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十初中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空中艺术课堂(第210课)”——《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首)赏析
高二年级音乐学科
5月份第四周(25—31日)学案
一、学习内容
《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首)赏析
——选自湘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
——2019年人音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23节《巴赫》
二、学习目标
(一)熟悉《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复调音乐风格以及视唱第二曲的旋律主题。
(二)听辨巴罗克时期乐队的主要乐器,了解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区别,初步了解“通奏低音”。
(三)了解巴罗克音乐的发展和巴赫的音乐贡献。
三、学习过程
导语:
亲爱的同学们,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依次梳理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中国古代音乐、近代音乐的脉络。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西方音乐史经典曲目的鉴赏学习。
(一)感受音乐
欣赏视频资料,思考问题。
思考1: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音乐中有相互对答的乐句吗?
补充小贴士:
这首作品创作于三百年前的巴洛克时期,作者是”西欧音乐之父“”复调大师“巴赫,关于巴赫之前我们的空中课堂专门推出过一篇文章:《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空中艺术课堂(第138课)”——巴洛克音乐作品欣赏之巴赫》(点击下方蓝字链接进入文章阅读)。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空中艺术课堂(第138课)”——巴洛克音乐作品欣赏之巴赫
从宏观上梳理了巴赫的主要音乐贡献,建议大家先点击链接查看此篇文章,其中将一些重要的文本摘抄如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巴洛克时期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他不仅是他以前音乐成就的集大成者,更是他以后音乐发展的启迪者,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西欧音乐之父”和“不可超越的大师”之称。
巴赫一生创作的作品数量之多十分惊人,经后人不断研究整理,巴赫创作了200多部康塔塔、5部弥撒曲,完整保存下来的两部受难曲、23首协奏曲、17套钢琴组曲、两册《平均律钢琴曲集》以及大量经文歌、清唱剧、管风琴曲、室内乐和管弦乐作品等。
——选自《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空中艺术课堂(第138课)”——巴洛克音乐作品欣赏之巴赫》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2 in F Major, BWV 1047 - Allegro (F大调第2号勃兰登堡协奏曲,作品1047 - 快板)Classical Artists - Best Classical Music Ever
(二)深入学习
1.重要乐器认知。
再次欣赏《勃兰登堡协奏曲》(第2首)视频资料,同时思考问题。
思考2:观察乐队,有哪些是今天的常见乐器?哪些是今天罕见的乐器?有乐队指挥吗?谁兼顾着乐队指挥的角色?
下面老师将一些乐器的图片和音频资料罗列如下。由于文章视频上传数量的限制,因此将给大家听的竖笛、高音小号和双簧管,是老师在视频中录制的相关段落的声音,而羽管键琴则展出的是它的图片,形制乍一看很像三角钢琴,同学们可以在文章开头视频的前几秒能够看到这件乐器的精彩演奏。
羽管键琴
高音小号
小提琴
双簧管
《勃兰登堡协奏曲》(双簧管)来自北京20中艺术工作00:0000:23
其他乐器
2.主题视唱与简要谱面分析。
(1)第一乐章主题视唱。
(2)第二乐章总谱谱面简要分析。
《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首)第二乐章音响资料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2 In F major, BWV 1047: Andante (F大调第2号勃兰登堡协奏曲,作品1047:行板)Combattimento Consort Amsterdam -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s
结合总谱和音响资料,我们不难看到,在总谱上已经显示出这个音响片段所有的乐器声部,这里跟大家普及一下看乐队总谱的简单知识。首先我们来看总谱第一行最左边的部分有乐器的标识,从上而下分别是音乐专业术语表示竖笛、双簧管、小型古提琴和大提琴,而每一个乐器名称后面的部分就是这个声部演奏的乐谱。
在上面的这幅图上,我们通过老师用红色笔所画出的部分不难看出,主题旋律在三个声部中依次出现,而这就是复调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每一个声部都将最重要的主题旋律演奏一遍。最底下的大提琴声部,它在开头的时候主要是一个浅吟低唱的效果,所以它没有重复歌唱主旋律。
说到“复调音乐”,我们反复强调它是好几个声部的交织对答。在这里给大家看一个视频资料,通过不同的“颜色标识”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希望能帮助各位同学,更加深入的感受“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不同。
