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2018年海淀区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点击领取>>>235套真题!北京高一到高三上学期各科期中试卷下载!含答案

北京海淀区高一(下)期中

                      2018.4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2)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3)问之,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        。(《师说》)

 (4)“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东船西舫悄无言,

                ”,从侧面写出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艺;杜甫在《咏怀古迹》中用“画图省识东风面                 写昭君的身世遭际和只有魂魄能在月夜归来的悲戚与无奈;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愁空山”,渲染蜀山环境的凄凉,读之使

人更觉蜀道之难。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8题。

(一)劝学

    君子日: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政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明而行无过矣

    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登高而招,臂非长也,而见者远

    邻国之民不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天下之士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

    合从缔交,相与为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冰,水为之,而寒    始皇既没,余威震殊俗

  B.吾尝终思矣    弃甲曳兵

  C.积土成山,风雨兴    用亡郑以陪邻

  D.非蛇鳝穴无可寄托者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

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勉学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

    有客难主人日:“吾见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日:“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关于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于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尊贤容众,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日:“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老而弥,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十七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有改动)

    【注释】①札:铠甲上的金属叶片。②不胜衣:谦恭退让的样子。③棁 zhuō:梁上的短柱。④坎(n):困顿,不得志。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    惕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B.千户县,不必理其民    宰:主管

  C.人生小幼,精神专利    专利:专注敏锐

  D.魏武老而弥    笃:诚实

6.“齿弊舌存”是一个成语,出自《老子》:“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 刚耶?”,请你据此及文本推断这个成语的意思。(2分)

7.下列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

    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士大夫以涉足农业、商业为耻

  B.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

    怎么可以说经过雕刻的木石就胜过未经琢磨的金玉呢

  C.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

    所以只能做被人嘲笑辱骂的一介武夫或庸常小吏,的确是有原因的

  D.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一直到今天,每隔十年温习一次,仍然没有遗忘

8.子的《劝学》和颜之推的《勉学》都劝勉入学习,都写到了学习的价值意义、方法态度,请分别加以概括。(6分)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感遇①                  感遇

             陈子昂                     张九龄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岁华尽摇落,芳意竞何成。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①本诗为陈子昂被解职归隐田园后所作。②本诗为张九龄被贬荆州后所作。

9.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两首诗继承了《楚辞》借香草比拟高洁情怀的手法,以兰草、杜若、桂花象征诗人的美德与才华。

  B.陈诗第三四句中,“空”突出了树林的空阔幽寂,“冒”写出了花草的纷披繁盛,遣词用字   非常巧妙。

  C.张诗前四句咏物,第五句用“谁知”发问,引出了以兰桂为同调的隐逸之士,诗情因之而 起波澜。

  D.这两首诗都善用叠字摹写事物、表达情感,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也使诗歌音调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10.这两首同题诗歌,借花草树木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四、本大题共8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11-18题。

材料一

    一直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史蒂芬·霍金走了,媒体关于他的报道铺天盖地,当我读到霍金说过的两段话时,深有感触,我决定写点什么。

    在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时,霍金说:“我们现在正在接近全球变暖不可逆转的临界点。特朗普的决定可能把地球推过这个临界点,让地球变得像金星一样,温度达到250度,天上下硫酸雨。”“否认气候变化的有关证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会给我们美丽的星球造成本可以避免的环境破坏,危害自然环境、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

    读完这两段话,我心情很沉重。一个身患绝症,在轮椅上坐了50年的人,一个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的人,连续向世人敲响振聋发的警钟。

    除了抨击特朗普的决定之外,霍金还在一次专访中透露了对人类未来的悲观态度。

    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我们已经历了多次生死关的事件。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人类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没有迹象显示争端在减少,军用技术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发展只会让这种情况更加灾难化。人类生存的最大希望可能只有在太空建立新的据点。”

    霍金有一颗光明心。他看透了人类自私和贪婪的嘴脸,他对此有着切肤之痛。这是霍金的圣贤之处。

    圣人之心都是光明心,是“万物一体”之心。

    为什么说我们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呢?譬如,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掉井里了,我们会揪心。这就说明,我们的心和孩子是一体的。否则,孩子掉井里,我的心怎么会痛呢?

