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领取>>>走美杯、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各年级初赛、决赛真题
很多孩子在做题时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看到一道题之后,就盯着这个题看,要么就是写了个数当答案,要么就是盯了半天空着,和家长说不会做。通常,这个时候,家长一般会跟孩子说:你动笔写啊,你得写过程啊。但是孩子就是不动笔,对于会做的题,就和家长说,你看我不用动笔也能算对啊;对于不会做的题,会和家长说不知道怎么动笔,不会做,但是有时候非常神奇的是,一看答案或者一听老师讲解之后,孩子立刻就明白会做了。
这种情况经常会弄的家长会困扰,因为也不知道孩子这道题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是哪出了问题。要说不会做,孩子看完答案立马就会做;要说会做,孩子就确实做不出来。这种问题的出现其实是来自于孩子从小养成的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直接口报答案。在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做的题目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多情况下,孩子不需要动笔,直接在脑中就能够把答案算出来。这时候的题目,很多都只需要算一步5+6=11就能出答案了,所以确实,做这种题目,孩子即便不动笔也能够把答案做出来。但这还不能算是这个问题的源泉,这个问题之所以出现的这么多,还有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是当孩子在低年级出现口报答案这种情况后,家长会觉得孩子很“聪明”,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用脑子想得越多,动笔动的越少,孩子就越聪明。这个想法没问题,但是,当家长在孩子低年级的时候,多次在孩子不动笔口算的时候都表扬孩子,就会让孩子认为这么做是对的,这么做就会被家长表扬,而且最关键的,需要动笔就是比较“笨”的行为。那这样长此以往,孩子就不愿意动笔,后续就会发展为不会动笔了。
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家长来说,如果想今后根本性的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从源头掐死。从孩子第一天做数学题开始,就不要过度表扬孩子的口算能力。计算是可以口算的,比如17+75,孩子要是不愿意列算式,想口算,可以,前提是能算对。但是除了计算之外的所有题目,都要要求孩子必须列算式,如果孩子不听家长的,那就去尝试和老师沟通,或者给孩子一些好处和鼓励。在这那就顺带多说一句,如果大家发现孩子的老师上课就不写过程,那就趁早换个老师吧。
我们在做中学的一些难题的时候,相信大家都还有印象,后面的大题,大部分都不是一问,都是三问,这三问之间通常都是递进的,即第一问的答案对于孩子做第二问是有帮助的,以此类推。这样的话,孩子的目标就很明确,我要想求出第三问的C,我需要先求出第一问的A,再求出第二问的B,最后就能求出C了。相信泽哥,如果这种题只让孩子求C,不给第一问和第二问,这对于孩子来说,难度会直线上升。这种三问的设计,从教学上来说,通常被称为“搭梯子”。
但是,小学的题目,通常就只有一问,求C。所以没有了前面两问的“搭梯子”,孩子确实会出现不知道如何入手的情况。处理这种问题的本质,是要先让孩子意识到光想是没有用的。
孩子做题,有一种很普遍的想法。那就是这个题我即便没办法口算出答案,我也要能看出这个题每一步都怎么做,直至看出答案到底是怎么求出来的,再动笔再做。但是,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题目来说,孩子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让孩子意识到:不要追求一眼看出来这个题怎么做,而是要看出来这个题通过已经条件能够求出什么题里没出现的东西。也就是“一步一步来做”。而作为家长,不仅要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而是要鼓励孩子做这件事。题目没做出来没关系,只要能求出题里没出现的内容,就是好样儿的。也就是,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求出A,求出B,继而求出C。但是,即便孩子意识到了,家长也这么说的,由于孩子自身的能力的欠缺,有时候孩子也是很难完成第一步求A的过程。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多费些力气了。家长需要自己先会这个题的做法,然后帮孩子把这个“梯子”搭好,也就是说,需要由家长给写出前两问让孩子来做。如果孩子还是做不出来,那确实说明这个题的难度对于孩子来说太大了,可以暂时放弃,不对孩子有太高要求。如果孩子能够通过家长搭的“梯子”把这道题做出来,那家长可以慢慢的持续这个过程,毕竟对于大部分的题目,无非就是a×b=c这三个量中已知两个求出另外一个。孩子做多了之后,自己就会慢慢有感觉,一定是会有帮助的。孩子做题不动笔这件事,确实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但解决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不是说通过家长多督促就能起到效果的。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知道自己问题在哪,而是自己不能或者不会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就需要帮助孩子找到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据在哪里,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不着急慢慢来,总有办法能够帮孩子解决。需要帮孩子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个,也是泽哥后续会尽量帮助大家的地方。虽然不能说帮大家解决所有孩子身上的问题,但至少有些孩子比较有共性的问题,之前见得多了,还是会有些办法。只不过,对于一些落地的细则,例如怎么能让孩子听话这种问题上,还是得靠家长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了。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走美杯、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各年级初赛、决赛真题
咨询走美杯、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