学校点招时间大多都较晚,六年级下学期再把重心转移到刷应试的题,也未尝是不可,就看精力如何分配了。
不去西城上学,不知自己官不大,不在海淀上学,不知道娃多渣。立足东西海,放眼国际化。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最新六年级北京小升初语数英笔试面试真题、分班考真题、简历模板!
咨询北京小升初笔试/面试/分班考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