    霍金作为一名残疾人,他的身体早已没有知觉,但是他的心却是活泼泼的。在近几年里,霍金多次在媒体上“疾呼”“呐喊”,警告人类的危险!这是霍金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与人类、与地球的“万物一体”。我略微感到惋惜的是,霍金在解决人类的问题时,选择了“向外求”。这一点和中国古代圣贤的“向内求”有所不同。

    孔子、王阳明这些古代圣贤在面对人的贪欲时,尖锐地指出了人心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智慧教化扶持世道人心。他们是智者,更是行者。阳明先生说:“我知道人们身上的病痛,所以心中彷徨。如果真有同道支持我,匡正我,共同努力,使得良知之学彰明于天下,使得天下之人都能致其良知,互相帮助,互相存养,除去自私自利的弊病,洗去诋毁、妒、好胜、愤懑、倾、贪婪的习气,就可以实现天下大同了。

    无论是霍金的“仰望星空”,还是王阳明的“致良知”、“万物一体”,都是在为人类思考和谋求更幸福的未来,这是作为科学家的霍金与作为哲学家的王阳明的共同之处。

    世界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站在“和”的视角就是站在万物一体的视角,把天地万物当作是自己的一部分,也就是用一种全球视角来思考问题。我想,这正是我们国家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思想渊源吧。

    (选自《霍金:轮椅上的圣贤》,有删节)

11.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振聋发“聩”读作kuì  意思是“聋”

    B.生死关:“攸”读作yōu  意思是“所”

    C.妒:“嫉”读作jì  意思是“憎恨”

    D.轧:“轧”读作yà  意思是“排挤”

12.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霍金一直在探索宇宙奥秘,忧心人类的前途命运,他对人类的未来持悲观态度。

    B.“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喻指人类不能将命运系在一个星球上。

    C.“他们是智者,更是行者”意在赞扬孔子、王阳明等先贤指出了“人心的问题”。

    D.霍金的“切肤之痛”与王阳明的“身上的病痛”从本质上来说是相近的。

13.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万物一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认为霍金、子、王阳明都拥有圣人之心,也是“万物一体”之心。

    B.人们能对别人经受的苦难产生感同身受的忧虑,就是“万物一体”的表现。

    C.“万物一体”是国家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渊源之一。

    D.比较霍金和中国先贤,作者发现只有“万物一体”的思想才能够拯救人类。

14.作者说霍金“有一颗光明心”,请根据意分条概括霍金“光明心”的具体表现。(4分)

 

材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呵护人类“共存”的地球家园,树立世界“共荣”的发展理念,建立全球“共赢”的合作机制。

    “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

办?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    ,呵护人类“共存”的地球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

球,地球是人类“共存”的物理家园。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呵护人类“共存”的地球家园。时代越发展,越是要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无论是从传统走向现代中的“古今中西”问题,还是影响世界繁荣稳定的“东西南北”问题,其核心都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即如何在有节制“物质变换”的同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共建共享“美丽地球”;如何在各自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整体的可持续性,共建共享繁荣稳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    ,树立世界“共荣”的发展理念。历史学家汤因比曾

指出,“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这种独特思维方法,即“天人合一,允执厥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克服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实现同样的愿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才会好。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为中国谋,也是为世界谋、为天下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和体现人类发展的价值共识,有助于超越“单边主义”和“零和博弈”思维,以新理念实现世界共荣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    ,建立全球“共赢”的合作机制。面对复杂的国际形

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各国通过协商对话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新型合作关系,建立全球“共赢”的合作机制。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就是推动建设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全球机制”,旨在解决全球问题,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而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自贸区、博鳌亚洲论坛、亚太经合组织、南南合作等,就是为双边多边合作发挥“黏合剂”作用,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打造“共赢”发展的“双引擎”。

