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 老师和你一起读——阅读分享


种子的胜利

分享者:李兵兵老师




“种子是一个带着午餐藏在一个盒子里的植物婴儿。”这句话是美国生物学家、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索尔·汉森在《种子的胜利》一书中对小小种子的形象比喻,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这样解释到:一粒种子包含了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植物的胚胎(婴儿)、种皮(盒子),以及某种营养组织(午餐)。通常,萌芽的时候盒子打开,胚胎一边从午餐中汲取能量,一边向下发根,并且长出最初的绿叶。不过,有种情况也很普遍,那就是植物婴儿提前吃完了午餐,将所有的能量转换成最初的一片或多片叶子,称为“子叶”。多么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啊,在作者的眼里,种子就是一个个神奇的小生命,只不过它没有萌发前,一直睡大觉——处于休眠状态。

书中记录了作者多年在世界各地的考察中的见闻、经历,得出种子是自然选择呈现给我们的优秀产品这样的结论。种子在进化过程中目标明确——繁衍后代,将物种延续下去。在进化中与其生存环境协同进化,坚持不懈,反复试错,巧妙地进行着。它的进化有时是在人类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有时又离不开人类的不断选择。作者持之以恒的研究向人们逐渐揭示了不同种子进化的奥秘。

其实,我们每个人不就如同一粒小小的种子吗?在成长道路上,要不断地学习。种子萌发的能量是其自带的“午餐”,我们成长的“能量午餐”是书籍。书籍是人这粒“小种子”萌发时需要吸收的“水分”,在“水分”的滋养下,“种子”进而根深继而叶茂,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在人生路上,你能否根深叶茂,取决于你自己,选择坚持阅读的你一定会不一样。如同目标明确的种子为了生存繁衍持续进化一样;再如本书的作者为了探寻种子的奥秘,不断地坚持研究和探索一样!快拿起《种子的胜利》这本书一起阅读吧,坚持阅读必将是你的胜利!




李兵兵老师从教29年,是北京市科学学科骨干教师,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中,李老师不断创新,不断钻研。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营造出了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引领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成为学生不断探索的源源动力。学生喜欢上科学课,也喜欢他们心中知识渊博的科学李老师。



        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 宣传部

                     2020年5月11日


咨询北京小学、初中、高中精品课程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