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小升初择校参考书

点击领取>>>北京小升初语数英笔试面试真题、分班考真题、简历模板


明天是海淀区一派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在截至之前,再个各位小升初的家长们聊一下各学校的情况,供撕票以及报志愿参考。


SY,作为一所择校热度极高的学校,去年在换校长之后常规学制抓的也是比较严格的,之前常规学制的孩子在第三学期会有机会进入直升,名额大概有三十多人,中考也有30~50人会选择本校国际部,除此之外,能通过签约&统招进入本部高中的孩子能有几十人,此学校需要孩子具备一定自主性,因为抓得不算严格,所以择校是双向的。



目前直升学制点招人数不详,个人觉得还有不少机会,去年分班考试进入直升学制的孩子也不在少数,每年都有登记入学中签之后分班进24直升的哈。去年清北人数71人,确实还是够霸气的。




关注明后天学校官网报名,今年为数不多可以公开的机会,简历含金量就相当重要了。



斑点狗,今年登记入学名额飙升,公办寄宿为0,去年扩招至14个班,此学校优势在于校园环境好,还有小动物,人文气息浓厚,且现在也重视竞赛生培养,今年摇号名额在小强里最多。



一般情况下初三上学期就开始陆续进行签约,集团校的孩子成绩优秀的也有机会,但是目前来看前期签约的基本都是本部和上地实验的孩子居多。



高考成绩在小强高中里算中等,去年理科700分以上3人,全市24人,每年基本是40+清北,战绩也算不错。



由于今年暗示部分孩子填报分校,这种方式很多孩子不踏实,如果手里没有更多的选择,可能忠诚度还会高一些。至于后续还是否能有机会?只能耐心等待。



QHF,现在和实验一体,几乎没有区别,一届有近16个班的体量,现初一年级的是4创新、2虎、10平行,其中子弟约一百上下,这几天暗示了不少人,感觉后期机会不多了,此学校现在摇号进入的孩子也是要分班考之后安排班级,去年成绩优秀的依然有机会进入创新以及虎班,今年的“新创新班”虽然说是最佳班型,个人感觉,和小四那批应该培养方向不太一样。



高中创新约为:初中创新110人、虎20人、普通班10人、统招20人,除此之外,初中部大概还有130人左右可以升入本部高中。



去年QHF是全北京进入清华大学人数最多的学校,清北人数总计90+,实在是厉害,高中人数少,清北率应该是全北京第一。



RDF,全北京乃至全国闻名的学校,红白校服是一生的荣耀,早培的俩班清北率(排除出国的),至少半数以上,第一、二实验班清北人数也过半,2018年清北人数140+,去年没有官方统计流出。



初中一届在14个班左右,一模前后会签约近一百人左右,每年初中部进入本部高中的有200多人(包括特长),人分每年进入人本高中的孩子有100+,这是集团校的优势,当然也是成绩的仍体现。



此学校的优势是可以帮孩子开阔眼界,以及人际关系初建,这也是很多家长不惜高代价去这所学校的原因,至于是否能留在本部高中,那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今年陆续还在活动,以营里的为主,去年招生活动,一直持续到交卡结束(今年本区入学没卡)。



SSF,初中部强,高中部处于小强里中下,偏传统的一所学校,在六小强里,中考签约率应该最高,年级150~180名左右的孩子基本都可以提前签约本部高中,去年学校扩招至10个班(往年8个班)。



此学校生源和其他小强间的冲突一般都不大,基本都是在周边校选拔,今年由于疫情影响,没有进行太多活动,不过也根据年前的活动暗示了一部分孩子,年前收了8天简历,也是作为了参考,今年偏被动,开学后是否还会在周边活动,这就不好说了。



去年较强的实验班也能有近半数的清北率,整体清北人数预计在40+(没有官方统计)。



此学校分班重视三科,不见得侧重于数学。



育英中学,普校中中等偏上水平,去年五百分率近五成,校额到校没浪费,此学校在慢慢上升,去年校长去了培英(直升小学)做宣讲,开完会之后有不在少数的家长表态第一志愿填报。



