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63:5月29日复盘反思

今天有两点反思要记录一下。每次想出反思点之后,我都有种油然而生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因为新的点是对我过去坚持的某一点的颠覆,让自己一下子又豁然开朗了。第一点:关于是否要记错题、总结错题。
这个问题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在刚开始的第一个阶段,我那个内心的执着啊!和娃说:你遇到不会的题不要紧,看了答案多总结,之后再做几道类似的错题就可以打通这个难点了。不成想,孩子根本不接受我这一套,一方面他觉得没有必要,另一方面他懒得这样做。到了第二阶段,我意识到:什么事都不能跟孩子拧着来,所以他不喜欢这样干,我也就不催着了。但其实我内心一直还在纠结,经常在苦思冥想:哎呀,他怎么不总结错题呢?不总结行吗?人家不是说先培养习惯吗?他这习惯没养成啊。
今天中午,吃饭时,我突然就想到了一点:错题是非得总结吗?really?同类题一定要做好几道吗在那个当下,我突然自问自答了一下,就是内心的自我对话。A:请问:我家孩子老是不想总结错题,我不想强推,但我心中其实有很大的纠结,心里老在想着他为什么不总结错题。B:那么请问错题就是一定要总结吗?这事情是真的吗?还有没有其他角度呢?A:是这样子的,其实我也有反思过,为什么到达第2个阶段后,我没有硬催着孩子做错题总结呢?因为我看到了他每一次做题时那种快乐。我们经常说,有时候刷数学题是能够刷出来那种快感或心流的。我不想打扰他的快乐。我家孩子,首选是刷题,实在不行才看一些网课,然后错题这些他都不想总结,甚至于有时候连笔记也是乱乱的,不过,好在现在是有进步的,以前的时候,计算都在自己大脑里算,懒得动笔,现在还好,能够用草稿纸了,但是草稿纸并没有那么规范。B:这样听来,孩子做数学题时是快乐的,笔记方面也有进步。之前,你的心底是希望一个六年级的孩子,现在就养成错了就总结错题的习惯,以及草稿纸分区的习惯?,真的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能做到吗?或者说一个初三的孩子一定能做到吗?孩子为什么现在没有这样做呢?他的需求是怎样的呢?A:是的,我突然意识到,之前好像我在用一个标准套孩子,我觉得总结错题笔记整齐,这都是数学学科上的必要习惯,你必须得从小锻炼这种习惯,但是我现在意识到了,这个习惯没错,或者说这个教育的短期目标没有错,那现在孩子不愿意这样做,也是事实,事实是他目前不享受这个环节,觉得没必要。同时,孩子并不是不爱学习,他有自己爱学习的方式,多做题后直接效果是他做题的熟练度在提高,对难题的适应度也在提高。
B:我们经常说让子弹飘一会儿,那我们就接纳孩子这种方式,让他按照自己这个方式在数学学习上成长不好吗?A:所以我今天就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总结错题、做笔记整齐,这是一个人学习到一定阶段以后,自然而然出现的一种需求,到那个阶段以后,孩子自然而然就觉得有那个必要:可能是过了熟练度这个阶段,他自己有更高要求了,可能是题更加的庞杂了,不这样就很容易做错,或者就真的是学习任务很多,总结模型能够提高效率。无论如何,是他自己学习过程中有这种需求了,他才愿意这样做,而不是我想让他这么做。当下这个阶段他不太愿意这样做,恰恰说明他的脑力还够用,现在是能够消化这些东西的。
所以我应该退后。A:孩子现在自己喜欢学习,这已经是很棒的事情了,就给他点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探索吧。B:这一点真的是我今天很大的收获,一下子把我心中那种纠结就解开了。反思:我们经常说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这些都是没错的,但学习习惯不是说,你告诉他这么做他就要这么做的,而是孩子进入一种自我学习的状态,随着他自己摸索的这个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他自然会产生出来那个学习习惯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培养习惯的路上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通过自我摸索让他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习惯”这一步,而不是填鸭式的强塞。在这条路上,我们强加的越多、强推的越多,孩子自我的成长越慢,什么时候我们不强推了,双方退出情绪对抗的空间了,他才有可能慢慢的自己生出来对良好习惯的需求。
第二个反思点:叛逆。今天听了个讲座,其中提到在孩子的世界里是不存在叛逆这两个字的。“叛逆”这两个字是我们做父母的从我们的角度出发而生出来的字眼。对于孩子来说,他一直在想成为自己,想按照自己的道路走,是我们父母认为孩子在很多事情上,思考的方向跟我们不一样,而且不像小时候那么乖了,不象以前那样-你告诉他什么他就听什么,所以我们才生出来叛逆这个词。这一点也是今天让我特别有收获的一点,我们经常觉得自己快被气炸了,其实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了,人家孩子还很生气呢,他还觉得父母不理解他呢!这一点,可以帮我减少很多生气的瞬间,促使我真的从多角度看待有争议的问题。所谓的生气都是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觉得不合理,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对方的立场上讲,合理的很。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