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中招计划第二弹:汇文,广渠门,171中学招生计划发布

点击领取>>>北京中考真题、北京各区初三一模、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



导读

近期,2020北京中考招生计划将陆续出炉。栗子老师帮大家整理各高中招生负责老师目前透露出的招生计划及招生动态。昨天已经给大家带来:二中、五中、五十中、109中的招生动态,错过的家长可以戳下方链接回看:

《2020北京中招动态:东城扩招!二中、五中、五十中、109中招生计划出炉!》

今天,栗子老师给大家整理了:汇文中学,广渠门中学以及171中学,3所学校的招生计划及最新动态,一起来了解吧!



1    

汇文中学

录取批次及招生计划

2020北京汇文中学招生计划:320人

北京市统筹一24人,

北京市校额到校20人(丰台区),东城区校额到校48人,

统招计划228人,其中朝阳区11人(住宿10人),东城区190人(住宿8人)。

特长生27人,其中声乐7人,科技4人,体育:游泳田径足球16人。

好消息!今年,统招计划批次面向东城区扩招,比去年增加47人左右。




2019年统招(朝阳区、东城区)数线、排名

2019年朝阳区统招分数线549分。东城区540分,1300名左右有望报考。


两个维度、三个层次、六个领域  课程体系

两个维度:纵向分层、横向分领域设置课程。

三个层次: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特长类课程。

六个领域:语言与交流、人文与社会、数学与数据、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

1 基础类课程——包括国家规定的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实现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和发展。学校在开设基础类课程的过程中,在注重结构性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习与掌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科素养的养成。在学科课程外,学校还开设了传承红色基因的育人课程和生涯规划课程,培养有科学素养,仁者之心和责任与担当的汇文学子。 

2 发展类课程——包括选修课程、社团课程和研学课程。选修课程——面向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所有学生开设的多门类、可选择的课程。每个学期学生须选择一个方向的课程,保证初中四个学期和高中四个学期分别完成文学、科学、艺术和体育四个方向的选修课程,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社团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报名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锻炼沟通、组织和管理等多方面能力。研学课程——学生通过走进大自然、历史名城、高等学府、科研院所,实现在行走中了解历史、感受文化、体验科研。 

3 特长类课程——包括先修课程、科技课程、融合课程和竞赛课程。先修课程——包括面向部分初三学生开设的高中衔接课程和面向部分高中学生开设的大学先修课程,实现学生更好的适应高学段的学习。科技课程——面向部分学生实施的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融合课程——开展跨学科学习,发展学生实践探究、合作交流能力。 


“三金校”  艺术、科技、体育全方位培养

01 艺术教育

学校金帆合唱团是经北京市教委审核并授予“金帆”荣誉的一支艺术领域优秀的学生队伍。合唱团的足迹先后走遍西班牙、美国、俄罗斯、日本、丹麦、瑞典、澳大利亚、英国,将中国的音乐文化传播到世界,同时也为学生的国际视野开拓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多次在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成功举办专场音乐会,广受赞誉。北京市各级比赛合唱团曾多次获得金奖。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比赛评测中,合唱团获两个组别A级合唱团双金奖荣誉。在金帆艺术团的引领下,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精彩纷呈。戏剧团、朗诵团、舞蹈团、特色乐团、新生才艺展示、金帆日公益演出、十佳歌手大赛、新年文艺汇演、“五月的鲜花”合唱节活动充实着校园艺术生活。


02 科技教育

北京汇文中学是北京市教委批准的“北京学生科技金鹏团”天文分团,北京市天文“星空联盟”基地校;是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基地学校、市科协“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基地校和“拔尖计划”基地校、市教委“翱翔计划”基地校。多年来北京汇文中学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被市教委多次授予“金鹏科技奖”称号;在天文、机器人、创新实践等多方面具有特色,取得显著成绩。每年在“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中学生金银帆”奖励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特色、表现突出的同学。每年均有60余位同学在全国、市级各类科技竞赛中一、二等奖。十年来先后六位同学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北京市“市长奖”。

