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十初中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空中艺术课堂(第235课)”——国画大师傅抱石
点击领取>>>北京各学校初一初二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点击“北京20中艺术工作”可以订阅哦~
高一年级美术学科
6月份第三周(15-21日)学案
一、学习内容
国画大师傅抱石
——选自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中心校本教材《国画》
二、学习目标
(一)了解傅抱石的生平及其绘画风格。
(二)通过赏析傅抱石的画作,了解新时代、新风貌下的国画作品。
三、学习过程
(一)
傅抱石简介
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江西南昌人,我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国画家、篆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他的绘画作品为传统中国画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开启了中国画艺术的新篇章。
傅抱石的艺术道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期、金刚坡时期、新金陵画派时期。通过学习了解这三个阶段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国画大师传奇的一生。
(二)
早期的艺术生涯
傅抱石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修伞匠人家,父母给他取名为“长生”,寓意他的一生可以平安、顺遂。从小生活在贫民区,街坊邻居都是些手艺人,邻居刻章师傅的小铺子却意外启蒙了傅抱石的篆刻之路。在他14岁的时候,考入了江西省第一师范附小,改名为傅瑞麟。
1921年他以第一名免试升入省立第一师范,在当时,他的篆刻作品已经颇有名气,自号“抱石斋主人傅抱石”。“抱石”这个名字出自屈原的抱石怀沙、自沉汨罗江的故事,其中的“石”也包含了他对画家石涛的崇敬之情。
我用我法 傅抱石 篆刻
具体而微 傅抱石 篆刻
造化吾师 傅抱石 篆刻
策杖携琴图 1925年
133.6cm×32cm 设色纸本
在这幅《策杖携琴图》中,我们能感受到傅抱石所追求的“逸笔草草”的表现方式,追求倪瓒的逸笔之感但并不是模仿照搬,用笔更加的灵动,山石的描绘更具速写感。
笼鸡图 约1932年
136.6cmx46.6cm 设色纸本
这幅《笼鸡图》在他东京举办的个展“傅抱石中国画展览”中进行展出。画面中母鸡、小鸡,生动形象,以一团浓墨描绘出鸡的造型,墨色细微的浓淡变化表现出体积结构。同时,还显出羽毛的光泽感,这种表现手法是前人所不曾有的。画面上部分的鸡笼,很具有江西的地方特色,在画面中呈现出来别有一番生活趣味。与浓墨所画的母鸡、小鸡,在画面中呈现出虚实、大小、黑白的对比关系,也起到了平衡画面重心的作用。
早期的留学经历让傅抱石在绘画能力方面得到提升的同时,更大的收获是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找到了中国画发展的新方向,思想上打开了对中国画的认识。在日本的学习并是不在学习日本的绘画,实际上是在日本找到在我们所丢失的传统精华。用现代美学的观念重新阐释中国传统绘画,从而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和审美的绘画风格。
思考Ⅰ
观察《笼鸡图》请你对比一下你所熟悉的写意花鸟画作品,说一说画家在笔墨处理上有哪些相似和不同呢?
