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科目——数理+科技!

前两天给大家聊了聊集团校的事情(查看昨天文章),也简单提到了最近家长们热议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事情,篇幅有限昨天就没继续写,今天单独来说说这个事情。


  为何大家对此感兴趣呢?因为这类培养计划普遍在孩子最终升大学的时候会带来好的结果,而对小升初家长们来说,在摇号主流的情况下,看到拔尖人才创新培养也总会让人感觉到升学机会(非摇号)是否要增加,所以,我今天就围绕大家关注的升学机会和出口问题结合官方政策再给大家说说我的看法。


 昨天说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个事情的来源,主要是围绕国家未来人才需求所打造,因此,从目前已发布的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看,主要围绕两大核心—数学+科技,当然也会衍生到物化生三科,这也匹配了现在高中阶段强基的相关科目,后文中为了方便查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统一称之为人才培养。


  目前我所看到的有三大类人才培养计划,分别如下:


  1.科协和教育部主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该计划涵盖了英才计划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简称市拔尖),该计划涉及五大学科(数,物,化,生,计算机),其中市拔尖计划面向全市初二到高一的学生,英才计划面向高一高二在读学生。

图片


图片


  从人数上看,入选的45人中,数学6人,物理6人,化学9人,生物9人,计算机15人,在五大学科中录取最多占比33.3%。

  市拔尖在选材阶段,采取推荐制,学校校内选拔15名学生推荐参加,之后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5名专家及其团队的综合评审根据材料初筛,进入复筛的学生需要参加线下笔试考察英语,科学和专业知识以及面试,入围学生为每个导师实验的前三名,培养周期为一年。入选学生将在导师(由在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科学家担任)的指导下,开展定制化课题研究,深入一线体验科学研究全过程。

  另一个项目英才计划其实是可包含市拔尖的,最近刚刚公布了今年各区部分学校入选英才计划的情况,下面是统计人数分布校情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京地区的参与“英才计划”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遴选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活动目的主要是通过英才学生走入高校参加相关科目的研究和实践来发现潜质学生,为促进中学到大学的衔接,推动高校和中学联合培养拔尖人才。

  英才划的选拔也同样需要学校推荐并参加学科潜质测试以及面试通过后入选。引用北师大实验中学建议的适合参加该活动评选的要求给大家“.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具备突出的综合科学素养,热爱科学,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保证在课题等方面的时间投入充裕;相应学科成绩突出或者综合成绩优异。

  我个人对以上两个计划的理解是英才计划可包含市拔尖培养计划,而这类活动相信大部分家长们看完都感觉堪比登天(还有个更难的叫北大A计划),和自己关系不大,但对头部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也会让孩子未来在进入优质大学阶段有更宽广的道路。

  2.市教委和部分院校主办——有大家熟悉的早培和八少八素,同时也有去年新启动的项目,比如海淀区人工智能早期培养实验班,该项目班去年开始第一届招生启动,最近看到公告今年仍然会有。

图片

  该项目去年第一届参加的学生反馈,有多轮活动,初试600人左右参加,涉及语文数学和人工智能知识相关的内容,这种基于不换校用假期时间培养的模式也是一种创新。

  像第二类几所学校的这类活动特点会给大众参加选拔的机会,但涉及学校还是顶尖的几所,基本也很难和常规家庭孩子有所关联。

  3.市教委主办——各区青少年创新学院

  这个青少年创新学院项目是最近家长们热议的,最开始先是朝阳分院,然后东城然后海淀,之后是房山,目前比较奇怪的就是作为教育资源雄厚的西城还没任何动静,而丰台虽然没有做分院,但设立了强基工程,里面也是包含了很多学校,咱们回顾下每个区的基地校情况。

  海淀—16所学校

  人大附,北大附,清华附,101,十一,首师附,中关村中学,交大附,八一,20中,理工附,北航实验,57中,人大附航天,中法实验和育英中学。

  海淀官方所提倡的下一步计划是探索拔尖人才创新培养,持续支持集团化办学,所以在我看来海淀原本自主机会已经很多,未来的海淀更多关注点就在集团化办学和人才培养两个事情相辅相成上。

  海淀这些学校倒是不怎么意外,6小强全在内,然后就是一众老牌区重点校,优普热门代表57中作为一所完全中学也加入了,人航是唯一的本校在同时分校也在的学校,当然其实龙樾我觉得也可以评上,没评上的原因估计是没有高中,育英中学作为底蕴深厚的学校也选上了,而中法实验家长们了解不多,个人认为被选上原因主要也是因为其法语培养特色这块。也有家长说为什么没看到比较热的育英学校,个人觉得可能因为其小升初都是九年一贯不对外招生导致。

图片

  这张图前阵子也有很多家长热议,应该是各个高中校的一个,而且有logo也像是个PPT,真实度还比较高,也能看出高中阶段对学校尖子生的重视度,我对高中不了解不好多说,但我总觉得高中阶段育人出口方向有很多,可能这里面的一些数据也并非您理解的完全真实数据,但我看这个前后顺序,倒是感觉从第二梯队开始有点学校前后顺序有点像排名(对应他这个高分段人数数量的排名,不是均分排名),当然我也只是感觉哈(这里面小强学校的高分段人数我是存疑的,所以小强排名还有待商榷)