    (选自刘占虎《从“天下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15.将以下三个成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正解的顺序是(3分)

  A.同舟共济    B.和衷共济    C.休戚与共

16.根据材料二,下列做法不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项是(2分)

    A.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机制出现,国家在相互依存中应对国际危机,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B.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C.两年来,亚投行参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达24个,涉及中国、阿曼、巴基斯坦、印度等12个国家,贷款总额超过42亿美元。

    D.迄今,中国同8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协议,投资已超过500亿美元,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

17.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实现整体的可持续性,呵护人类“共存”的地球家园。

    B.将谋求中国发展与实现世界发展结合起来,克服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实现“共荣”。

    C.协调国际社会关系,促进多边谈判,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争端。

    D.建立全球“共赢”的合作机制,通过协商对话使世界各国形成更加紧密的新型合作关系。

18.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简述霍金与中国古往今来的思想家、政治家为谋求人类幸福未来提出的举措。(4分)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9-23题。

陈忠实

    夜里落了一层雪,天明时又放晴了,一片乌蓝的天。河岸边柳树的枝条冻僵了,在清晨凛冽的寒风中抖抖索索地颤。河滩显得格外开阔,一弯细流,在沙滩上恣意流淌,时宽时窄,时紧时慢。河面上有一座小桥,木板搭成的。

    一位中年男人,手握一把笤帚,弯着腰,一下一下扫着,扫得木板上不留一星雪粒。然后他丢下笤帚,双手抓住木板,使劲摇摇,断定两头都很稳当后,才松了手。

    天色大亮了,乌蓝的天变得蓝茵茵的了,天空晴朗洁净,太阳该出山了。

    河北岸,堤坝上冒出一个戴着绒帽子的脑袋。那人推着一辆自行车,走下河堤,走过沙滩,踏上木板桥,小心地推着车子,谨慎地挪着双脚,踏上南岸沙地时,他轻舒了一口气,准备跨上车子赶路。

    “慢——”他上前两步,站在自行车前头。

    那人抬起头,不无惊疑地问:“做什么?”

    “往这儿瞅——”他不慌不忙,指着桥头立着的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一行醒目的字:过桥收费壹毛。

    那人一看,立时泛起一缕愠怒之色:“过河……怎么还要钱?”

    “过河不要钱,过桥要钱。你过的是桥。”他把该强调的关键词都强调了一下,语气却很平静,显得耐心十足。

    那人脸上泛出不屑于纠缠的卑夷神色,从口袋里摸出一毛票儿,塞到他手里,鼻腔里“哼”了一下,跨上车子走了。

    凡是掏腰包的人,大都是这种模样,这号神气。他经得多了,不生气也不在乎。他回过头,看见河北岸,又有一群男女踽踽走来,七八个人正拽拽扯扯走上桥头。

    他叫王林,小河南岸王村人。他的正经营生是在沙滩上采掘砂石,可当他发现村里有几户人家相继竖起二层楼房时,他觉得自己挣钱的方式太笨拙、太缓慢了,尤其是听到那些人不光彩的发财传闻后,他简直妒火中烧了。

    他发誓要找到一个方便快捷的生财之道。想啊谋啊!终于把眼睛死死地盯到了小河上。他把半瓶劣质烧酒灌下喉咙后,就扛起马架下到刺骨的河水里,架起了这座小桥。

    太阳已经升上了碧蓝的天空,王林的老婆手里提着竹篮给他送饭来了。他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把钱,搁在她脚前的沙地上:“整一下,拿回去。”

    他坐在一块河石上,掰开一个热馍,一边吃,一边看她专心用意数钱,心里涌起一股男子汉的自豪。

    “这下发财哆!”

    一个又冷又重的声音,惊得两口子同时扬起头来,发现面前站着他的老丈人。

    “我的脸,给你们丢尽了!”老汉撅着下巴上稀稀啦啦的山羊胡须,“收过,—_橱卜一费——!哼!”