3.通奏低音。
巴罗克音乐时期由于普遍使用数字低音记谱法,因此又称“数字低音时代”。数字低音亦称“通奏低音”,是巴罗克时期的一种乐谱简记法。在一首乐曲的伴奏部分只写出低音,同时在低音下方标以数字,指示伴奏者据此填补和弦或其它的音;数字即为填补的音与低音之间的音程度数。
在下面这张图中,左边的三个小节是当时数字低音的写法,而右边的三个小节则是现代人对于当时音响效果的还原记谱,
(三)对比学习,加深理解
1.再次观看文章开头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首)的演出视频,结合音频和总谱谱例,思考问题并在评论区做出下面的任务。
任务1:这段视频中几件重要的乐器是如何交织对答,各起到什么作用,用你自己的语言去回答,不要成段摘抄网上的语言。
2.聆听其它5首勃兰登堡协奏曲。
任务2:除第二首以外,其它五首中,你最喜欢哪一首?你认为它表现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
全套六部《勃兰登堡协奏曲》部分章节音频资料: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1 in F Major: II. Adagio (F大调第1号勃兰登堡协奏曲 - 第二乐章 柔板)The Hamberg Chamber Orchestra - The Very Best of Classical Chillout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2 in F Major, BWV. 1047 - I. Allegro (F大调第2号勃兰登堡协奏曲,作品1047 - 第一乐章 快板)I Musici - Essential Bach: 36 Greatest Masterpieces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3 in G Major, BWV. 1048 - I. Allegro (G大调第3号勃兰登堡协奏曲,作品1048 - 第一乐章 快板)Piers Lane - Bach: Piano Transcriptions, Vol. 3 – Friedman, Grainger & Murdoc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4 in G Major, BWV. 1049 - I. Allegro (G大调第4号勃兰登堡协奏曲,作品1049 - 第一乐章 快板)David Munrow;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John Turner;Jose Luis Garcia - Essential Bach: 36 Greatest Masterpieces
Brandenburg Concerto No.5 - III AllegroWilhelm Furtwängler -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Allegro Concerto No.6 in B flat major, BWV 1051铃木雅明 -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四、知识拓展
1.巴罗克音乐风格。
巴罗克(barrocco)原意为“怪异的珍珠”或“荒谬的思想”,被十八世纪末叶的文艺理论家用来贬称十七世纪以来的意大利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此后就成为这一时期艺术风格的总称。其特征是高贵庄严,气势雄伟,富有动力,常给人以紧迫感。
巴罗克风格直接从文艺复兴进步人文主义传统发展而来,1600至1750年间于欧洲(首先是意大利)盛行,是音乐与视觉艺术(建筑、雕塑与绘画)的一种风格的总称,也指艺术上这一百五十年的特定历史时期。
越过文艺复兴时期特别讲究的严肃、含蓄与平衡,而耽溺于过分夸张的激情和过度豪华的浮夸。
音乐史的巴罗克时期一般指从歌剧诞生的1600年开始到巴赫去世的1750年。
在一个半世纪中出现大批作曲家,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蒙特威尔第、维瓦尔第、吕利、珀塞尔、巴赫和亨德尔。他们的创作领域和艺术个性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包含了巴罗克音乐的某些特征。
2.主调音乐
所谓主调音乐,是指没有任何协奏伴奏,一次只出现一种旋律。整部作品的进行以其中某一个声部(多数情况下是高音部)的旋律为主,其他的声部以和声或节奏等手法进行陪衬和伴奏。换句话说,主调音乐是以一条旋律为主要乐思,而其他部分通常作为和声因素处于服从、陪衬、协作的地位。
从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来看,从巴罗克时期之后的古典音乐时期开始,主调音乐开始慢慢取代了巴洛克音乐中复调音乐的主导地位,成为主要的音乐思维形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及所有浪漫派作曲家,总体倾向上是主调音乐。
然而,复调音乐在这些大师的作品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位大作曲家是不掌握复调技术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五、学习素材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空中艺术课堂(第138课)”——巴洛克音乐作品欣赏之巴赫
六、本课自测
1.填空。
(1)《勃兰登堡协奏曲》的曲作者是________。
(2)《勃兰登堡协奏曲》创作于西方音乐_____时期的作品。
2.选择。
以下哪件乐器不是巴洛克时期大协奏曲乐队的主要乐器?( )
A. 三角钢琴
B. 羽管键琴
C. 大提琴
D. 小号
七、留言分享
艺术中心
针对“学习过程”第三项“对比学习,加强理解”中的“任务一”和“任务二”,任选其一深入思考,并将你的观点写在下面留言区,与大家分享。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