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下文学文化常识(详解)

点击领取>>>北京小学1-6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单元知识点汇总

2021年高一下文学文化 常识训练 (详解)



1.(2021·江苏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乘,古代乘车,尊者居左,驭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其任务就是保护主帅,这个人就叫“参乘”。

B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C西向,古代宾主相见,座位以西为尊,主东而宾西,《鸿门宴》中项羽东向坐,符合座次的尊卑安排。

D贱称,表示对对方的责骂轻蔑,如范增骂项羽时说“竖子不足与谋”,这里的“竖子”即表示责骂轻蔑。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鸿门宴》中项羽东向坐,符合座次的尊卑安排”说法错误。古代室内宴会中,最尊者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项羽东向坐,即是说项羽坐西面东,而作为主人,项羽不应该占据坐西面东的位置。因此,不符合座位的尊卑安排。

故选C

2.(2021·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期末)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唐宋八大家”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C《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及其门下弟子所著,现存32篇。《劝学》是该书的首篇。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长恨歌》《登高》《琵琶行》等。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

D.“《登高》”是杜甫写的诗,不是白居易的代表作。

故选D

3.(2021·邹城市第二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B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C鸿门宴,原意是指项羽和刘邦在灭秦进入函谷关以后,项羽在鸿门为刘邦设下的一次暗藏杀机的酒宴。后来,人们就用“鸿门宴”作为“敌对双方隐藏杀机的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也泛指加害客人的宴会。

D《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相传是左丘明所作。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错误,古时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也叫加笄,在15岁时举行,就是由女孩的家长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加上一根簪子;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了。

故选A

4.(2021·福建福州市·永泰县三中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山的东面。“山”可指华山、太行山、泰山等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文中的“山东”是指太行山以东。

B司马: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相传商代已置,为天子五官之一,西周为三公之一。

C俎: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以“俎上肉”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说的就是这种境遇。

D卮是一种盛酒器。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A.“太行山以东”错,“山东”是指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

故选A

5.(2021·黑龙江鹤岗市·鹤岗一中高一月考)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易》《春秋》《乐》)。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C《史记》全书130篇,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弟子。他师承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后人称他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战国末年……左丘明”错误,应该是春秋末年。

故选B

6.(2021·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

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C“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中“明远”是称鲍照的“字”,而“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中“放翁”指的是陆游的号。

D陆游的《书愤》一诗反映出陆游慷慨悲壮的诗风,而《临安春雨初霁》一诗则反映出他清淡、婉丽的诗风。

【答案】A

【详解】

A. “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错误,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应为“《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的《新乐府》是具有讽刺意义的组诗。

故选A

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面文段取材于《红楼梦》第十五回中北静王与贾政的对话,对其中的文学常识解说和使用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水溶(北静王)见他(宝玉)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家父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为可量也。”贾政忙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水溶又道:“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贾政忙躬身答应。

A令郎:是说话人对对方有成就的儿子的尊称,使用不正确。

B家父:是晚辈对自己父亲的敬称,有时也可称家慈。

C犬子:是父亲对别人介绍自己儿子时的谦称。

D寒第:是说话人对贫寒人家的讳称。相当于“蓬荜生辉”中的“蓬荜”。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是说话人对对方有成就的儿子的尊称,使用不正确”错误,“令郎”,敬辞,对对方儿子的尊称,与有无成就无关。

B“家父……有时也可称家慈”错误,“家父”,谦称自己父亲,“家慈”谦称自己母亲。

D“是说话人对贫寒人家的讳称”错误,“寒第”,谦称自己的宅院。

故选C

8.(2021·吉林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B《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

C《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国别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国别体史书”错,应该是“编年体史书”。

故选C

9.(2020·浙江台州市·高一期中)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文学体裁,又称长短句、诗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B子,对对方的尊称。衿,衣服的交领。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短歌行》中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比喻对贤才的渴慕。

C李清照,号香山居士,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D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号香山居士”错误。应该号“易安居士”,“香山居士”是白居易。

故选C

10.(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高一月考)下列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A杜甫的“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建安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璨、徐干、阮禹、杨修、刘桢。

C“乐府三绝”是《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秦妇吟》。

D“三言二拍”中的“二拍”是指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建安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璨、徐干、阮瑀、杨修、刘桢”错,“杨修”不是“建安七子”之一,应为“应玚”。

故选B

11.(2021·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对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赵、韩、魏、齐、楚: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之间被秦国灭掉的六国。豫游: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松、乔之寿:像仙人赤松子、王子乔那样的长寿。赤松子、王子乔,都是传说中的仙人。

B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胡越,古代分别居于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两个民族。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至亲。

C载舟覆舟:语出《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

D妃嫔媵嫱: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其中妃的等级比嫔、嬙高,媵是陪嫁的人。王子皇孙: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儿子、孙子。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王子皇孙: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儿子、孙子”错误,文中“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故选D

12.(2021·福建漳州市·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B“参乘”又叫“车右”,指陪乘并护主的人,樊哙作为一名武士,当时身份为沛公的保镖。

C古代宴会的四面座位,以西向为最尊,南向次之,再次为北向,东向为待者座。

D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西向最尊,东向侍坐”错,应该“东向最尊,西向侍坐”。故选C

13.(2021·瑞安市第六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是指元曲和明清传奇。元曲涵盖了散曲、杂剧,还有宋元时代的“南戏”。杂剧和传奇由曲词、宾白、宫调三部分组成。

B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杂剧的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由正旦或正末独唱,其他配角一般只能道白不能唱。