十一实验,原太平路中学,以前考高中都费劲,现在每年也可以依靠校额到校能有去六小强了,可谓是中考政策的受益者,每年也可以少量点招。择校热度并不算高,受十一扶持之后还是有所提升。



育校航天,称和本部统一管理,目前没看出有太大起色,热度也不高。



玉渊潭中学,羊坊店片区较弱的一所学校了,也有实验班,据说之前有孩子有某小强常规班的票,最终选择了此学校,一直维持在年级前三名,所以这就是孩子和家长自己的选择哈,如果通过校额到校进入到市重点高中,其实也算是“曲线救国”的方式之一,不过老马仍然觉得即便是有校额到校支持,统招分数也不能差太多,否则即便是去了重点校也容易被碾压。



57中,热度很高的普校之一,今年应该点招空间极小,近几天有暗示家长第一志愿本部,第二志愿分校,有承诺实验班,至于能否“撞”进去,这要看家长的忠诚度以及如此填报志愿人数的多少了,毕竟分校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本部强在高中,尤其是实验班的成绩,去年实验班高考均分648,前年均分650,每年都有清北,作为一所普校以实属不易。初二结束后可以1+3选择直升本部高中,本部的孩子近120人,初一年级13个班,5英实、3数实、1管乐、4普通,英实是最佳班型。



还有一点就是此学校享受校额到校的孩子基本都是平时成绩中上的孩子,最强的孩子基本都留本部高中,提前学高中内容了,甚至有时候五百多一点就可以进六小强高中了......



所以中考成绩在海淀区中下水平一点也不奇怪。



人翠,现在逐年口碑上升,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一届有380人左右,8个班,每班35人,分3层,一般情况下第一层实验班的孩子成绩较优秀,去年中考有13人进入人本高中(3个人本校额到校),顶尖加工能力确实不错,能进入小强高中的人数在40人左右(中考人数少,不到二百,近两年人数增加了)。



学校的优势是沿袭人系特点,老师极度负责,几乎没有家长后悔选择这所学校的,老师们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孩子,甚至比对自己孩子还要好,现任校长曾经把自己孩子也安排在人翠学习,学校也会尊重孩子个性发展,不属于死学习,不过学校课业量也不算小,现在普校想要出成绩,都是需要课下付出更多的辛苦。



教进南&北,南为纯初中,北初高中都有,南校区生源质量稍好一点点,差距并不大,南北校区班级体量在16个班左右,校风没问题,师资也没问题,就是生源质量几乎都是来自于派位以及直升,所以中考成绩在海淀区属于中上,由于没有政策扶持,所以只能通过统招去别的学校。



育鸿,九年一贯制,也接受片区内大派位学生,绝大多数家长不希望被派进此学校,学生数量也不多,在海淀区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理工南,原六一,前几年没有招生,去年有录取一部分三好生,一届10个班,4个实验班,和理工附中东校区有一定交流,现在仍属于海淀区中等偏下水平的学校,不过相信未来几年可以有所起色。



北京实验,原立新,九年一贯制学校,没有太多亮点,近几年的变化也不大,属于海淀区下游水平。



首师大二附中,近几年越来越火热,择校热度较高,尤其是2个成达班最具备吸引力,初二结束即可享受置身本部政策,现初二学生据说已经签约,数量不详,去年初二首批签约人数在20+,初三后去本部学习。



学校现在在公办校排名可以进前十,今年也有暗示一些家长填报志愿事宜,2023年校额到校数量也不低,在成达班保持住前一半的水平,小强基本就稳了。



去年中考最高分567分(558分以上者一人),500分以上160人,2019年校额到校130人,近两年名额锐减。



海淀实验中学,在海淀区属于中等偏下一点点的一所普校,这所学校一届有10个班左右的体量,2018届是2个尖子,2个实验班,6普通。此学校最强班型其实也可以做选择,可以选择争取校额到校,可以选择初二1+3直升本部高中,可以直接进入钱学森实验班(最强班型),钱学森实验班高考均分在620+的水平,对于学习中等的孩子,其实也是一个出路。



