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号释放!上海中考数学真的要变天了
点击领取>>>上海中考真题、上海各区一模、二模、三模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上海中考数学难在哪?
第一,卷面难度分布改变
上海中考数学难度或将从8:1:1变为6:3:1,即:60%基础题+30%提高题+10%压轴题,基础题占比降低,提高题占比增加,意味着上海中考数学:卷面难度提高。
第二,题目越来越“活”
从23届的加油卡到24届的18题新型定义题、22题三角板题,很明显,上海中考数学不是考察知识点有多深,计算多复杂,而是题目出的越来越活,越来越场景化,偏向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
2023届有载入史册的加油卡(22题):
24年数学卷22题让考生大骂,这道题是典型的“偏学科情境探究”型,在利用三角板拼图过程中,需要考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画图”等活动过程来解题。
就好比简单的1+1=2,教研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转为实际生活场景中的应用,把题出的情景化,这样就有N种出题方式。考察的知识点完全没超纲,题目本质也还是那些模型,关键就看考生能否读懂题!
上海中考数学为什么改?
因为中考开始和高考接轨。
国家对人才的选拔要求变了,从应试转为育人,希望培养出的是具备优秀思维能力的人才,而非刷题机器。于是从高考数学开始,下沉至中考、小升初,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数学改革。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卷数学就是高考数学改革的典型。网上对这张卷子的评价是:以往的疯狂的题海战术,在这张试卷面前都是徒劳的。
传统的题难在技巧,现在的题难在理解。以前,中考数学的区分在于题目简单粗暴考的难,现在的区分标准是考生思维能力的差异。这是上海考试院的原话,足以说明一切。
所以,大家必须接受现实,以后的上海中考数学只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难”!
新教材改革下
数学怎么学?中考怎么考?
考试要求彻底变了,校内学习必须随之一起变,上海新教材改革应运而生。
今年9月起,上海预备和初一年级全部使用新教材,和老教材比,新教材在“思维”和“情景化解题”这块儿可谓下足了功夫。
比如新教材六下加入了新内容“圆柱与圆锥”,相比原有的内容,明显提高了难度,加强了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的能力培养。此外还新增问题解决策略等板块,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
上海初中新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单方面由老师主导的“教”变为引导学生自主的“学”,愿景非常好,但不可否认的是——
目前新教材在校内实施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小的挑战。哪怕是教学理念和方式已经走在前沿的上海,面对新教材,依然会“水土不服”。
学生自主的“学”,但具体怎么学?哪些是学习重点?
这些不仅学生迷茫,甚至当下很多校内数学老师都还在摸索。
在新教材全面覆盖下——
上海中考乃至高考数学到底会怎么考?
考试难度会到哪?
考试的风向标在哪?
中考数学重难点走向会怎样?
如果我走中考路线,我还有必要学自招吗?
...
问题层层凸显,若不解决,初中四年,浑浑噩噩的学完,意义何在?
中考的数学是中考决定性的科目,数学的题目难度变化,出题也越来越活,也让单靠机械刷题的孩子无法再拿到高分。
不仅是中考,今年上海高考数学的难度也不小。国家对数理化人才的需求很大,这种趋势之下,从小学开始就要调整方向了。之前大家特别重视英语,花了很多时间,但是事实上,更应该重视的是数学。小学校内的数学比较简单,到了初中难度陡然上升,会给很多孩子带来很大麻烦。
对于已经进入初中的孩子,有三个建议:
第一:一定要加强难题的练习。不要满足于简单题。做不出难题,很难有机会上市重点。
第二:不能靠盲目机械的刷题,考题越来越灵活,平时就要不断培养自己快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第三,要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书写规范。加强计算的训练,如果最后的压轴题做不出,至少要确保前面的基础题全对。
而还处于小学的家长,在规划小升初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虽然摇号之后,民办的实力比起之前下降了很多,但是各个头部民办依然是可以吊打公办的。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民办的难度拉得很大,很多民办每周数学周考的均分在60分上下,但是同样公办的均分是90分。
可以看出,两类学校追求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在理科难度拉大的情况下,民办经过四年难度的训练,到最后的中考会有很大优势。
微信公众号搜索: 家长圈训练营 家长题库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上海中考真题、上海各区一模、二模、三模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咨询上海初中、中考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