(三)
金刚坡时期作品
“画山水的在四川若没有感动,实在是辜负了四川的山水。”
——傅抱石
1939年,傅抱石与家人一起居住在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在这里开启了他的“金刚坡时期”。他以超常的勤奋和无限的热情,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他所创的散锋笔法“抱石皴”就这样轰动了当时的中国美术界。
抱石皴技法教学
1942年傅抱石在重庆举办“壬午画展”,展出了百余件山水画、人物画作品。自此以后,傅抱石的绘画艺术进入了完全成熟时期,这是傅抱石创作力最为旺盛的阶段,很多代表作都诞生在这一时期。
万竿烟雨 1944年 110.2x62.7cm 设色纸本
这幅画描绘了雨中的山景,山脚下被大雨压弯的竹子,远处漫天的大雨中朦胧显现的高山,墨色前深后浅巧妙的处理了空间的虚实关系,右下角撑着伞佝偻前行的路人从侧面表现出雨势之大。
整幅画用墨酣畅淋漓,不拘传统笔墨技法,“抱石皴”在处理雨中所形成的朦胧感恰到好处。观者常用“一半山川带雨痕”来形容其画作。
巴山夜雨 1943年 105x60cm 设色纸本
《巴山夜雨》灵感来自于诗人李商隐名作《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以其意境入画,充满了天地苍茫雄浑的感觉。画幅大部分描绘了重重的山峦,在浓厚的墨色处理下,有着铺天盖地的磅礴气势,形成强烈的画面感染力。
屈原 1942年 58x84cm 设色纸本
除了山水画,傅抱石还创作了一批以古代高士和仕女为题材的人物画。从二十世纪40年代开始,傅抱石创作了许多有关屈原的题材的绘画作品,在当时战火纷飞的年代,“屈原情结”更能表现出他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
今年的端午节就要到了,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会纪念一个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信臣,他忠君爱国,提倡“美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但被小人排挤诽谤而被流放,最终抱石投汨罗江,以身殉国。他的爱国情怀和不朽的诗作令后人敬仰,他的精神被世人所传唱。
作品《屈原》描绘了屈原投江赴死的画面。画中屈原披肩散发,身着素衣,独立江畔而失魂落魄,身后是芦苇丛生的江潭泽畔,前方是苍茫浩瀚的汨罗江水,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在当时那个国家危亡之际,这幅画表达出傅抱石宁死不屈的爱国心志。
思考Ⅱ
你还知道有哪些美术作品以描绘屈原为主题的呢?从画面描述、形式分析、画家意图、作品评价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赏析。
(四)
傅抱石与新金陵画派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的文艺方针要求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时代变了,笔墨不得不变。傅抱石用他熟悉的传统笔墨描绘了毛泽东诗词中富有诗情画意的篇章。
沁园春 雪 1958年
七律 长征 1958年
江山如此多娇 1959年 6.5mx9m 设色纸本
《江山如此多娇》是傅抱石和关山月于1959年合作创作的巨幅设色山水画,现收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画作历时四个月完成,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作品题写“江山如此多娇”,并由周恩来总理最后审定。
画面上旭日东升,江山壮丽,表现出新中国勃勃的生机。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幅《江山如此多娇》为无数中外来宾展现了神州大地绚丽壮阔的美景,既表现了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最高境界,也见证了新中国历经风雨坎坷和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关注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鸿篇巨制,是代表新中国美术事业发展最高成就的杰出作品之一。
《江山如此多娇》创作过程
新金陵画派
1960年傅抱石担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他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开展了一次长途旅行写生,历时三个月,跨越六个省,行程两万三千里。1961年在北京举办了《山河新貌》画展,轰动整个美术界,跟随傅抱石的这批艺术家们被称为了新金陵画派。
代表画家
傅抱石、钱松喦、张文俊、亚明等。
画派特点
1.极具创新意识。
2.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3.人文主义精神始终贯穿其中。
4.写意精神十足。
四、知识拓展
关山月
关山月
关山月(1912—2000)原名关泽霈,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作品欣赏
绿色长城 1973年 纸本水墨
千军万马红色江山 纸本水墨
南山春晓 1994年 纸本水墨
关山月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画坛上的主流画家之一,他的绘画传递出较强的精神内涵,是对传统中国画的拓展,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可缺少的艺术大师。
五、学习素材
人美社高中《美术鉴赏》必修
《中国美术史》 李霖灿
纪录片《百年巨匠》 关山月系列
六、本课自测
下列笔墨皴法属于傅抱石独创的是( )。A 斧劈皴 B 披麻皴C 抱石皴D 解索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傅抱石创作了许多有关屈原的题材的绘画作品,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B 新金陵画派的特点是极具创新意识、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人文主义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写意精神十足。C 文人画是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D 《江山如此多娇》描绘了江南烟雨景色,作者傅抱石、关山月。
七、留言分享
以下两个题目任选其一,留言与大家分享。
(留言标出所选题号、班级、姓名)
题目一:回答“思考Ⅰ”中的问题。
题目二:中国传统的绘画流派有很多,例如:南宋画派、元四家、吴门画派等等,选择其中的一位画家作品进行赏析,阐述你的想法与认识。
了解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中心及国际教育部更多资讯,长按左图二维码自动识别
撰稿:贾悦馨
设计:贾悦馨
审核:吴 刚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最新北京各学校初一初二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咨询北京初中期中、期末、中考冲刺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