另外由于和民大附中校长为同一人,所以有5个直升民大附中高中的机会,你懂的~



此学校放在第二、三志愿录取的几率应该也还是可以的。



理工东校区,理工附中初中部,一届10个班,4个实验班,6个普通班,实验班教学、师资、氛围整体都还可以,抓得也算严,不过区重点初中的弊端就是只能拼统招,不过各类初中几乎都是需要在校内突出才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只不过就是竞争对手不同而已哈。



双榆树,一直是海淀区中下水平的学校,被101收编之后没有太大起色,不过初二年级有一个实验班,成绩比较出色,甚至有本部第五实验班支撑,因为孩子们争气,所有本部派来了一些老师做支持,以保证这些孩子的中考成绩。



101集团有内部游学的政策,需要参加考试,成绩突出者可以参加,不过去了之后就无法享受校额到校了,所以现在很多孩子比较务实,选择继续在此学校就读,毕竟校额到校是一个双保险。



十一龙樾,预计明天开网报,作为一所网红校,去年首届中考学生出口还算可以,校额到校指标没有浪费,有1/3的孩子进入六小强,6人进入十一学校国际部,2人进入科学实验班。



学校硬件设施无可挑剔,十一体系都需要孩子具备一定自主性,课业量也不少,学校也是希望提升中考成绩,今年预计会异常火爆,毕竟可以自主招生的学校减少了。



个人觉得在升学出口角度,要比本部的常规学制有优势,毕竟有政策的扶持,不用死拼统招。



北外附中,一直是片区内较坑的学校,没啥热度,一般都是避免掉坑的学校之一。



交大附中,老牌区重点初中,但是管理偏松散,很多家长反馈考试较少,有点放养,初二结束之后有40多人可以进入1+3工程实验班,这些孩子都是学校最强的,学籍东校区,人在本部就读,除此外学校还能有40~50人左右可以有能力达到市重点高中的水平。



对于绝大多数学校而言,学校都希望提前和孩子签约,以便留在本部高中,锁住优质生源,如果高考出成绩了,皆大欢喜,如果没出成绩,基本就是成为了小白鼠,很多学校都是这种策略。57和育校用这种方式成功了,小强很多也是这么一步步起来的。所以选择区重点初中可能也会面临这个抉择。



交大附中二分校,原105,坑中之王,2023年校额到校数量也不算多了,只有16个小强的名额,36个示范高中名额,片区内的家长没有想让孩子去这所学校的吧,登记入学估计选择此学校的概率应该趋近于0。



人大附中西山,地处西山华府,业主可以直升,虽是人大附中集团校,整体起色不是很大,不过特点是算是北京的一所试点学校,今年前去学校看到过好多娃都人手一个苹果笔记本。整体水平在海淀区属于中上水平,去这类学校就要全力争取校额到校,而且要进入优质的班才可以。



北师大三附中,原123,在海淀区属于下等水平,一部分孩子考高中也有一定难度,可能是整体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吧,不过学习这件事一看自己,二看学习氛围,在初中阶段很难做到不受周边环境影响。



交大附中分校,原明光,也属于坑校之一,校额到校显然不是根据中考成绩作为补足的,2023年只有7个小强,一共14个示范高中的名额,有点可怜......



八一学校,大大母校,生源来自于派位以及直升,所以中考成绩一般。一届班级体量在14个班左右,成绩在海淀区属于中等偏上一点点,一般情况下年级前五十签约本部高中比较稳。初一、初二在本部,初三去北校区,校风尚可,就是中考出口有点弱,不过高中部在区重点里属于最佳的,毕竟中考录取分数线较高。



中关村,初中部较八一学校强一点,高中部不如八一,一届大概有17个班左右,接收中科院子弟,其他生源也是来自于派位等,初一在本部就读,初二开始要去分校,清华园以及双榆树校区各会安排一届学生呆两年,准初一的孩子将来初二年级要去清华园校区。



知春里,在被中关村收编之后并没有太大起色,据说只有运动会和中关村一起进行,貌似校风也一般,应该是中关村一、二、三小里面比较弱的学校了。



十九中,虽有区重点之名,却没有重点校之实,初中部越来越弱,在海淀区属于下游水平,个人觉得不如成为普校,这样可以享受校额到校,来得更实际一些,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甚至低于500分,而校额到校的录取标准是要高于500分,那会不会享受校额到校的孩子在报志愿的时候不报这所学校呢?