    还没等王林开口,她已经说了:“收过桥费又怎么了?”

    “你不听人家怎么骂哩:土匪,贼娃子!八代祖宗也贴上了!”老汉捏着烟袋的手在抖。他被乡党们损得受不了了,气恨地训斥着,“这小河一带,自古至今,冬天搭桥,谁见过谁收费来?你们也不想想,怎么拉得下脸来?”

    “有啥拉下拉不下脸的!俺们搭桥受了苦,挨了冻,贴赔了木板,旁人白过桥就要脸了吗?谁不想掏钱,就去河里过,我们也没拉他过桥。

    女儿振振有词,老汉被顶得回不上话来,他抢前两步,抓住那写着“过桥收费壹毛”的木牌,“噌”地一下拔了起来,一扬手,扔到了河里。他和她慢了一步,没挡住,看着那木牌随着流水,穿过板桥,飘悠悠地流走了。

    河道里的风好冷啊!王林缩着脖子,一个人在沙地上踱着步。他感觉河两岸的人都成了他的敌人!他们把一毛钱的经济损失用尽可能恶毒的咒骂兑换回去了。他烦躁而又气恨,,却又无处发泄。

    一个倒霉鬼自投罗网来了。

    来人叫王文涛,王林自小的伙伴,现在是乡政府跑腿的小干事。

    他来到桥头,并不过桥,怨怨艾艾地说:“王林哥,你发财,让我坐蜡!你真……没良心呀!”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王林。

    王林好奇地接过信,从头至尾读下来。一读完,就仰起脖子,哈哈大笑起来。

    在王林架这座木板桥时,王文涛给市里报社写过一篇稿子,名叫《连心桥》,生动地记述了他架桥的经过,激情洋溢地赞扬他舍己为人的崇高风格;末了归结为“富裕了的农民的精神追求”等等。现在,报社来信追查,说群众反映有人借桥骗钱,要他澄清《连心桥》所写的事实有无编造。

    “怎么办呢?”王文涛被他笑得发窘了,“你挣钱,我检讨,你还笑……”

    王林不无嘲讽地说:“给老哥说说,你写的表扬老哥架桥的稿子,挣得多少钱?”

    王文涛腾地红了脸,支吾说:“写稿嘛!主要是为党报反映情况……做党的宣传员……”

    王林听了连连摆手,“我搭桥就是想挣钱,我把牌子撑在桥头,明码标价……老哥不像你,想挣钱还怕羞了口,丢了面子!

    王文涛被损得脸红耳赤,又不甘服下这歪理,“总不能说人都是爱钱不要脸吧?总还有很多……”

    “谁爱钱要脸呢?我怎么一个也没见到?”王林打断王文涛的话,赌气地说,“你为挣稿费,瞎写一通,这回惹下麻烦了。你爱钱要脸吗?

    “再说咱们村那些盖起洋楼的阔佬儿吧,要脸吗?先说西头那家,在县物资局干事,就这么一点权力,两层楼房的楼板、砖头、门窗,全是旁人免费给送到家里。村中间那家怎么样?男人在西安一家工厂当基建科长,把两幢家属楼包给了一家建筑队。这家建筑队给他盖起这幢二层洋楼,包工包料,一分不取。你说,这号人爱钱要脸吗?

    “可你给报上写的那篇《王村庄稼人住上了小洋楼》的文章,怎么瞎吹的呢?你没听到咱村的人怎么骂你?

    一个回马枪,又一串连珠炮,直打得王文涛有口难辩,十分尴尬。

    “好老哥,你还是给老弟帮忙出个主意吧——”王文涛根本不计较他发的牢骚,“你说,老弟该怎么给报社回答呢?

    “要不你就把责任全推到我头上。你就说,我当初架桥的目的跟你写的一样,后来思想变坏了,爱钱不要脸了。

    王文涛摇摇头,试探着说:“老哥,我有个想法,说出来供你参考,你是不是可以停止……收过桥费?