03 体育教育

汇文中学是全国田径传统校、金奥运动学校、全国足球特色校、北京市游泳传统校。多年来保持竞技优势,在国际、国内赛事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校足球队多次蝉联东城区冠军,北京市亚军。游泳队取得全国第七名,田径队北京市第三名。数位运动员获得北京市中学生银帆奖,数名运动员考入985、211全国重点院校就读深造。


 “翱翔计划”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

2008年4月北京汇文中学承担了“翱翔计划”人才培养任务,成为第一批物理-地理领域培养基地,此计划是北京市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重要组成项目。2013年11月,我校联合了1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19个中学和15所小学,建立了 “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十年来,我校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北医三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培养了各领域近百名优秀学员。学生进入高校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师资力量

汇文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学识广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中,博士后2人,博士7人,硕士以上学历占全体教师总数的60%以上。其中特级教师3人,正高级职称教师3人,市区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60人,中、高级职称教师170余人。


校园环境

学校硬件完善,水平一流。校园面积80多亩,是中心城区占地面积最大的中学,拥有400米跑道的操场和体育馆(游泳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健身房、舞蹈厅)。学校现有各种专用教室、实验室43个,包括全国中学第一家VR虚拟现实实验室、高水平地理专用实验室、水资源循环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现代化天象厅等等。


汇文天象厅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有池塘,竹林,鱼池,花园,水鸟,羊圈等,校内的花草树木数十种,是一个现实版的植物课堂。原来还有兔子,大鹅等小动物。学校食堂可同时容纳1200学生用餐。学生餐厅早、中、晚均向学生开放,多种配餐为学生提供了营养丰富的多样化选择,保证学生的在校生活质量。


加工能力

2010年区域合并以来,中高考总成绩在东城区始终名列前茅,计划录取学生高考重点率100%。合区以来,近40人获得高考东城区文理科前三名,自招通过率达北京市第15名,东城区首位。学校为清华、北大输送了近百名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同学国外大学录取均进入世界或者全美排名前50学校。近几年,汇文中学学科竞赛取得了一定成绩,连续几年获得全国物理奥赛银牌,全国化学奥赛金牌,信息学奥赛北京市一等奖,生物奥赛北京市一等奖。此外,汇文学子连续十年获评北京市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北京市每年只有12名学生入选)。

 

2    

广渠门中学  

学校录取批次及招生计划

中招计划:共招收310人,

校额到校:86人,含本区46人、外区40人;统招:普通班专业(01):144人;宏志班专业(02):80人。校额到校的具体分配数额要参看招生简章。在东城区预计招生185人。


宏志班、特长生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报考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需参加北京市广渠门中学自行组织的“宏志生”资格审核及面试,取得加试合格资格的学生,在中考报考志愿中方可报考我校宏志班专业(专业代码02),且填报时必须将本校宏志班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报,按照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宏志班资格审查、加试时间参看招生简章(7月28日,带一寸近期免冠照片1张,成绩单,家庭贫困证明或低保证明及复印件)。

报考北京市广渠门中学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生,经测试合格后,必须将本校普通班专业填报在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方可以特长生身份被录取。


2019年统招录取分数线、排名

2019年统招分数线538分,东城区排名1500之前,有望报考。


打造三层级学府课程体系

“学府奠基课程”是以国家课程为核心的整体必修课程,旨在夯实基础,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突出基础性,着眼素养培养;另一方面突出贯通性,通过对12年一贯的语文阅读课程、英语阅读听说课程、数学思维培养课程、艺术素养课程、科学素养课程、体育技能课程、习惯养成课程的研发和实施,实现小学、初中、高中课程目标进阶培养。

“学府广博课程”是兼顾学科倾向及学生兴趣的分类选修课程。旨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拓展课程,并针对学生特点和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开设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和学业发展需要。近三年来,广中开设校本课程共计150余门。

“学府卓越课程”是针对学生专业发展倾向及个性发展需求的自主精修课程。旨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职业规划奠定基础,实现专业精修,绽放个性。我校与清华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由高校为学生开设大学先修课程,聘请知名专家任学生导师,学生走进大学重点实验室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等等。