交大附中东校区,原陶行知,近些年来没有什么起色,而且校额到校数量也有点可怜,2023年只有26个。


北航&北航分,现在统一管理,初一、初二年级在北航,初三去北航分,除学籍外并无区别,前者往年会在素质班里点一部分孩子,由于人数少,所以在区重点初中里面均分靠前,算是人大附中集团帮扶校之一,不过现在师资已经撤回,据说可以用人本的测试卷。



地大附中、科大附中、矿大附中、北医附中,这几大附中一直是较弱的存在,近些年也没什么起色,其中北医附中在被北大附中集团化之后的改变貌似也不太大。



石油附中,在被101集团化之后,现在热度有所提升,石油附小也有直升石油附中的名额,不过在教学、师资方面暂时没有太大起色,不过石油附小生源相对还是不错的,很多孩子通过课外的努力,也有不少进入了小强,如果101集团照顾力度加大,相信生源质量会提升,中考直升的支持据说有30人左右,不过个人感觉这个要看成绩说话。



上地实验,普校中的战斗机,不过今年貌似没有择校空间,据说是有大量医护子弟选择此学校,对于很多校内荣誉突出的孩子,确实少了一个选择,作为比较传统的一所学校,加工能力算比较好的,而且有的本部老师的孩子也把孩子放在这所学校就读,伟人的后代也曾经在这就读。



据在校家长反馈,年级前八十名留本部高中的几率是很大的,75%的学生可以进入优质高中,这所学校几乎不对外公布中考成绩,否则怕引起公愤吧?



2019年校额到校0,2020年校额到校202人,2021年校额到校201人,2022年校额到校105人,2023年校额到校91人......



今年想去这所学校的,就只能是区域五登记入学撞一撞了,或者片区内的大派位试试运气,否则只能是政保了。



八一玉泉,原67,一直没有什么起色。



101温泉,2015年首次招生,位置较偏僻,生源以周边孩子为主,生源质量不高,校额到校数量确实不低,2023年一共有63人(29人为小强名额),师资层面不知有多少是本部支持,101集团都享受市三好(初中)直升本部高中,今年学校宣传有审批1+3项目,将来可以去本部就读,预计也是以本部学生以及集团内学生为主,吸引一批中上层的生源。



20中,校园环境比较美的一所区重点初中,在海淀北部也有一定的热度,加工能力也不错,去年中考有60%以上的孩子达到了示范校录取分数线(209人),其中两人560分及以上,最高分571分。



今年预计只有少量自主名额,不会太多,这所学校一般都是初二开始分实验班,对于小学起步晚的孩子,算一点优势吧。



清河中学,原来很坑的一所学校,现在可取之处就是有校额到校,去年中考京籍考生198人,20人为非京,2019年校额到校数量惊人,有96个指标,可惜没有用完,浪费了14个指标,因为达到500分以上的只有82人。校额到校竞争也不激烈,毕竟学校加工能力在那摆着,不过就是需要考虑去了重点高中是否能跟得上的问题。



20中新都,海淀区较差的学校了,基本没有什么存在感,校额到校数量有多增加,2023年36个。



农大附中,海淀区较坑的坑校之一,多数都是周边学校派位的学生,初中、高中都很一般。



中法实验,原温泉二中,海淀区成绩较差学校之一,19个校额到校名额算是有学生可以进入优质高中的有力支撑。



四十七中,建校时间很长,局限于周边生源,成绩一直一般。



五十七上庄,这所学校基本就是属于五十七中的影子学校了,去年100个寄宿名额招生之后在57就读,除学籍外没什么其他区别,今年有200个寄宿指标,且学校有暗示第二志愿填这个学校。



