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ket阅读:RE2背景知识---珊瑚礁奇遇
点击领取>>>KET/PET官方真题汇总、官网样卷试题、听力阅读答题卡、高频必备单词表
RE 2 UNIT 6A
珊瑚礁不得不提的就是珊瑚虫(Polyps)了,珊瑚虫是汪洋大海中最常见的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marine invertebrates),它以捕食海洋里微小的浮游生物(plankton) 为生。它能吸收海水里的二氧化碳和钙,分泌出石灰石(Limestone),以此打造属于自己的保护壳。成群结队的珊瑚虫聚居(compact colony)在一起,形成一个族群,大家一起生长、繁衍,最终通过石灰石黏连在一起,经过大自然的加工,逐渐形成岛屿和礁石。珊瑚礁存在于海水温度高于21度的地方,位于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大堡礁the Great Barrier Reef堪称世界上珊瑚礁群之最了。
按照礁体和海岸线的关系,可以将珊瑚礁分为岸礁(Fringing Reef)、堡礁(Barrier Reef)以及环礁(atoll)。
岸礁(Fringing Reef)也被叫做边缘礁和裙礁,沿着大陆或者岛屿的岸边发育生长,在我国海南岛沿岸就有岸礁的存在。
堡礁(Barrier Reef)亦称堤礁,顾名思义就是离海岸边有一段距离的堤状礁体,前文说的大堡 礁就是世界上长度最长、规模最大的堡礁了。
有时,珊瑚会在岛屿周围生长。后来岛屿随着地壳下沉(subside),只留下环状的珊瑚礁,就是环礁(atoll)。环礁中间的小片水域称作泻湖(lagoon)。已知的环礁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信风带和印度洋热带海域,形态多样,大多位于大洋火山锥上。世界上最大的环礁岛位于马绍尔群岛以及马尔代夫群岛。
如此美丽的珊瑚礁,却由于人为的蓄意破坏,再加上气候变化,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珊瑚的生态环境越发严峻,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珊瑚白化(Coral Blench)了。珊瑚白化指的是珊瑚将那些给自身提供食物和色彩的微小植物排除体外,亦被视为珊瑚死亡的预兆。
最严重的全球珊瑚白化现象发生在了1998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海水温度超过正常水平,引发了珊瑚白化现象,不少珊瑚因此死亡。
目前有两种方法可以防止珊瑚白化
一个是检测(monitor)水面温度,从而减轻(mitigate)它对珊瑚的影响。
另一个是珊瑚移植(coral transplantation),关于这个技术存在争议。
支持的科学家认为珊瑚没有能力自我恢复(reestablish itself),只能靠移植;
反对的科学家认为,因为这个方法费钱,且无法持续(the ongoing problem)。
正常的珊瑚具有多种多样的颜色,在热带清澈的海水中十分艳丽。
研究发现,未受影响的珊瑚是存在于水温较低的深水区域,所以教授认为改善珊瑚礁生病的方法应该是研究并保护这些区域。
还可以通过保护周边生态系统(surrounding ecosystems)来保护珊瑚礁,比如禁止过度打捞(fishery’s management)。
除了人类对珊瑚礁的影响,珊瑚也有一些天敌。
棘冠海星(Crown of Thorns Starfish),又名魔鬼海星,栖息于热带太平洋地区(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由于它以珊瑚为生、严重破坏珊瑚礁生态,因此又被称为“珊瑚杀手”。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KET/PET官方真题汇总、官网样卷试题、听力阅读答题卡、高频必备单词表
咨询北京KET PET相关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