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空中艺术课堂(第168课)”——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赏析
点击领取>>>北京各学校初一初二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前言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一年级的全体同学:
大家好!
疫情袭来,阻断了师生在校园里、教室里相见,但阻断不了我们追求梦想的脚步!这段特殊的心路成长历程,一定会永远留在青春的记忆中!在这个过程中所学会的豁达、乐观、积极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也将伴随我们终生!
从2020年4月13日开始,我们将全面开启新学期教学计划,艺术课将要以一个前所未有的、“线上+线下”的特殊形式与大家见面!
按照学校高一年级的课程表安排,艺术课(音乐、美术学科)的上课时间在每星期二、星期三。为此,我校艺术中心将于每星期二上午11:00以前在“北京20中学艺术工作”公众订阅号中推送当周《艺术课学案》,并由班主任转发至各班的班级群,同学们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在课上与老师交流。同学们可以通过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该订阅号,及时阅读星期二推送的音乐、美术学科学案。
本学期的艺术学科(音乐、美术)结业评价办法。
本学期末艺术学科(音乐、美术)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1.客观题部分。
满分70分。考试方式为在本学期结束时,老师通过订阅号推送试卷,全部为选择题,同学们网上答题。试题内容全部来自本学期推送的学案内主要知识点。
2.主观题部分。
满分30分。有两种方式可选其一:(1)每一期学案的下面均可以留言,发表观点、分享感受,优秀留言老师将会置顶,每篇学案下将会有多篇评论被置顶,只要被老师置顶一次即获得本学期的主观题25-30分,如一人被多次置顶则选择最高分记录;(2)对全部学案中涉及的任一艺术作品进行评述,字数不少于500字,在7月份第一周以拍照或纸质版形式交给老师。
最后,艺术中心全体老师祝同学们身心健康、学习进步!
一、学习内容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赏析
——选自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中心校本教材《舞蹈》
二、学习目标
(一)欣赏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片段,了解舞剧的创作背景、剧情、音乐等相关知识。
(二)了解《胡桃夹子》音乐的创作特点及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一)介绍
1.剧情介绍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圣诞夜的故事。克拉拉在教父为孩子们带来的各种礼物中选择了一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将她带到糖果王国,受到了糖果精灵们的欢迎。
2.作曲家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1840.5.7-1893.11.6)
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
3.芭蕾舞剧《胡桃夹子》音乐概况 在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于1892年首演的前九个月,作者本人曾将剧中最为经典的乐曲改编成交响组曲《胡桃夹子》,演出后大受欢迎。所以说,在舞剧上演之前,舞剧音乐已经获得巨大成功。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分为两幕。今天我们将学习其中五首乐曲和舞蹈。
4.编舞
(1)原版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由伊凡诺夫编舞,于1892年在马林斯基剧院首演。不过最初的版本已失传,流传至今的主要是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间的过场戏《小雪花舞》,这是伊凡诺夫传世的杰作之一。
(2)1934年,苏联编导瓦伊诺宁重排了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加强了戏剧冲突,充实了情节内容,但这个版本过于生活化,缺乏应有的诗意和童话色彩。
(3)现今,西方上演的主要版本是由乔治·巴兰钦于1954年排演的,偏重于儿童情趣和节日气氛,每年会作为圣诞节礼物演给少儿观看。
本课欣赏视频来源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2008年演出资料
(二)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1.儿童舞与《进行曲》
视频7分50秒处观看
这段舞蹈出自舞剧第一幕,圣诞夜,邻居家的孩子们在客人面前表演的一段舞蹈,是一支活泼可爱的进行曲式舞蹈。
这段音乐具有较强的画面性,在铜管乐曲的指引下,六个女孩与六个男孩子排成队列,迈着精神抖擞的步伐进场。他们时而围成圆圈,时而竖排交错,合着小提琴跳动的旋律,就像孩子们滑过来滑过去,中段长笛吹奏快速的音符,好像孩子们正兴高采烈地玩着游戏。孩子们的动作并不精致,动作组合也很简单,脚下仅是由一些简单的挫步或原地踏步组成,有时甚至出现了顺手顺脚的动作。但整个舞段画面轻快、活泼,将孩子的天真无邪与童趣表现的淋漓尽致。
2.彩带舞与《糖果仙子舞曲》
视频1小时零25秒处观看