    “门都没有!”王林一口回绝。

    “是这样——”王文涛还不死心,继续说,“乡长也接到了报社转来的群众来信,让你停止收费,是乡长的意思……”

    王林一听是乡长,反而更火了,“乡长也是个爱钱不要脸的货!我早听人说过他爪子长指甲残,让他来找我吧!我全把他那些七长八短的事端出来亮给他,叫他吃不了兜着走……”

    王文涛再没吭声,铁青着脸,眼里混合着失望、为难和羞愧之色,转身走了。

    王林瞧着王文涛走上河堤,在秃枝的柳林里缓缓走去,缩着脖子。他心里微微一动,忽然可怜起这位兄弟来了。听说他写《连心桥》时,熬了两个晚上,写了改了好几遍,不过挣下十来八块稿费,临了还要被追究。

    他颓然地坐在那块石头上,瞅着河水,忽然想哭。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想放开喉咙嚎啕大哭几声……

19.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雪后天晴,天气寒冷,这样的环境描写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为表现主题渲染了气氛。

    B.王林跳入刺骨的河水搭桥,在凛冽的寒风中扫雪等内容,写出了他为挣钱而不顾一切的贪婪。

    C.“架桥…t投稿”这两部分插叙的内容,既呼应了故事的情节,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D.王林痛骂以不正当手段致富的人和罔顾事实的稿件,反映了人民对以权谋私和弄虚作假的痛恨。

20.作品结尾写王林“忽然想哭”,可又“说不清为什么”。你认为王林为什么“忽然想哭”?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回答。(4分)

21.小说在写王文涛出场时,为什么把他说成是一个“自投罗网”的“倒霉鬼”?(4分)

22.在这篇小说中,王林夫妇在小河上架起板桥生财。“桥”是作者精心选择的意象,请分析它在作品中的含义。(6分)

23.这篇小说颇具特色,请从以下几个角度中任选其一,结合文本内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8分)

角度一:人物语言  

角度二:肖像描写  

角度三:方言土语的使用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1 5分。

24.写作(15分)

  请从下面①②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300字左右。

  ①有人说,阅读小说是“在他人的经历中体会和感悟人生,然后让那些思考来指导自己的人 生”。请结合《老人与海》或《呐喊》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请从《红楼梦》或《欧也妮·葛朗台》选择一个人物,以“他(她)这个人啊”为题,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阅读感受。要求:结合原著内容。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学易语文精品课程


图片

我们有专属微信资料群,不定期推送学习资料、知识点归纳、每日一练、

各专项训练的练习题、期中、期末、以及往年真题试卷等,

添加微信请注明来源,可邀请进群

 

 

语文试题答案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唯见江心秋月白 环珮空归夜月魂 又闻子规啼夜月

(本题共8分。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2B2分)(A.“知”通“智”/知道B.C.到达/招纳D.专一/一体)

3.B2分)(A./到B.表修饰C.兼词“于此”/哪里D./代指“兵器”

4.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差别,他们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共4分,关键点:“生”译为“本性”1分,“非异”译为“没有差别”或“没有什么不同”1分,“假”译为“借助”1分,句子通顺没有语病得1分。

5.D3分)(笃:专一

6.“齿弊舌存”的意思是刚者易折,柔者难毁。(或,牙齿因为刚强而变得破弊,舌头因为柔软而完好地保存了下来。)2分)

7.C(3分)(因此被武人俗吏们共同讥谤,确实是由于上述的原因吧

8.本题共6分,每文3分,其中学习意义和价值1.5分,学习态度与方法1.5分。意思对即可,允许学生有其它合理答案。

答案要点:

《劝学》谈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是: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尤其提到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1.5分,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弥补不足,每个要点0.5分)。《劝学》谈到学习的正确态度与方法是:不断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1.5分,积累、坚持、专一,每个要点0.5分)。