课外实践平台

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十分注重在课外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开设博物馆课程、实地考察学习,海内外游学,感受异域文化,开阔学生视野。针对有需求学生,学校引入竞赛类辅导课程等。作为北京市金鹏科技团、北京市翱翔基地校、北京市“英才计划”、“后备人才计划”、“拔尖人才计划”基地校,北京市金帆管乐团、北京市冰雪教育特色校、北京市体育传统校,广中有丰富的资源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学校所有资源全体学生共享。

做不选择学生的教育

广中一直坚持做不选择学生的教育,无论是通过划片或派位招收的来自于周边社区和小学的初中学生,还是通过名额分配、校额到校、统招等方式考入的高中学生,广中给予的是平等、尊重、适宜的培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成长,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广中强大的教育培养力让更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获得了最好的成长。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广中一直有着清晰的认识。多年来,广在致力于培育“宏志、博学、睿思、笃行”的青年学子。所谓宏志,是希望孩子们拥有高远的志向、坚定的意志、高尚的品德、铸就高贵的精神;博学是期待孩子们视野更加宽广、底蕴更加深厚、更加博学多才、基础要扎实牢固;睿思是鼓励孩子们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让自己成为睿智聪敏、思维活跃的学生;笃行是告诫孩子们要成为一个行为规范、品行方正、勤勉致学、知行合一的人。怎样培养人,学校也有精心的设计。学校在纵向上拥有完整且较为成熟的长链条人才培养计划。广中不仅是一所完全中学,而且拥有附属小学和幼儿园,还与北大清华等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从学生培养的角度上说,学校具有丰富的贯通式育人经验,对学生当下的学习与未来发展都进行了系统设计,并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横向上学校一直在不断拓展人才培养的平台与舞台,近几年我校非常注重校内外资源的搭建和整合,致力于为师生创设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提供更为宽阔的视野和格局,丰富学校育人环境和内涵,助力学生的多元和个性化成长。

开设“强基计划”课程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针对今年出台的强基计划,我们在高一、高二、高三都分别进行了强基计划专业讲座,邀请专家向同学们介绍强基计划的。针对不同的年级的学生,帮助他们做学业的规划和学习力提高的讲座。隔周还会邀请清华大学、中科院、对外经贸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教授、专家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让学生们从高一开始就了解大学的专业和学术前沿。尤其在疫情期间,学校也没有停止脚步。为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开设免费线上强基课程,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无论是科技人才培养,还是竞赛课程,都紧密结合强基计划。

教育培养力

广中强大的教育培养力以及强劲的发展态势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学校被老百姓评为教育培养力最强的学校。广中学生在科技、艺术、体育全市乃至全国比赛中屡获佳绩。仅就科技一项来说,学校多年来有百余名同学在国际、国家级、市级科技竞赛中获得佳绩。2019年,学校李泓舟同学获得了第18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全市仅十人获得。在校生多年来参与中科协举办ISEF冬令营,并且获得赴国外参加比赛的机会。已有多人次在国际青少年科技大赛中获奖。另外,学生在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北京市青少年创新大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广渠门中学今年在有5位同学获得了北京市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奖人数位居东城首列。近年来数十名同学考进清北院校及国内外知名学府。高考自招线上线率接近百分之百,中招线上录取96%的同学达到600分以上。




3    

一七一中学  

招生计划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0年计划招生300人,其中校额到校48人,统招252人,这个数字包括朝阳区招生10人,东城区内招生242人,其中科技、体育、艺术类特长生38人。


2019年统招(朝阳区、东城区)录取分数线、排名

东城区543 全区排名 1150名左右的学生有望报考171中学;朝阳区录取分数线551,全区排名631名左右的学生有望报考。


书情雅意、崇美向善 ——“学生海量阅读工程”

通过“海量阅读”九阶晋级制、儒学讲堂、晨跑赠美文、美文换巧克力、校园电视台每周书店、周二静读、图书漂流等活动,让学生在校园书香氛围中,认识天地之大小,悟透人生之难易。

