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 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教师榜样——代燕萍

点击领取>>>北京各小学1-6年级期末真题试卷及解析 复习资料汇总


遇见数学  陌上花开

  

      代燕萍,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数学教师,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第六批名师发展工程培养对象;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青蓝工程”导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春苗计划”导师;西城区小学数学高研班导师;曾获丰台区优秀家教工作者、被共青团丰台区委员会评为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面对这些,代老师说:遇见数学,就是开启了一段灿烂年华......


遇课堂——站在聚集学生目光的教室里

境界决定眼界,思想决定格局,学科气质决定课堂的生命力。代燕萍自工作第二年起,开启了她进行各级各类的研讨课、展示课、比赛课之旅。令她记忆最为深刻的是第一次区级展示课,执教二年级《统计的初步认识》。那时,仅仅工作第二年,就获得了教研员的指导与信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她更加坚定地踏上了教育的征程。在后来的日子里,在学校的鼓励与支持下,她先后讲过语文、数学公开课近百节。获得北京市教学设计一等奖、丰台区师慧杯一等奖、多届“创新杯”一等奖、受邀到新疆、河北、江西等地讲课讲座……代老师在18年间,用一节节课磨练自己,用一次次反思积淀自己,形成了自己坚定的教育信念、鲜明的教学风格和主张。



 在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造就自主发展的人”的理念下,代老师以“变教为学”为专题,先后上了中日同课异构、全国、市、区级课题展示课、开放课、研究课,受邀与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数学教师探讨课堂教学。代燕萍在教师生命循环中,不断实践、反思、更新,体验着数学教学的快乐,倾听自己竹子拔节的声音。从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至今,行走在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数学课堂之路上,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合作伙伴,不同的授课内容,本着相同的爱,相同的教育信念,从骨干到导师、到名师工作室,踏实努力的行走在“变教为学”的路上。 

遇良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人在成长过程中,能遇到指点方向的引路人,是一件万幸的事。“不能只会教课,还要会搞研究”、“把数学教学提高到育人的高度”、“遵守标准是最低境界,要制造标准,要敢于坚持,成功不是源于智慧,而是源于持久”、“把价值放大”、“机会就是发展”、“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刘显洋校长、郜舒竹教授的谆谆教诲以及鼓励、信任、肯定、点拨,是代老师成长路上的养分,以“变教为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为研究方向,和伙伴们一起研究、实践,形成《“变教为学”的实践研究》的专题研究,先后8次在《现代教育版》上发表文章;《任务驱动 变教为学——以“三角形内角和”教学为例》发表于核心期刊《教学月刊》,多篇文章获得市区一、二等奖。在成长的路上,有长辈、导师、教授点燃自己教学思考的热情,有同行、伙伴一起探讨、分享数学教学的点滴,代老师说自己何其幸运,找到了巨人的肩膀在何处,并继续攀登高峰。


遇学生——倾听花开的声音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的。”教育事业就是叶的事业,每一名教师就是一片绿叶。成长的过程中还有一群可爱的小伙伴,看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倾听花开的声音,代燕萍老师心中荡漾着说不出的喜悦。她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一个个美妙的心弦,就能带给他们无限欢乐就是代老师最大的快乐! 


编辑: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编辑部

审稿:刘显洋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https://img.jzlt100.com/uploads/files_user49/question/5ec64705177d8154134.png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北京各小学1-6年级期末真题试卷及解析 复习资料汇总!

咨询北京小学期中、期末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