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纶中学分校东湖湾校区《东湖听涛》创刊啦!

点击领取>>>北京各学校初一初二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东湖听涛》

创刊啦!



2020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陈分人不负时代,把家国情怀转化为奋斗激情,在洪流中书写精彩人生,2020年3月30日,陈经纶中学分校东湖湾校区内刊《东湖听涛》孕育而生,正式创刊。



《东湖听涛》期刊由陈经纶中学分校东湖湾校区主办,由文学社学生独立撰写、编辑、排版、制作,是学生自主创办的校园刊物,也是校园文学的盛宴和青春思想的海洋;该内刊的创办,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文学才华的舞台,广泛交流感情的平台。  


首期,《东湖听涛》推出了《抗“疫”专刊》,分为致敬榜样、大国担当、春暖花开、校园要闻四个板块,展现师生抗击疫情的决心和斗志。推出之后,在网络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奋笔疾书的编辑团队

张玥

李星烨

李嘉珊

史冀苏

刘彦达

王冕卿

王玥蘅

芮艺文

刘璨

彭千羽

高秀贤

刊头设计:杨凯文



编辑团队幕后工作



师生感言


陈经纶中学分校东湖湾校区周杰老师

东湖有个大海的梦

——《东湖听涛》创刊号编辑有感


 虽说2020年新学期假期因“新冠”肺炎无限长,《东湖听涛》小报第一期“抗疫专刊”还是在春天与大家如期见面,为同学们的假期学习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上学期末,主管校长找语文备课组长沟通新学期工作,提出让学生自编、自采、自创,办个月报,搭建一个学生展示舞台,如何?我想,甚好,这是我内心欢喜的事情,我曾担任过一年校本课程“文学社”辅导老师,很遗憾没有做成一个报刊,这次定要把这个小报办起来!

 小报的名字酝酿了很久,原来想着就叫“听涛”,恰恰和东湖校区水声相连,就直接叫“东湖听涛”了。东湖虽小,也有海的梦,心中时刻澎湃着涛声。海的灵魂通过涛声谱写成动人的乐章,我也希望孩子们的思想之“涛声”展示在我们的《东湖听涛》。

 “万事开头难。”延期开学,孩子们在家自主学习,小报如何运作?干起来再说,我召集了初一的几个同学,先把“编辑部”筹备起来,培养几个骨干,以后再招新。一个月,我们开了10多次网上会议,版面设计,责编美编,稿件撰写,事无巨细,在不耽误孩子们每天网课学习的前提下,我们的小小编辑部开始运作起来了。有的小编辑还给自己的电脑安装了专业的报纸编辑软件,大家信心满满,期待《东湖听涛》能惊艳亮相!

 在小报模板定下来之后,王欢老师、马桂平老师就把初二、初三的稿件发送来了。编辑主要是初一的孩子们,在编辑过程中,我必须要带着做,一起分析每个稿件的内容,学习师哥师姐们的写作优点。细读文本,编辑排版,修改格式、配图……对小编辑们来讲,虽说辛苦,但个个受益匪浅!《东湖听涛》第一期还是稚嫩的,相信以后会和孩子们一样,渐渐成长起来!

 古人云:章华遗泽滋千古,更遣新词织锦篇。作为语文老师,一直倾心于优美的文字。《东湖听涛》天地虽小,却能赏读诗文,体悟小作者创作的心境,又随着少年的意识流,去感悟他们心灵的成长,真是一种难言的快乐;另一方面,作为编辑,版面有限,取舍在所难免,对于孩子们的稿件,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进行幕后的抉择,真是一种难言的痛苦。还好,与文字相守,如守着一剪月光的清凉,在心中盛一湾东湖水,尽管世事繁华如流,能时时聆听涛声依旧,这也是语文老师的一份幸福!



陈经纶中学分校东湖湾校区王欢老师

涛声依旧

——《东湖听涛》创刊有感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又是一年桃红柳绿之时。全球范围的疫情让这个春天来的有点戚戚然,又有点静悄悄。可即便如此,风华正茂的少年依旧用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青春的热爱撰写出最美的佳作篇章。

    奇文共赏,佳作同品,不论是妙手偶得的片语,还是殚精竭虑的精品,都值得大家一起欣赏。所以当主管校长提出创办东湖湾校区内刊的建议时,我和周老师不觉拍手叫好,青春的岁月就该有这样一份刊物——承载梦想、激情、勇气、拼搏、团结的记忆。而这样一个用文字搭建的平台无疑给爱好文学,喜欢诗意的学子们提供了展示才华,展示自我的更广阔空间。

