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 你以为孩子在阅读?其实他在翻书!

点击领取>>>北京各小学1-6年级期末真题试卷及解析 复习资料汇总


果然不出我所料,一说要背字典,马上跳出来一堆指责我的家长。


我至今还记得,曾经在一个群里,一些家长对我要求学生背1-100的平方嗤之以鼻的情形,他们认为我这种机械教条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本无法体现出数学思想。(见<谁给你的勇气看不起计算能力?!>一文)


然而这帮家长压根意识不到,兴趣的培养完全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形式。所有学习的内容都是枯燥无味的,学习的本身就是令人厌恶的——这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成立的。所以能激发孩子兴趣的手段只能是学习中所采用的形式:比如你可以和孩子比着玩啊,可以自己做个网页游戏啊,你培养不出孩子的兴趣是你的问题关平方表什么事?


再说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培养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有数学的思想。


我的方法看起来low的的原因是我自己天赋一般般,所以走的都是最常规,最下苦功的办法,因此也具有最广泛的意义。真的有天赋的娃确实可以省略掉我的方法中的很多步骤,但是对大多数像我一样数学没什么天赋,只是想尽量考个高分的学生来说,那些笨办法其实是有普遍性的。


然而有些家长天天想的都是来个大力丸,今天吃了明天见效的那种,有那好事记得先介绍给我呗~


聪明的方法学不会,笨功夫又不肯下,所谓高不成低不就是也。之前我还说过,如果想锻炼孩子的基本计算能力,不妨随机挑两个手机号码相乘,也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去做过?


京剧院演出,打旗的龙套都得学个七八年,每天吊嗓子拉韧带,一天也不能落下;打乒乓球的每天练侧身练前三板;打篮球的每天练定点投篮,就问你枯不枯燥?怎么其他技能的基本功训练就能枯燥数学就不行呢?


当然,话只说给愿意听的人听,既然他们认为这种训练完全没有意义,这些道理我也懒得讲给他们听。


所以在写《你永远也学不好语文》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预料到要被吐槽。果不其然,有一些家长认为背字典纯粹浪费时间,语文更重要的是阅读量,然后通过大量阅读培养语感。




这句话对不对?




这句话理论上没毛病,一点毛病都没有。但是是一句没用的废话。




这句话的正确性就像把大象放进冰箱需要三步一样正确:首先拉开冰箱门;其次把大象放进去;最后关门。


问题是你怎么把大象放进去?


是啊,你怎么让孩子进行大量阅读呢?


有的家长说了:多读名著啊!


只能无奈地笑笑。


恕我直言,很多学生压根不是阅读,是在翻书而已。


所谓的翻书,就是翻过算数,根本不走心的那种。这本书的主人公叫什么?不知道;故事发生的年代?不知道;主要情节有哪些?不知道。


何止是一问三不知,简直是一问三十不知。


家长也不跟踪检查阅读效果,也从来不考孩子,只看孩子坐那里看书就当是在阅读,这除了糊弄你以外,也就糊弄鬼了。所以我把这种“阅读”称为翻书。


一次有效的阅读起码包含两个部分: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因为孩子的阅读你是要跟踪的,他看什么你起码得网上搜个简介吧?看完了以后你还得提问吧?当然这种提问你得装作聊天式的,不能是正襟危坐的那种,那样的话孩子的兴趣确实很容易倒掉。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儿子(闺女),看什么书呢?


XXXX


这书讲什么的?好看么?来来来,给爸爸(妈妈)讲讲。


你有这样做么?你问过孩子这书里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哪个么?印象最深的句子又是什么么?所以你对孩子的阅读能力到底掌握多少?


阅读还分精读和泛读,你有帮孩子蹚过雷么?你知道哪些书该精读哪些该泛读么?你自己能半天读完一本四百页的小说然后抓住梗概么?


什么都没做,什么也都不会,就妄谈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简直是可笑至极!


比如一部水浒,读下来一百单八将,人名、星宿、绰号能对的上几个?为什么林冲干掉陆谦和富安之后往东走?扈三娘和王英之间到底有没有感情?历史上的高俅蔡京到底都是什么样的人?


真的要把阅读练好是非常累的事情,然而翻书是非常快的。看书不过脑子那是业余爱好,阅读是职业行为,任何业余爱好一旦变成吃饭的家伙,没有不面目可憎的。你兴趣爱好打游戏和人家职业电竞玩家对待游戏那能是一回事么?


和数学一样,你以为最后有多少孩子能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当然可能能比数学多一点,但也就是半斤八两的水平。我也知道阅读能力提升语文水平自然就上去了,可提升阅读能力就好像怎么把大象放进冰箱那步一样困难。


背字典呢,看起来很low,但是可操作性很强,对家长要求也不高,也很容易检验,而且背一个字就有一个的效果,而且只要引导得当,也能培养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果培养不起兴趣,总比这种空泛的一句培养阅读能力要强的多。


好话三遍淡如水,这种行之有效的笨办法,看得上的就自行收走,看不上的就看不上吧,你们慢慢追求那些能激发孩子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吧,只是别太久,别等到孩子18岁那年的6月6日才找到就好。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由网站团队(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小学学习资料)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https://img.jzlt100.com/uploads/files_user49/question/5ec64705177d8154134.png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北京各小学1-6年级期末真题试卷及解析 复习资料汇总!

咨询北京小学期中、期末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