为鼓励学生进一步把阅读推向深入,完成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开设了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为主题的海量阅读大讲堂。学校自2010年开始,有近300人登台亮相,极大的鼓舞了学生们的热情。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主题演讲:《看春秋群英谱 读东周列国志》、《墨学发展史》、《我看关羽走麦城》、《金庸作品中人物名字鉴赏》、《论语与我》、《红楼梦赏析》、《美国南北战争》……大讲堂的开设,培养了一批见解深刻、表达精准通透的讲师。如果学生在我校学习六年,当他高中毕业走出校门的时候,最低的阅读量为1200万字,中等的阅读量为1700万字,最高的阅读量可达2000万字。我校海量阅读的目的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促使学生阅读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海量阅读工程,使学生爱上了读书、迷上了写作。从2016年起至今,每一学年之初,学校教育处都会将上一学年海量阅读小作者们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集结成册,发给同学们做为开学奖品。平均每年有二百余篇文章诗作发表,至今已逾千篇。


构建人文与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010年,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成为北京市“翱翔计划”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仅有的三所培养基地校之一。十年来,171中学创建了完善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包括高端学术讲座课程、课题研究课程和人文素养拓展课程。


01高端学术讲座课程:

我校聘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50余位翱翔计划讲座教授,为翱翔学员开设高端学术讲座课程。课程涵盖了哲学、国际关系、文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美学、经济学等所有人文与社会学科,十年来,累计开设课程200余门。


02课题研究课程:

我校对于翱翔学员的培养,以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蓝本,由高校专家与基地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一次完整的学术论文写作。基地校指导教师由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学术背景囊括了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专业,为学员的自主研究助力。


03人文素养拓展课程:

每年暑假,我校都组织翱翔学员在高校专家的带领下进行暑期人文游学活动,真正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来,学员的脚步遍及河南、陕西、四川、重庆、辽宁、山东、甘肃,每到一处,我们都会聘请当地知名学者为学员授课,真正做到在游中学。除此之外,美术鉴赏课程、博物馆课程、艺术鉴赏课程等大大拓展了学员的视野与兴趣。


04十年硕果:

近十年来,171中学为北京市培养了人文与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近200名,其中本校学员占70%,本校学员的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20余人次,获得东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00多人次。2位同学登上一年一度的翱翔计划科学论坛讲台,向全市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科技素养提升助推课程,助力“科技拔尖人才培养

我校创立了机器人专业教室,创客空间,3D打印教室等,机器人社团的同学们不负众望,每年在区、市、国家乃至世界级的比赛中拿回各种奖项,除专业社团外,学校还为学生打造了一套全面多元的科技素养提升助推课程,其中包括了与市区教委、科协对接的科技人才培养课程,融合了机器人技术内容的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通用技术等校本化的国家课程。多年来培养了一批批科技拔尖精英人才,他们在中学阶段曾获得全国乃至国际科技竞赛类大奖,很多获奖学生因参与科技活动获奖,从而获得自主招生加分。

2019年我校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学生都曾在我校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中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校汪晓娅同学曾在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并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2019年获得北京学生科技创新“市长奖”称号。2019年11月,学校科技节活动,我校为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准备了一场“科技盛宴”,上百名师生历时36小时,进行前所未有的校园科技创新挑战赛——校园“创计划”科技挑战赛,学生们在学校吃住36小时,拿出全部精力和时间准备一个现场制定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

不失一人的“大众”化的科技教育方针,是结合十几年“小众”化科技教育成果宝贵经验的创造性实践成果。目前科技教育已经融入到学校课内外教育中,“金鹏科技团学校”、“北京市科技示范学校”、“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等金字招牌将一直鞭策着学校科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分层分类打造“强基计划”课程

我们从课程入手,为精英学生提供最丰富的营养。将课程设计为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及研究性课程(后两者统称为学森课程)。变“谁是精英”为“精英是怎样思考和行动的”;变“学生认知能力的单向提高”为“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变“相对单调的课程结构”为“多元综合的课程规划”。

