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十初中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空中艺术课堂(第 230 课)”——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赏析
点击领取>>>北京各学校初一初二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初一年级音乐学科
6月份第二周(8—14日)学案
一、学习内容
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赏析
——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
二、学习目标
(一)感受、体验塔塔尔族民歌、柯尔克孜族民歌的情绪特点及风格。
(二)学习“三段体”音乐结构的特点。
三、学习过程
(一)初听《在银色的月光下》
1.体会音乐情绪。
思考:听音乐的过程中,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
6.在那银色的月光下.mp3来自北京20中艺术工作00:0004:35
《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一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塔尔族的民歌。歌曲反映的是爱情生活主题。歌词通过许多景色的描绘及个人的情怀:沙滩、月光、往事的踪影、梦幻等,表达了青年人对心爱的姑娘的思恋之情。
2.作者介绍。
对《在银色的月光下》完成搜集、记录并配歌的是音乐家王洛宾(1913—1996)。关于王洛宾,我们在上一周学案中,以及早期的“空中艺术课堂”中已有介绍和学习,请同学们查阅复习。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空中艺术课堂(第58课)”——西部传歌人《王洛宾》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空中艺术课堂(第222课)”——歌曲《青春舞曲》赏析
(二)作品分析
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为3/4拍,中速,三段体结构(即:A+B+A1的单三部曲式)。A段和再现段均为降E大调调性,B段(中间段)则为降e小调调性。
A段(1—14小节)以回忆往事的内容为基调,其旋律多下行的级进,显得抒情流畅。但也有些乐句以跳进或大跳为主,这就在抒情歌曲的情绪中蕴涵了某种激动的成分。因此,给人以思念和忧伤的感觉。
B段以回忆往事为基调,音乐材料基本上是A段的变化发展,但它已转人A段的同主音小 调:整个乐段呈现在降e小调上,与A段的降E大调形成鲜明的对比,色彩显得比较暗淡。歌曲B段的旋律以下行为主。偶尔有些上行的旋律,也会很快地转为下行。这就使音乐情绪显得更加悲伤和惆怅,表现了年轻人失去爱人的内心痛苦。其中的第三乐句,把歌曲情绪推向高潮,表现了年轻人仍对姑娘抱有无限的留恋和期望。
6小节的间奏,作为歌曲转调的过渡,然后再现A段。这段音乐以表达青年人追求幸福的愿为基调。其旋律基本上再现了 A段的内容,并且在调性上由第二乐段的降e小调转回到降E大调,色彩显得稍许明朗。只是在结束时,将属和弦分解和弦那种原来向下的进行方式
改变为向上进行的方式。
(三)相关知识
1.三段体。
三段体是歌(乐)曲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三个乐段组成。有两种结构形式:
一是“带再现的三段体”(又称“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其中的第三段与第一段相同或基本相同,第二段与其他段落有对比的性质。其图示为A+B+A1。
二是“不带再现的三段体”(又称“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 式”)。其图示为A+B+C。
2. 塔塔尔族民歌。
塔塔尔族民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可分为劳动歌、情歌、习俗歌、游戏歌等。塔塔尔族民歌大多是抒发内心丰富感情的,不少是表达男女青年爱情的。其特点是抒情细腻形象,善于比喻,使人听后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些塔塔尔族民歌早已成了新疆地区的流行歌曲。例如我们本课的《在银色的月光下》。
接下来,我们再来跟着音乐学唱一下歌曲。
6.在那银色的月光下.mp3来自北京20中艺术工作00:0004:35
四、知识拓展
新疆地区民族众多,除了我们连续两节课了解的维吾尔族、塔塔尔族以外,柯尔克孜族民歌也艺术价值高、流传广泛。
柯尔克孜族的音乐分为两类:一是有歌词的配曲;二是没有歌词的演奏曲。史诗、叙事诗、民歌等一般都有配曲。配曲是表现歌词内容的,内容变化,配曲亦随着变化。
柯尔克孜族历史上以游牧为生,民歌则主要是由牧歌发展起来。其明显的标志和特点是民歌中普遍带有呼唤的声调。这种音调可以把人引向辽阔的草原、雄伟的雪山、涓涓清流的山谷以及牛羊遍地的牧场。
柯尔克孜族民歌,根据产生的时代和内容,大致可分为传统民歌、革命民歌和新民歌。传统民歌,又可以分成劳动歌、习俗歌、反抗歌和情歌。
五、学习素材
https://v.qq.com/x/page/f0335du7634.html?
https://v.qq.com/x/page/u0940yafg71.html?
六、本课自测
塔塔尔族民歌《在那银色的月光下》的结构形式是( )。
A 两段体
B 三段体
C 四段体
D 带再现的两段体
七、留言分享
新疆地区民族众多,现有47个民族成分: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这里的民间音乐资源极其丰富。
我们已经学习了维吾尔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民歌。
请你搜集资料了解其它聚居于新疆地区的民族的传统经典歌曲。在以下三首作品中选择一首进行欣赏,并将感受与理解写在下面留言区,与大家分享。
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与玛利亚》
哈萨克族民歌《燕子》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中心及国际教育部特别说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中心(Art Center of Beijing No.20 High School)” 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国际教育部(Glob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Beijing No.20 High School)”合用本公众号,有关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教育、国际教育的信息都将在本公众号中发布。敬请关注
撰稿:袁迪
编辑:袁迪
审核:吴刚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最新北京各学校初一初二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咨询北京初中期中、期末、中考冲刺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