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课内文言文基础题复习
点击领取>>>北京各学校高一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合格性考试试卷
一、课内古文考查(单选题 29 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
A.贰(èr)臣 千乘 (shèng) 之国 愿为小相(xiàng) 哂(shěn)之
B.胡龁(hé) 觳(hú)觫(shù) 褊(piān)小 狭小 舍瑟(sè)而作
C.饥馑(jǐn) 以俟(sì)君子 刀俎(zǔ) 善(shàn)刀藏之
D.铿(kēng)尔 怵(chù)然 冠 (guàn) 者五六人 三子者之撰(zhuàn)
2.下列句子中全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技盖至此乎 是罔民也==网===陷害百姓
盖===盍==怎么
盍====①何 ②何不===盖亦反其本矣==盍,何不==为什么
盍亦各言尔志?====何不==为什么不
B.莫春者 距关,勿内诸侯==拒===把守 纳==接纳
暮
莫而归==傍晚回去
C.比及三年 拔剑起舞
D.毋吾以也 鼓瑟希==稀疏
以===已===停止==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说话了
以==用====不用我
以====已==已经===日以尽矣==太阳已经落山了
民以弊矣==民众已经疲倦了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公西华侍坐 侍:侍奉 如或知尔 知:了解
B.居则曰 居:闲居、平时 若不阙秦 阙:使秦受损
C.族庖月更刀 更:更换 发政施仁 发:发布
D.申之以孝悌 申:申请===申诫 若入前为寿 若:如果===你
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率尔而对曰 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吾与点也 与:赞成
形容词+尔====····的样子 莞尔而笑
与==赞成
归附,依附
帮助
对付==韩信易与耳==韩信容易对付
参与
C.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才能
戮力攻秦 戮力:杀戮===合力
C.又欲肆其西封 封:封地 ==边界 鄙==越国以鄙远 彼节者有间 间:空隙===四声
D.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疾:使…生病==痛恨 方千里者九 方:正当==方圆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正当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乎==于======比
B.因之以饥馑 毋吾以也===通假字==通已===停止==不要因为我···而不说话
因==接续
接着将饥荒加之其上
C.如或知尔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如果
D.如或知尔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也
有的人
或==有的人 有时==或棹孤舟==有的时候乘船出去
6.下列句中的“尔”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子路率尔而对曰
C.鼓瑟希,铿尔 D.夫子莞尔而笑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求也为之,比及三年 ===治理
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理
③如其礼乐,以俟==等到==君子 ====至于
④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8. 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因为
A.树之以桑 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如其礼乐,以(之)俟君子====把礼乐(留着)等待贤人君子======敢以(之)烦执事====怎样 拿郑国 烦扰您呢?
互文==不要因为外物和自己得失而悲喜
为
为(我)击破沛公军
为(赵王)一击缶
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活用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
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古代礼服 古代礼帽=====名词作为动词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 名词化==小相
C.风乎舞雩,咏而====修饰关系===归 ===名词动词化==吹风
D.范曾数目项王===shuo===屡次,多次==用眼睛看==名词动词化了
10、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居则曰:“不吾知也。”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不我欺也
子不我思
莫之能御==莫能御之
B.大王来何操
疑问句 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或者介词宾语)==宾语提前了
何操==操何
太师谁撞==太师撞谁
C.异乎(于)三子者之撰 ====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和三个人的才能不太一样
状语后置句==跟 于 以 有关系
动词+于(以)+名词
形容词+于+名词==美于徐公
但是于 还可以表示被动
不拘于时==被动句
D.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何伤==伤何==妨碍什么呢?==宾前
何以
何为
奚以
11.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比及三年 比:比较
C.以俟君子 俟:等待 D.鼓瑟希 鼓:弹奏
1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编年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史记==纪传体的通史
其他的二十三史==纪传体的断代史
国别体==战国策 国别体
纪事本末体==是按照事件来撰写的
编年体===春秋 左传 资治通鉴
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史记》分“书”、“表”、“本纪”、“世家”、“列传”五种体例。作者司马迁,西汉人。
13.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事:对人的敬称,此代指秦伯。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东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
C.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D.失其所与,不知 所与:结盟===所+动词==名词短语===结盟的人==盟友
1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张良出,要项伯
C.失其所与,不知 D.砉xu然向==响===然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既:既然====已经,····之后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 晋军函陵 (驻扎军队)
B.何厌之有 (厌倦==满足) 焉用亡郑以陪邻 (增加)
C.因人之力而敝之 (损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地位低下===如果没有)