《勉学》谈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是: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学习是文士的事业。读书学问,可以让人开心明目,并且有利于行事(利于行)。学习不仅让人“能言之”,而且让人“能行之”(1.5分)。《勉学》谈到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是:注意早教,不要失去精神专注敏锐的大好时机。如果盛年时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晚年也应该坚持学习,不可自暴自弃。应当始终坚持学习,孜孜不倦。(1.5分,早学、晚学、始终学,每个要点0.5分)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9.B3分

10.本题共6分,每诗3分,能分析出花草的特点1分;能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1分;能够准确体会作者的情感1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

陈诗前四句用“何青青”“空林色”“冒紫茎”等写出了春夏之际兰若繁盛秀丽超群的风姿,后四句则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写出秋日里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表现出作者年华流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3分)

张诗前四句用“葳蕤”“皎洁”写出春兰秋桂的茂盛芳香,勃勃生机,五六句写出“林栖者”对兰桂的欣赏,最后两句“本心”“何求”点出诗歌主旨:一草一木皆有自己的本性,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表现出诗人清高孤傲、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3分)

四、本大题共8小题,共21分。

11.C(2分)(“嫉”读作jí  意思是“忌妒”)

12.C(2分)(“他们是智者,更是行者”意在赞扬孔子、王阳明等不仅尖锐地指出了人心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智慧教化扶持世道人心。

13.D(2分)(文中无据)

14.答案要点:①身患绝症、全身瘫痪的霍金始终忧虑人类命运警告人类的错误行为(或抨击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行为);霍金认识到人类自私贪婪可能带来的灾难为此感到痛苦,提出在太空建立新的据点。(共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学生若有其它答案,如“霍金一直在探索宇宙奥秘”等,也可酌情给分)

15. C  B  A   (3分,每项1分)

16.B(2

17.C (2)

18.答案要点:①霍金向外求提出人类在地球资源耗尽之前在太空建立新的据点;王阳明等古圣贤“向内求”,号召天下人都能致其良知,互相帮助,除人心之弊,实现天下大同;③当今中国领导人面对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方案(共4分,答对一个要点得1答对三个要点得4分)

五、 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9. B(3分)

20.答案要点:①过桥人不愿意交费,付费后对他鄙夷不屑,恶毒咒骂;②他觉得自己挣钱的方式笨拙缓慢,有些人却不劳而获,快速发财;③老丈人嫌他收过桥费给自己丢脸,拔掉收费牌扔到了河里;④他收过桥费让自己的伙伴因误解而被追究,还要受自己的挖苦、贬损。(共4分,答对一个要点得1答对三个要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学生若有其它合理答案,也要给分

21.答案要点:①王林因收过桥费被老丈人一通教训,再加上传来的闲言碎语,让他烦躁气恨,又无处发泄。正在这时王文涛来找他商量停止收费的事,所以说是“自投罗网”。②王林修桥为的是收费,可王文涛却主动写稿赞扬他的崇高风格、精神追求,最终因编造事实被报社追究,来找王林商量又被贬损,所以说是“倒霉鬼”。(共4分,每个要点2意思对即可

22.答案要点:①桥架在河面上,方便行人通过;②桥应架在过河人和架桥人之间,获得彼此理解;③桥还应架在政府、干部和老百姓之间,成为真正的“连心桥”。(共6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23.本题共8分,有自己的观点1分,能从原文中找出恰当的例子2分,能结合例子进行赏析且阐述充分,5分。

    提示:

角度一(人物语言):

1)王林回应中年男人“过河要钱”的质疑时,指出他过的是“桥”不是“河”,重音突出,从容不迫。

2)王林老丈人教训他们“过河要钱”,反复强调“脸面被丢尽了”,把脸面看得重于一切。

3)王林痛斥村里两户人家和乡长财路不光彩时,理直气壮;批评王文涛写稿子不顾事实时,义正辞严。

角度二(肖像描写

1)对王林老丈人的肖像描写:“撅着下巴上稀稀拉拉的山羊胡须”“捏着烟袋的手在抖”两处肖像描写,细致刻画了一个把尊严看得重于一切,遭人贬损后而异常气愤的老汉形象

2)王文涛被王林批评时的肖像描写:“腾的红了脸”“脸红耳赤”“铁青着脸”几处肖像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王文涛在遭到王林嘲讽和严辞拒绝后,内心自觉理亏的尴尬和羞愧。

