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发一遍华杯赛和素养的事吧

点击领取>>>华杯杯赛、华数之星、华罗庚金杯小中高组夏令营+冬令营+精英赛真题

“华数之星”是在之前对竞赛进行整顿时华杯赛改的名字。华杯赛是小学阶段历史非常悠久的一项赛事,全称“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是最早举办全国总决赛的赛事,还有和台湾的两岸四地的交流活动。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含金量都非常高,在北京仅次于迎春杯。但随着小学阶段不能搞数学竞赛, 华杯赛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虽然还在以“华数之星”为名搞着各种活动,但由于转为线上活动,所以参与度和曝光量都呈下降的趋势,含金量也略有下降。今年采用了和“希望数学”类似的“俱乐部”模式来搞活动,这可能也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唯一的出路。

有了上面的背景后,这个活动家长是否要参加,其实已经心里大概有了个数。但是现在谈及报名有些为时过早,不像希望数学的俱乐部(现已更名为希望少年俱乐部)可以公开报名(报名链接在这:每年两次的那个针对一至六年级的活动,它来了),华数之星的这个俱乐部,目前并不是公开报名的。大家要是想报华数之星的这个俱乐部的活动,还得等之后的报名链接,至于还要等多久,这个泽哥不好说。毕竟之前都是通过各个机构报名的,但现在,各个机构的情况都不太一样,还得都再等消息。

学而思素养产品具体是怎么回事,他们的文章中已经写的很详细了,大家搜当地的学而思公众号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在这泽哥就不再做过多解释了,
总结下来就是总共三点
1、孩子可以在周末和假期上学而思的小班面授课了。
2、素养课的上课形式和授课内容和之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不能简单理解成是原来课程的包装,同时也不是市面上的素质课。
3、符合国家对人才的最新要求,即不仅要高分,更要高能。
前两点在学而思自己的文章中写的都比较详细了,泽哥其实是想说说第三点。

这周,泽哥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谈到最近的变化,朋友说,这么多年下来,要想保证长久持续性的发展,就一定要听国家的话,因为大的方向战略,都是说的未来。那既然国家现在已经明确表态要重视职业教育以及提升全民素养,那说明即便现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将来也一定会存在,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发展方向。
前两天,央视发文祝贺中国电子竞技夺冠的事,引发了不小讨论。在这,泽哥其实只想说两个事,一个是电子竞技和打游戏是两个事,类似当职业球员和随便踢球的区别吧,一个是职业一个是爱好。另一个是电子竞技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国家宣传,也算是无可厚非,也侧面彰显了推广职业教育的决心。至于电子竞技选手们普遍年龄不高的问题,这和体育界其实都是一样的,或者说所有竞技方面的都是一样的。

如果说职业教育大家目前可能并不是完全认可(虽然一定是后面的大方向),但是提升全民素养,则是很多家长越来越认可的一点了,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不再要求孩子学习有多好,而可以允许孩子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这部分家长。

我们都或多或少听说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到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再到自我实现需要。
如果类比这五个需求层次的话,那其实每个孩子所处的层次也是不同的,而正因为所处层次不同,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不相同。之前几乎所有家长都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好,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自古以来,就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讲究考试,崇尚状元的历史。另一方面,也确实可以“学习改变命运”,能够通过考大学实现不一样的人生。基于上面两点,高考才会在我们的生命中如此重要。但随着后续的发展,至少从国家的角度看,人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要考高分了,或者说,已经不需要那么多高分了,需要给大家更多的发展通道:要么掌握一门出色的手艺,要么提高全面的素养,这两方面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所以在泽哥看来,也许现在,或者十年八年后,成绩好的孩子还是会有很大优势,就像现在一样。但再过二三十年,也许就不一定如此。不一定看的是考试分数,而是看的人的真正能力,在某方面能力真正强的人会更容易脱颖而出,而不再像现在以高考分数论英雄。至少对于高考分数没那么高的孩子,如果有能力,还是会有出路,其实现在也有这个苗头,只不过路径还没有那么清晰。

泽哥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叫”小蜗牛“的孩子,爸妈就是普通工薪阶层,从四岁就开始练滑雪,五岁就开始参加各种比赛,因为没上任何其他的课外班,再加上目前有了一些成绩有了一部分赞助,所以支出上也还算可控,现在跟着一个世界冠军学滑雪,打算在这条路上持续走下去。抛开所讲故事可能讲的不完全的因素,今后这种不是在学习上培养孩子的例子只会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能够给孩子带来日后基本保障的家庭

至于泽哥对自家娃的态度,泽哥的观点其实一直从来都没变过:自己努力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及学习环境,争取能够让娃在今后能够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说的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但无论今后孩子决定要做什么,一些基本的素养都是要具备的,比如自觉、自立、守时、坚韧等等。所以无论现在在做什么,是用什么样的具体事情做为载体,最终都是要达到全面素养的提升,这样今后再去做什么具体的内容,就都能够做好了。

泽哥相信,作为和泽哥同龄人的这批家长,其实很多家长和泽哥都有着类似的思想,那就是按照娃喜欢做擅长做的方面进行培养,而不一定是仅仅培养孩子的学习。如果孩子能够有一技之长,能够在某个方面比别人优秀,从而有信心,能够健康快乐正确的成长,那就够了。而不希望孩子今后仅仅是学习好,而带来很多其他方面的缺点(当然学习又好各方面又好的例子也很多)。
不可否认,学习,仍旧是大部分孩子要努力的出路,因为这条路上千年来,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如果我们能够在努力学习之余,提升一些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素养,肯定也不会是个坏事。再者说了,如果不拼学习这条赛道的孩子越来越多,那对于拼学习的孩子们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了。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图片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华杯杯赛、华数之星、华罗庚金杯小中高组夏令营+冬令营+精英赛真题

咨询华杯杯赛、华数之星、华罗庚金杯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