微子,太守不自知己过也==如果没有 微斯人==如果没有
微言大义===精妙的意思
D.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认为==把···作为)
17.下列各句中的“焉”与例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构造防御工事--焉---语气词
焉==兼词==于此==风雨兴焉
A.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焉==兼词==于何==在哪里
B.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何==从哪里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在哪里
D.闻庖丁言,得养生焉==语气词
焉 放在动宾结构后面==一般是语气词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动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你,代词)==如果
B.范增说项羽曰(劝说,动词)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动词)
C.辞曰:“臣之==取独=壮也,犹不如人”(告辞,动词)==推辞
不辞辛苦(推卸,动词)
D. 越国以鄙远(卑鄙,形容词)==边境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形容词)
19.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百姓之不见保(爱护)
不受爱护 不被爱护==被动句
见+动词===①表示被动====见诛 被诛杀 见欺 被欺骗
②表示动作对象 我====恐老贼见疑===怀疑我 请您见谅===原谅我 让您见笑了==笑话我
A.夫晋,何厌之有 沛公安在====宾前===在安 在哪里
何···之有==何罪之有
B.然则一羽之不举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
一羽之不举===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
C.唯命是从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宾语前置===唯从命==唯马首是瞻 唯利是图等等
夫子之谓也===谓夫子也=说的就是夫子呀
尧舜之谓也==说的就是尧舜呀
此之谓==谓此也==说的就是这啊
D.吾属今为之虏矣 若属皆且为所虏
2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
C.烛之武说服秦伯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对晋丝毫没放在心上,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衅(xìn)钟 舞雩(yǔ) 忖度(cǔn duó) 彼恶(è)知之
B.供(ɡōnɡ) 养 便嬖(biàn bì) 赴诉(sù) 弃甲曳(yè) 兵
C.商贾(ɡǔ) 饿莩(piǎo) 放辟(pì) 邪侈(chǐ)
D.赡 (zhān) 养 衣(yì) 帛 庠 (xiánɡ) 序 孝悌(tì)
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本来
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本来
B.①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用==以+名词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来++动 以 动
C.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对
②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和
D.①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转折
②莅中国而抚四夷 并列关系
24.下列句中翻译和解释字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让:谦让==责备==不必回避小的责备
——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谦让。
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举:尽。
——杀人像是怕不能杀尽,给人用刑像是怕不能用尽。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及:推及、推广。
——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孩子,从而推广
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
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缘:攀援。
——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25. 与“甚矣,汝之不惠”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 甚矣==很严重呀
感叹句 一般都是主谓倒装句
贤哉==回也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夫子之说君子 可惜说的不对啊
野哉由也==子路啊 你很粗野啊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莫能御之==宾前
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百姓之谓我爱也 宜乎==是应该的呀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状语后置句
D.是乃仁术也====判断句
26.对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因:就、于是。
B.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辟:开辟==不正,侈:奢侈。
不遵守礼法规矩
C.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制:规定。
D.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赡:足。
27.通假字判断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采:通“彩”,“色彩”。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弃,违背。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黑白相间。
D.为之踌躇满志 踌躇:不是通假字,忧愁的样子。
28.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B.若是其甚与 ==难道有这么严重
其 若是,孰能御之=======若是,其孰能御之==反问语气
其-----与(欤)
其 可怪也 欤==表示推测语气或者反问语气==难道值得令人奇怪吗
C.盖亦反其本矣!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盍==何不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然后驱而之善
到 向善==之=追求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咨询北京各区高中、高考相关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