这段舞蹈出自舞剧第二幕,三位手持粉色彩带的糖果仙子随着音乐缓缓走出,挥舞着手中的彩带,随着音乐的起伏将彩带挥动出各种图案。音乐灵巧时,仙子们做着小跳,彩带画出一个个小圈;音乐悠扬时,仙子们舒展肢体,纤细而修长的四肢,在空中做出各种造型,彩带也随着划出一个个弧线。
这段音乐最大的特色是钢片琴的使用。柴可夫斯基是将钢片琴用于交响乐队中的第一位作曲家。清脆而柔和的钢片琴音乐给乐曲增添了一层妩媚神奇的音乐旋律。在竖琴悦耳的伴奏上,配合钢片琴美艳动人的音色,使乐曲显得更为优美鲜丽。
3.阿拉伯舞与《阿拉伯舞曲》
视频55分23秒处观看
这段舞蹈出自舞剧第二幕,两名阿拉伯小伙,将一盏神灯抬出,用手擦拭,在神秘的紫色灯光与烟雾中,一位美丽的身着阿拉伯特色服装的少女从灯中慢慢出现。少女的双手模仿着蛇的动作,男演员将她高高托起,以托举动作为主,舞姿造型充满了东方舞蹈的色彩。
这段音乐又名《咖啡舞曲》,带有深厚的阿拉伯情调和朦胧的阿拉伯风格,富有东方色彩和异国风味。全曲充满了幻影般虚无缥缈的音乐色彩。最后乐曲在忧伤低沉的情绪中结束。
4.龙舞与《中国舞曲》
视频59分10秒处观看
这段舞蹈出自舞剧第二幕,在旧金山芭蕾舞团的演出中,新加入龙舞表演来象征中国的特色。几位舞蹈演员手持一条长龙,做出各种翻腾、拧转的表演。领舞的“茶”舞者灵巧、俏皮,逗着舞龙互相追逐、嬉戏。但舞蹈风格并不具备中国特色,仅仅只是从舞龙身上看到了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
这段音乐虽然名为《中国舞曲》,但同舞蹈一样,也不具有中国特色,仅表现在糖果王国中中国特色的茶,因此这段舞曲又名《中国茶舞》。音乐中滑稽的音色,配合上舞者逗趣的表演,增强了这段表演的趣味性,描绘出糖果王国的快活与乐趣。
5.花仙子舞与《花之圆舞曲》
视频1小时零07分处观看
这段舞蹈出自舞剧第二幕,糖果仙子不时做出优美且技巧性极高的动作,而花朵仙子们则不停的旋转、变幻队形,脚步轻松、构图华丽。他们时而幻化成怒放的花朵,时而随风摇曳旋转。整支舞蹈节奏明快,动作舒展优雅,队形变幻丰富。
这段音乐在竖琴那流水般的分解和弦及华彩乐段后,旋转的圆舞曲就此开始了。接着圆号以重奏形式奏出圆舞曲主题。随后,旋律由圆号转至单簧管,再由单簧管转至长笛和短笛,乐队中的大小乐器几乎全部用到了。音乐旋律与舞蹈画面美得令人痴迷,这也是柴可夫斯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思考: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舞美的运用,例如:服装、灯光、布景等。
(三)欣赏全剧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欣赏完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之后,是不是有种让人仿佛做了一场美梦的感觉,舞蹈画面绚丽多姿,音乐旋律也使人久久难以忘怀。音乐与舞蹈的配合,也是那样的完美,音乐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营造出故事的意境,在听觉上带来一场盛宴;舞蹈将人物形象具体化,构建出故事的画面,在视觉上带来一场盛宴。它被誉为“圣诞夜不可缺少的快乐源泉”,成为节日里最受欢迎的舞剧。
四、知识拓展
同学们,我们来了解一下《胡桃夹子》舞剧乐曲中使用到的乐器。
五、学习素材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空中艺术课堂(第16课)”——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空中艺术课堂(第88课)”——芭蕾舞剧欣赏《睡美人》
六、本课自测
请同学们根据学案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共_____幕。
2._________是伟大的作曲家,他创作了《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芭蕾舞剧。
3.简答题
浅谈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概述。
七、课后练习
结合本节课所学,请你谈谈你对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第二幕中“西班牙舞曲”的感受,并请你把感受写在留言区。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中心及国际教育部特别说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中心(Art Center of Beijing No.20 High School)” 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国际教育部(Glob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Beijing No.20 High School)”合用本公众号,有关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教育、国际教育的信息都将在本公众号中发布。敬请关注
欢迎关注“北京20中艺术工作”微信公众账号了解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教育中心更多资讯长按左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撰稿:王凤姣
编辑:王凤姣
审核:吴 刚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最新北京各学校初一初二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咨询北京初中期中、期末、中考冲刺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