基础类课程最终实现三个层次的目标:一是通过课内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胸怀,提高思维的力度和深度;二是注重学科高度的把控以及各学科的贯通,使学生有效把握知识高度,并进一步提高对各学科学习的力度;三是在具体的学科学习中,有步骤有细节,注重方法的掌握,入得进,跳的出,既能见到树木,也能看到森林。我们经常强调“步骤细节,学科高度,思维力度。”提倡精英学生扎实上好每一门课,重视积累的力量,最终促使质的变化。

拓展类课程我们有竞赛提高课程,周六顶级命题专家提供的自主招生提高性课程,名师大讲堂,清华大学的慕课项目等。学校还提供了高端的精英培养平台。如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翱翔计划和科技金鹏团等。我们利用翱翔计划基地校和金鹏科技校的有利条件和丰厚资源,组织精英班学生参加夏令营、冬令营,参加周末的一些科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听学校请来的高校专家学者讲文学、讲科学,讲传统文化,讲国际关系和国际热点,讲国内外的经济动态,讲科学研究方法,组织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甚至组织学生看先锋话剧,了解各种艺术形式和创新表达,打破思想的桎梏。组织学生参加翱翔计划的人文游学,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万种人”。这些课程的组织,一方面不再只是注重知识层面的内容,而是注重学科结构和学科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注重从拓展课程中,让学生发掘兴趣,发展兴趣,刺激学生的兴趣点,释放个性,从而发现学生的才能,并发展其专业能力,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及专业选择打下基础。

研究性课程我们力图让学生较早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拓展类课程基础上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借助研究性学习解决问题,做出学术性的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中,我们有富有学术研究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有高校专家学者的方法论传授,并选拔能力突出的学生参加翱翔计划的科学研究,参加科技创新大赛、金鹏论坛等。


艺体成绩屡创佳绩

171中学的艺术体育教育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10年前我校的艺术课程就实现了走班制教学,打破了音乐和美术两个艺术学科的界限,充分发挥艺术教师的专业潜能,开设出30多门艺术课程,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实现了专人、专室、专项,培养学生的专长,所有学生的学习起点都是零起步,如国画、篆刻、电钢琴、弹拨乐等,一个学期20周的时间,学生可以展出自己的作品。除了全体学生普及式的艺术教育,171中学的金帆合唱团,享誉海内外,曾随李克强总理一起到俄罗斯克林姆林宫,庆祝中俄友好年。教育部主办的三年一届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171金帆合唱团连续五年获得全国一等奖。正是由于合唱团突出的成就,171金帆团成为了国家大剧院唯一童声合唱基地合唱团,参与全部歌剧童声部分的演出任务,并从2013年起,承担国家外事和政治演出任务。

   除了艺术特色外,体育实行模块教学,我们还是田径,篮球、排球和游泳北京市传统校,招收特长生。校内有游泳馆,篮球馆、羽毛球馆和风雨运动场,在小小的泳池中,培养出了世界冠军。2019年有20多人次获得市级和国家级游泳比赛第一名,特别是我校的王昭宇同学,在2019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世界中学生游泳比赛上获得200米混合泳第一名,100米蛙泳第二名和50米蛙泳第三名。


加工能力

2019年高考,171中学600分以上人数近75%,理科精英班平均分664分;文科精英班平均分 640 分。在全市高分段人数整体下降的情况下,我校高分段人数逆势上升,在东城区表现突出。其中理科670分以上学生近年级总人数10%,文科650分以上学生近年级总人数20%,630分以上学生文理均占到40%。文科2位同学获得数学满分,优秀高分段学生人数凸显。

教学成绩:学校2018年再次迎来高考大面积丰收:高考600分以上的占近90%,650分以上学生理科占近30%、文科占近50%。


https://img.jzlt100.com/uploads/files_user49/question/5ec64705177d8154134.png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北京中考真题、北京各区初三一模、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

咨询北京小初高作文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