C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王实甫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D莎土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代表他戏剧艺术顶峰的是四大悲剧《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杂剧和传奇由曲词、宾白、宫调三部分组成”错误,杂剧和传奇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

C.“元曲四大家”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没有王实甫。

D.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

故选B

14.(2021·哈尔滨市·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一开学考试)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故阴谷为山北面的低谷。“望晚日照城郭”,“城郭”,城墙里面一道为“城”,外面一道为“郭”。

B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C孔子,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庄周,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而治,反对社会制度,摈弃文化知识。

D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称一乘。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错误,说反了,应该是: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故选B

15.(2021·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河东”的“河”都是指黄河,今天“河南”“河北”也大致是以黄河为分界线确定区域的政区。

B“庠”和“序”都是古代的学校名称。商代叫“庠”,周代叫“序”。

C妃,古代帝王的妻,在妃嫔媵嫱中排第二位,地位较低,亦指太子、王、候的妻。

D《咏怀古迹》其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B.“商代叫‘庠’,周代叫‘序’”错误,应是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C.“帝王的妻”错误,应是皇帝的妾。

D.“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错误,应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故选A

16.(2021·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一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B“山东”,指泰山以东的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

C“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D“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办事的官员。《烛之武退秦师》“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指有职守之人。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古时一车一马为一乘”错,应该是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B“‘山东’,指泰山以东的地区”错,“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也是指崤山以东的地区。

D“《烛之武退秦师》‘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指有职守之人”错,此处“执事”意思是“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译为‘您’”。

故选C

17.(2020·江苏南京市·高一月考)下列关于词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本来是配乐的歌词,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又称长短句。

B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每一词牌都对该词的字数、句数、韵律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C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长调(91字以上)。长调又叫慢词,《沁园春·长沙》是小令。

D宋词分为两种风格: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以“苏辛”为主要代表。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沁园春·长沙》是小令”错误。《沁园春·长沙》上阙有56个字,下阕有58个字,一共有114个字,所以《沁园春 长沙》是长调。

故选C

18.(2021·辽源市第五中学校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首创语录之体,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论纂(先师孔子)语言。

B《庖丁解牛》中的“文惠君”即梁惠王,战国时魏国国君。

C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D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称一乘。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诸侯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错误。应该是“诸侯不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会,诸侯不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故选C

19.(2021·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开学考试)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水》选自《庄子》。庄子,战国中期宋人,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C沈从文的《边城》是我国“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它以翠翠与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D《一个人的遭遇》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他于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错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故选B

20.(2021·陕西西安市·西安一中高一月考)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言行,是孟轲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B《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祝福》《药》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D《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B.“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错误,应该是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故选B

21.(2021·天津市第八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有《论语》《孟子》《庄子》等。

B元杂剧剧本有三个构成部分:宾白、唱词、科介。三者交相配合,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性格。

C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纺徨》和《故事新编》,《孔乙已》和《祝福》都选自《彷徨》。

D《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小说的主人公是桑地亚哥;《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是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小说的主人公是别里科夫。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C“《孔乙已》和《祝福》都选自《彷徨》”错。《孔乙己》节选自《呐喊》。

故选C

22.(2020·上海市崇明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D小说中的“我”往往就是作者自己,“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 “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错,新诗分为用白话写成的自由体诗和用文言写成的旧体诗。用白话写成的自由体诗也讲求格律与音韵,只是与古典诗歌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也不像古典诗歌那样严格而已;旧体诗讲究格律、押韵,如《沁园春·长沙》。 

C.“《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错,应该是长调。 

D. “小说中的‘我’往往就是作者自己”错。一般情况下,小说中的“我”都不是作者本人,而是代作者叙述的人,只是作者的一种叙事方式。

故选B

23.(2021·江苏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戏剧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揭示生活本质的,“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一定要尖锐、激烈。

B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两类。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舞台说明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

C元杂剧一本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的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D元杂剧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的每一折由若干宫调组成。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元杂剧的每一折由若干宫调组成”说法错误。元杂剧每折均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个套曲,通常都在十曲以上。换折时才换另一宫调。并非每折都由“若干宫调”组成。

故选D

24.(2021·浙江高一月考)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六经,指礼、乐、射、御、书、数。

B江州司马青衫湿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黑色。

C戊申,五鼓  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冠者五六人  冠者:成年人。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A.“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故选A

25.(2021·江西鹰潭市·高一月考)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因此也被称为“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B中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是白居易,他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存三千多首诗,广泛地反映了中唐的社会面貌。《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是他的代表作。

C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因所写诗歌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现象,成为唐代社会历史的真实写照,历来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鬼”,与李商隐合称为“李杜”。

D《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清代的曹雪芹。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宝黛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他也被称为‘诗鬼’”错误,被成为“诗鬼”的是李贺,杜甫被称为“诗圣”;“与李商隐合称为‘李杜’”错误,杜甫与李白合称为“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故选C

26.(2020·全国高一竞赛)下列关于古人“称谓”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用“家父”。

B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C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东坡”。

D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母亲去世曰“外艰”。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前后颠倒,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家父”,称呼对方的父亲用“令尊”。

C.“如‘苏东坡’”错,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算号。

D.前后颠倒,母亲去世曰“内艰”,父亲去世曰“外艰”。

故选B

27.(2020·全国高一竞赛)下列关于“三省六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的是民部。

B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的是吏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C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工部。

D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的是民部”错误,唐代,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没有“民部”一说,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的应该是“户部”。

故选A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图片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北京小学1-6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单元知识点汇总

咨询北京各区幼升小、小学入学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