角度三(方言土语的使用):

“乡党”“贼娃子”“坐蜡”“回马枪”“连珠炮”“门都没有”“爪子长”“指甲残”等,形象生动,真实可感,凸显人物形象,也使作品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24.写作(15分)

一类卷(11—15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610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5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专业,农民要计量耕稼,商人讨论货财,工匠精造器用,要专注于方法技术,武士要练习骑马射箭,文士研究议论经书。如今常看到士大夫耻于涉足农商,羞于从事工技,射箭无法穿透铠甲上的叶子提笔则只会写自己的姓名整日饱食醉酒,恍惚空虚,无所事事。有的凭家世余荫,弄到一官半职,就自感满足,全然忘了学习,遇到吉凶大事,谈论得失,就昏昏然张口结舌,像坐在云雾之中。遇到公家或私人集会宴欢,谈古赋诗,只是沉默低头,打呵欠伸懒腰。

有位客人诘难我说:“我看见学贯古今,文武双全的人,却没有官禄爵位,妻子儿女饥寒交迫,类似这样的事数不胜数,学习又怎么值得崇尚呢?”我回答说:“人的命运坎坷或者通达,就好像金玉木石;钻研学问掌握本领就好像琢磨与雕刻的手艺。琢磨过的金玉之所以光亮好看,是因为金玉本身是美物;一截木头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我们怎么能说雕刻过的木石胜过尚未琢磨过的宝玉呢?同样,我们不能将有学问的贫贱之士与没有学问的富贵之人相比。

所以要读书做学问,本意在于启发心智、拓展认识,以有利于做实事。不懂得奉养双亲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探知父母的心意,顺受父母的脸色,和声下气,于是谨慎戒惧,起而照办。不懂得服侍君主的,要他看到古人的守职不越权,见到危难不惜生命,于是凄恻自忠,要想效法。一贯暴悍的,要他看到古人的小心贬抑自己,明白齿弊舌存的道理,待人宽容,尊贤荣众,以此让他们疲倦沮丧,甚至连穿衣服的力气都没有了。一贯怯懦的,要他看到古人不受世事迁累、听任命运支配态度,坚强正直,于是勃然奋力,不可慑服。这样历数下去,百行无不如此。世人读书的,往往只能说到,不能做到,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上判断一件诉讼,不一定弄得清事理;治理千户小县,不一定管得好百姓;问他造屋,不一定知道楣是横而是竖;问他耕田,不一定知道稷是早而黍是迟;整日吟咏歌唱,谈笑戏谑写诗作赋生活悠闲,除了平添荒诞之事外,处理军国大事,一点没有用处因此被武人俗吏们共同讥谤,确是由于上述的原因吧!

人在年幼时,精神专一而敏锐,长大之后,思虑容易涣散,所以必须早教,不要错过机会。我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直到今天,十年复习一次,仍然没有遗忘。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废弃放置了一个月,便荒废了,然而每个人都有困难坎坷的时期,壮年时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仍然应该在晚年学,不可以自暴自弃。孔子就说过:“五十岁来学《易》经可以没有大过失了。”曹操年老而更专心致志,这是从小学习到老年仍不厌倦。曾参十七岁才学,而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岁才来游学,还成为儒家大师;这都是早年迷糊而晚年醒悟。世上人到二三十岁婚冠之年没有学,就自以为太晚了,因循保守而失学,也太愚蠢了。幼年好好学习的人,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时好好学习的人,像在夜里拿着火把走路,比闭上眼睛而一无所见的人强多了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图片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北京高一到高三上学期各科期中试卷下载!含答案

咨询北京各区高中、高考相关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