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所学校入选!海淀区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公布

1月26日上午,海淀区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启动会暨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海淀分院成立仪式在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二层报告厅举行,来自北京市和海淀区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的各位领导,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众位专家,同来自中学的党委书记、校长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海淀分院的成立揭牌和海淀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的颁牌仪式。


图片


海淀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一0一中学北京市十一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城学校北京中法实验学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中学部北京市育英中学 


图片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海淀区是北京市的科技教育强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聚集区,应当承担起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责任与义务。这16所学校首批入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后,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提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强基计划”。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该计划出台意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着力解决自主招生中的突出问题,逐步建立起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

强基计划在人才培养上的四条举措:

一是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二是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三是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是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