创刊的过程是累并快乐着的。在教研组长陈艳红老师的指导下,我负责整体设计和约稿,周杰老师负责审核稿件和排版,志同道合、一拍即合的默契让我们两个人合作起来非常顺畅。文学领域的体裁五花八门,同学们的创作却相对单一贫乏,为了让同学们张开自由的翅膀,敞开创作的怀抱,我激发同学们创作抗疫诗歌,撰写病毒科幻小说,编辑疫情知识非连续性文本……但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单薄的,这份精美、精心、精细的刊物离不开东湖湾老师们的合力打造:初三年级组长马桂平老师协同初三语文组老师贡献了“三精”系列的作品,音乐组的袁衍明老师及弟子打造的改编歌词,初二(5)班的班主任张春伶老师提供的班级原创诗歌……层出不穷的精品让我们一度陷入了难以取舍的境地,我们更加感叹原来孩子们的视野如此开阔,内心如此充盈,我们只是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发现自我,塑造自我。

未来,愿东湖学子日日发现美好,记录美好;更愿《东湖听涛》月月浪花朵朵,涛声依旧。



东湖湾校区初三11班柴璐轩

当看到作品入选《东湖听涛》这份报刊时,我感到非常激动与荣幸。报刊上精美设计的版图,一丝不苟的布局无一不展示出学校对我们学习生活和精神状态的重视。在这期抗疫专刊里中,我看到大家面对疫情的乐观与豁达,看到了你们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自律与自强,看到了对许许多多“逆行者”的支持鼓励和祝福,更看到了等待春暖花开、平安回来的殷切希望,切实体会到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什么是大国力量。

这份内刊是我们抒发青春梦想的最好载体,也实实在在融入了“陈分学子 永不言败”的精神内核。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个自我展示、锻炼的机会,感谢老师的精心策划和编辑,感谢学生编辑们的无私付出,也希望《东湖听涛》能越办越好,涌现越来越多的佳作。



东湖湾校区初二2班路畅


春季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慌了人心,同时也书写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当我得知有幸能为学校“东湖听涛”校刊投稿时,我很激动能在这个平台上与所有同学和老师分享我的拙见。

两个月以来,我们不断在网络上接受着动态疫情的最新消息,心情自然随着情况变化而跌宕起伏,当看到各行各业的逆行者奋战在抗疫一线、夜以继日地付出时,我的眼眶一次次泛红湿润;看到祖国取得巨大抗疫成就时,包括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拔地而起、陈薇院士研制出世界第一管新冠疫苗,以及世界各界人士对中国抗疫所作贡献的肯定,我由衷为祖国的伟大而骄傲。

带着这些敬佩、感动、安心的感受,我将我的心里话敲在键盘上,希望用我的小小字眼书写震撼人心的中国传奇,抒发我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同时鼓励和我一样的同学们共同奋斗,燃烧青春的热情与梦想,学习先辈的榜样,祖国的未来正靠我们来创造!   



东湖湾校区初一6班张玥

在近期的一个月里,周老师组建了一支报刊小分队,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当我们刚加入队中的时候,内心不禁有一种激动感涌出。在这一个月中,老师和各位编辑都在认真设计,写稿,想办法解决技术难题,终于我们的《东湖听涛》在3月30日诞生了,大家尽显着一身轻松和一种种成就感,同时还伴有一份期待——小报可以在众人面前亮相!

希望下次我们这支小分队还可以一起设计,一起努力,使我们的小报越来越精彩。








梦想从此绽放,生命浸润墨香。正如《东湖听涛》首刊寄语:“东湖听涛,生长在东湖。东湖,一池春水唤醒了成长的生机,看青春的堤岸杨柳依依,轻拂静水,思绪冉冉,心弦律动,奏响一曲少年心灵的华美乐章。”一个文学社汇聚着青春热情,一本内刊点燃了梦想的火焰。《东湖听涛》的创刊,将助力于同学们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将为校园里众多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提供一方自由交流的净土;希望同学们笔耕不辍,不断地前进和奋斗,不断地收获新的成就。



《东湖听涛》编辑部期待您的来稿:

donghutingtao@126.com




编辑|陈艳红、周杰、王欢、马桂平

审核|李青

陈经纶中学分校官方微信公众号

做有温度、有力量的新闻,喜欢就点我吧!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https://img.jzlt100.com/uploads/files_user49/question/5ec64705177d8154134.png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最新北京各学校初一初二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咨询北京初中期中、期末、中考冲刺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