  东城—8所学校

  2中、5中、171中、汇文中学、东直门中学、166中学、景山中学、广渠门中学。

  官方所说,东城将从今年启动教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构建长链条贯通育人机制,同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在我看来翻译成白话就是自主和贯通直升,这两个正好也可以相辅相成。

  东城所评选的这些学校都不出意外,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为何没有文汇,可能也是因为文汇并非完全中学(没有高中),而景山虽然是不错的学校,但作为小升初不对外招生只收直升生源的学校此次进入名单也让我觉得有些奇怪,也许后面景山在未来招生上会有新变化?再或者他的拔尖培养只对本校贯通直升培养这块?只能等后面再看了。

  朝阳—9所学校

  八十,北中,人朝,清朝,陈经纶中学,朝外,中科附属实验学校,央美附,明诚。

  朝阳这边,六所优质校均在,然后是两个我理解的特色,一个是科技,一个是美术,作为各区里面唯一民办校加入的明诚,我理解其占了完全中学的优势,否则明诚既然入列人朝分却没在还是让我挺意外。

  朝阳官方也说了未来发展方向是推进集团化办学,提升普校质量,增加更多优质校,同时创建特色高中,在我看来这部分内容翻译过来就是继续将一些朝阳普校纳入优质校集团,同时发展特色高中来解决朝阳优质高中数量相对少的问题。

  房山—6所学校+1活动中心

  房山中学,良乡中学,首师附实验学校,四中房山,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北师大良乡,学生活动中心

  房山的学校基本上也是本区不错的学校代表,而前阵子理工附实验的活动引起了很多海淀家长的关注和报名,但在我看来该活动应该仍然是侧重房山为主。

  丰台—10强校

  12中,钱学森中学,第五实验,北师大实验丰台,18中,丰台2中,北京十中,人大附丰台,民大附丰台,首师附丽泽

  丰台是各个城区里我看到目的性最强甚至是野心最大的,官方说法是用6-9年时间建成首都教育强区,发挥10强学校引领作用,并开始今年的学区制改革,同时也在大力推行集团化,总之丰台给我的感觉就是大刀阔斧的落实教改发展优质教育,强基工程真不是单纯的口号。目前的10所学校除了民大附丰台往年还没有太活跃,其他几所基本每年也是很多家长们关注且有机会的学校,因此未来就看这10所学校为丰台教育带来的新变化和家长们对教育关注度的提升了。

  至于其他区,还未看到过多变化,石景山这边就是看北大附石景山新址投入后是否有更多学位机会,通州看看人通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带来的变化,唯一值得重点关注的就是大兴的第四实验,目前看市教委牵头的几个名为第几实验学校应该是值得期待的。

  最近这个青创学院的设立也是为了应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只是我个人感觉相对前面两大类来说,这里面包含的各个层级学校更多,有各区所谓的一类校,也有一些二类优质校在,同时还有一些特色类学校在,该模式虽然目前还没有显现出实际效果,但在我看来,有了此称号后,学校在招生上如果想自主将会有师出有名,就如同西城的北师大实验中学在去年拿到丘成桐项目后马上启动特色班招生一样,如果真如我所说,那么未来的升学层面将会有更多优质校提供机会,让小学努力的学生有所出口,从最近发生的事情来看,朝阳八十的冬令营和陈本周边小学的活动,丰台12中夭折的活动以及部分学校集团内的活动,再加上东城个别学校蠢蠢欲动的消息,多方面也在验证这个事情,当然到底上面所有学校都会开口子那只能后面一步步看了,但这事情总归是好的,有机会总比全摇号要好。

  只是我唯一看不懂的是西城,不管是集团化还是拔尖人才培养,感觉西城都没有任何动静,西城对外官方说的是推出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建设2.0升级版,下面就是网传的两类学校名单。

图片

  小而精里面都是各个学区普校,除7中这几年提升较快外,其他学校在家长的口碑还有待提升,如果说西城后面重点发力不是在优质校dz而是在提升普校质量,那可能对大众更好,只是我个人认为依靠自身还是短期很难,不如参考其他区的集团化深度合作,将几所普校进一步纳入优质校教育集团给与大力支持来的更快。

  最后再说下最近教育部评选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教育实验区名单,具体如下:

图片

  这两个评选我目前还看不到和招生变化方面有太多关联,更多还是学校资源上会得到一些扶持同时在人工智能以及科技教育特色上会有一些发展。

  综上所述,大形势就是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以及科教成为近期主流,科学,数理相关的这两个科目优势的学生未来会有更多拔尖培养的机会,其他科目例如人文,可能要看后续一些高中特色校的发展。头部学生未来在初高中阶段会有更多拔尖培养机会和贯通机会,而拔尖人才的选拔未来也会下探到小学阶段,不一定是小升初,可能未来会有学校下探到四五年级去尽早发现拔尖人才,甚至未来小中大拔尖人才贯通都是会出现(今年改革中很多方面都加入了大学资源),总之机会在增多给了更多努力学习的孩子有更多出口,从小了说对每个家庭是好事,从大了说对未来国家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是补充和储备,符合发展大势。

  此篇文章和之前写的集团化文章一起看(点击查看之前文章),家长们就能看出教育部门下的一盘大棋了,纵向贯通和拔尖人才培养,横向集团化和特色办学给予更多不同潜质的学生不同出口,后面再结合中考考试科目的改革,新的教育也带来了新的期待~

以上内容大部分引用自官方发文,准确度有保证,部分观点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一切以官方后续发布落实的详细措施为准。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