清华附中上庄学校,被清华附中收编之后貌似没啥起色,成绩太一般。12个校额到校的数量翻了好几倍。



清华附中永丰,也隶属于清华附中集团,不过也属于海淀下游位置,对于实验班的孩子来讲29个校额到校名额相比之前要减少了一些,实验班据说还可以。



十一晋元,前段时间就开启了网上报名,去年首届招生,220人左右,走班制,需要孩子具备一定自主性,学习习惯不好的家长就很累了。



数学分三层,每个班人数不固定,少则几人,家长们普遍都比较满意,师资基本都是来自于十一学校本部,训练有素,虽比较年轻,但是都挺负责的,孩子们和老师也都没太多距离感,十一体系的幸福感还都是较高的。



学校食堂很好,一顿提供三餐,早餐、晚餐自愿选择,中西餐应有尽有,作业量适中,效率低的估计得十一二点完成,效率高的孩子有的在学校就写完了。2023年校额到校数量增加至48个,数量还是够多的。



人大附中二分校,这所分校教学质量一直一般,主要是生源相对一般,都是来自于派位。



首师大一分,中等水平的一所普校,去年开始成立了2个成达班,也有少量点招,一部分来自于直升小学,一部分来自于周边小学,2019年500分以上的80人,校额到校67人,没有浪费名额,2023年校额到校有45人。



初二结束后也和首师大二附中一样享受直升本部高中的机会,会在集团校中进行选拔,目前每届能提前签约过去的孩子有10人上下。



首师大附中北校区,师资来自于本部(老带新),抓得还算紧,去年7个班,3个实验班,暂时没有中考成绩,首届学生2021年中考,个人感觉这类新学校,加工能力强弱放一边,主要还是需要一些政策照顾,2023年有51个校额到校,数量还算可以,首届招生时说有近一个班可以直升本部高中,至于能有多少人能够达到直升标准,那就要拿成绩说话了。



北部新区,也是受限于周边小学生源,家长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校额到校33人,还算不错。



首师大玉泉,九年一贯制学校,也有派位名额,地理位置对一所学校的影响也是蛮大的。



育新学校,多数来自于直升,在海淀区属于中上水平,在海淀北部还算是可以接受的一所学校。



清上,现在越来越热的一所学校,被清华附中集团化之后,师资大多是来自本部,原本上地中学老师几乎没有留存多少,因为有点招空间,所以生源质量还算不错。学校就是偏小,不过“五脏俱全”,去年新建的教学楼目前仍未投入使用。去年开始未分实验班,平行分班,英语、数学分层教学(今后是主流)。美术特长方式进入本部高中学生4人,71.2%的学生可以进入区重点高中,2023年校额到校38人。



北师大二附中海淀学校,去年开始招收初一学生,至于是否能有所成绩,还有未可知,去年在周边有少量点招,不过2023年校额到校数量有点可怜,只有区区16人。



北大附中西三旗学校,也是去年开始招生的一所学校,个人根绝北大附中体系扶持的学校难获成功的原因在于北系风格偏自由,需要孩子有较强自主性,而初中阶段,具备很强自主性的孩子较少。



北大资源算很成功,但是和附中的风格不太像,而且测试不断,基本可以做到及时反馈,生源质量也是一大问题。



教进香山,去年开始被教进收编,2个寄宿班师资来自于本部,这应该是唯一亮点,其他细节问题不是太了解。



人航,去年首届招生,对外有点招名额,招生来自于五院、航天、周边村民,今年也有活动过,不过今年仍未明确一定可以把想要的孩子招进来。人航的师资绝对不用担心,基本都是来自于人系,2023年41个校额到校数量真是不少哈。



以上为老马个人观点,供家长填报志愿以及撕票做参考。明天结束后就要耐心等待一派结果了,9号之后未中签者,预计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今年最大的难题是很少有明显上的机会,也确实难为了家长们。



现在还有很多程度很好的孩子依然没有成功上岸,老马感觉机会还是有的,9号之后是否能一举上岸,就看家长和娃的命了,今年真的很摧残,再坚持最后的半个多月吧。



很多回忆值得回忆,那是因为回忆里饱含泪水和汗水,祝早日上岸。


https://img.jzlt100.com/uploads/files_user49/question/5ec64705177d8154134.png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最新六年级北京小升初语数英笔试面试真题、分班考真题、简历模板!

咨询北京小升初笔试/面试/分班考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