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空中艺术课堂(第187课)”——蒋兆和的人物画
点击领取>>>北京各学校初一初二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4月份第五周(27-30日)学案
一、 学习内容
蒋兆和的人物画
(选自人美社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2课)
二、学习目标
(一)了解蒋兆和人物画的特点,能够用美术欣赏的方法欣赏其代表作《流民图》及其他作品。
(二)在探究、交流活动中,能从内容描述、形式分析、画家意图、作品评价方面,赏析《流民图》。
(三)深刻体会《流民图》传递的爱国热忱与民族精神,认识美术创作的意义与价值。
三、学习过程
导语:
蒋兆和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你欣赏过蒋兆和的人物画吗?你知道蒋兆和的人物画特点吗?今天,让我们一同学习本课,了解他是怎样以中西融合的表现方法“为民写真”的。
(一)
蒋兆和简介
蒋兆和(1904—1986), 四川泸州人,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刻苦自学绘画,后成为大家。擅长水墨人物画。1937年后定居北平,创作了一系列表现人民苦难生活的人物画,其代表作《流民图》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绘画转向儿童题材与历史人物的表现上,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深受人们喜爱。
蒋兆和像
(二)
初识蒋兆和的人物画
《流民图》局部
水墨人物长卷《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最重要的代表作,从1941年开始构思,至1943年完成,该作品高2米、长约26米,表现逃难群众悲惨的生活。
01
内容描述
《流民图》局部
孩子死了,母亲的痛苦和无助刻在了脸上。画面中是一群流亡的难民,有抱在一起的大人和蜷缩在中间的孩子,有捂着耳朵的老人,有妈妈抱着刚刚死去的孩子……他们贫困、饥饿、愤怒、视死如归。
02
形式分析
《流民图》局部
这是一幅水墨人物长卷,画家深入准确地刻画了流民众生相,构图宏伟。在表现技法上,他融合了中国画的线描和西画明暗造型的表现手法,使中国人物画在写实技巧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03
画家意图
《流民图》局部
画家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人民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出来,表达出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也把沦陷区的真情实景留给了历史。
04
作品评价
《流民图》局部
(1)思考。
①孩子表情
《流民图》局部
②孩子为什么争食物?
(2)总结。
通过对流民苦难流亡生活的真实描绘,揭露侵略者的残暴,并对战争进行控诉,表达了作者热爱和平、同情人民的情感。
(三)
二次探究蒋兆和的人物画
《水墨人物》蒋兆和
《素描人物》徐悲鸿
01
思考
画家在人物的表现上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什么特点?
02
分析
徐悲鸿的《素描人物》是西方绘画,蒋兆和的《水墨人物》是中国画。画家融合了中国画的线描与西方绘画明暗造型的表现手法,作品写实,结构清晰层次分。
(四)
深入探究蒋兆和的笔墨情趣
01
观察·思考
请将蒋兆和的《祥林嫂》与张大千的《纨扇仕女图》对比,分析《祥林嫂》这幅作品是如何体现蒋兆和的风格特点的?
《祥林嫂》蒋兆和
《纨扇仕女图》 张大千
02
思考 回答
(1)《祥林嫂》给你的第一印象:
(2)《祥林嫂》画面描绘了:
(3)你能说出《祥林嫂》的表现方法吗?
(4)《祥林嫂》作品的风格特点:
(5)你了解作品《祥林嫂》的创作背景吗?它反映了社会的哪些方面?
(6)你怎样看待《祥林嫂》这件作品?
03
总结
张大千的《纨扇仕女图》体现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以勾线填色的方法塑造了仕女形象。造型清瘦,赋色柔丽,以水墨绘就,具有文人画清润秀逸的特质。
蒋兆和的《祥林嫂》在艺术表现上,采取中西结合的手法,中国画的线描结合西画明暗及色彩的因素,如适当吸取光影法刻画人物面部等,使作品不仅有中国画美学所追求的笔墨气韵,又不乏写实精神。
04
本课小结
蒋兆和水墨人物画的贡献
蒋兆和的水墨人物画,在表现技法上,融合线描和西画明暗造型的表现手法,使中国人物画技巧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他直面人生,以毫不掩饰的画笔表现了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命运的变化,开启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人物画的新风,使中国的水墨人物画由传统的审美情趣转换为表现人生、人性,表达人文关怀,呼唤仁爱精神。
四、知识拓展
周思聪是我国二十世纪美术史上杰出的女画家,曾任中美协副主席。一生留下了不少极具影响力的佳作。在她的艺术生涯中,她曾受教于蒋兆和、潘絜兹、叶浅予、李可染等画坛大家。
《写意人物》周思聪
《读书》 周思聪
体会蒋兆和的人物画风格与周思聪的人物画风格的不同之处。
五、学习素材
给大家推荐网络上的视频学习素材:
1.吴山明教授写意人物画技法。
2.史国良人物写意画。
六、本课自测
填空:
蒋兆和先生,是我国著名的 ▁▁▁ 家、▁▁▁ 家,最擅长▁▁▁▁▁▁。是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大师。在表现技法上,融合 ▁▁▁▁▁和 ▁▁▁▁▁ 的表现手法,使中国人物画技巧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七、留言分享
请欣赏蒋兆和的作品:
《曹雪芹像 》《稚》(教材p11页),并运用本课所学知识,任选择其中一幅作品,从“内容描述、形式分析、画家意图、作品评价”四个方面中任选其一完成作品分析,并发表在下方留言区,欢迎大家积极分享。
特别说明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中心(Art Center of Beijing No.20 High School)” 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国际教育部(Glob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Beijing No.20 High School)”合用本公众号,有关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教育、国际教育的信息都将在本公众号中发布。
敬请关注
欢迎关注“北京20中艺术工作”微信公众账号了解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教育中心更多资讯长按左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撰稿:刘瑞英
编辑:刘瑞英
审核:吴 刚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最新北京各学校初一初二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咨询北京初中期中、期末、中考冲刺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