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中作文练笔:____的呼唤

心的呼唤,爱的声音


一声呼唤,一个羁绊,呼唤就像一条丝线,牵扯着叫做“彼此”的两端。我们时时呼唤着心中的彼岸;我们又时时被彼方牵挂呼唤,一步一声,一声一回头,回回在心头。亲爱的小纸条们,你是否也曾被彼岸的呼唤牵扯过心弦呢?下面,就让我们以2019年山东初二期末作文为练笔,一起去倾听远方的呼唤吧!


一声叮咛,是父母对子女的呼唤;一弯月亮,是故园对游子的呼唤;一缕清风,是荒漠对绿洲的呼唤;一首诗词,是民族对经典的呼唤……请以“_____的呼唤”为题写一篇作文。

温馨提示:

① 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

③ 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要求我们补充完整题目后作文,而行文的题眼就在于“呼唤”二字。呼唤是一个动词,由此我们可以展开思考:是谁在呼唤?呼唤的是谁?为什么呼唤?

很明显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要补充在横线上的内容,这个“谁”可以是我们的亲朋好友——父母的呼唤、朋友的呼唤、老师的呼唤……当然,这个“谁”也可以是人以外的事物,比如自然的呼唤、文明的呼唤、家乡的呼唤……而对于“呼唤的是谁?”这个问题,我们都明白,呼唤的是“我”,但要注意的是“我”的身份:在父母的呼唤里“我”是子女,在老师的呼唤里“我”是学生,在自然的呼唤里“我”是人类,在家乡的呼唤里“我”是远方的游子……

为什么呼唤呢?正如纸条君前文所说,每一次呼唤都是情感的牵绊,而这正是行文的主题。亲朋好友的呼唤来自爱,自然的呼唤来自人类对绿水青山的依恋,文明的呼唤是因为不文明的出现,家乡的呼唤源于游子的思念……据此看来,本文主题立意广泛,关键在于情感的抒发,因此以散文和记叙文行文为佳。


1、亲人的呼唤

长在妈妈怀里,生在爸爸背上,爷爷的掌心宝,奶奶的口中糖。我们从小在亲人的呵护下长大,他们的爱串联成一段段美好的记忆牵挂着我们的心肠。无论我们走多远飞多高,他们都紧紧抓着手里的风筝线,望着我们的身影,呼唤着我们的名字,叮嘱我们照顾好自己,盼望我们回家。从这个写作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记叙爱的叮咛和回忆,表达亲人之间血浓于水的牵挂。

2、故乡的呼唤

有一个地方让我们深深扎根,有一个地方让我们魂牵梦萦,有一个地方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无法忘怀,那便是故乡。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一草一木都以其缱绻的姿态呼唤远方游子:莫要流浪、早日归家。

乡愁是一杯浓烈的酒,让人愈品愈忧。如今,呼唤游子的不仅仅是故乡,也有那日益远逝的乡愁。以“故乡的呼唤”为立意,我们既可以表达对家乡的赞美和思恋,也可以表达对重拾乡愁的呼唤。

3、自然的呼唤

沙漠渴望绿洲,小溪渴望清流,动物渴望家园,人类……渴望自然的回归。在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上,万物周而复始、休戚与共。可是随着人类发展脚步的加快,绿色逐渐褪尽人们的眼帘,取而代之的是沙漠的黄色,塑料垃圾的白色,冰川融化的蓝色和污水的黑色……自然呼唤人类的拯救,人类呼唤绿色的回归,以保护环境、绿色发展为立意,可以说是新颖且深刻的写作主题。

以上就是纸条君的想法啦,如果小纸条们有更好的写作立意的话,不妨拿起笔来写一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范文吧~




乡村的呼唤

文/佚名


优秀文段:加粗

   一把好星斗,撒在无人的野湖里,一支小曲散落在空旷的原野上,一壶酒洒在目光下慢慢变凉,一声鸡鸣在黑夜中渐渐消失,又自远处响起……

  在宁静的乡村中,响起,响起最真情的呼唤,最纯朴的呼唤。

  在人们的念想里,和乡村住在一起的是土胚落成的砖砌的房子,就像我家的一样;是黄昏雾霾中升起的袅袅炊烟,就像我家的一样;还有母亲的呼唤在模糊灯影中飘来飘去,就像我的母亲。

  昨晚,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是母亲接的,那声音很熟悉,也分明溢着小小的欣喜。母亲是很少给我打电话的,每当一天的疲劳过后回到宿舍,电话铃声响起时,我总不敢接,因为我知道那端肯定是陌生的声音,只能羡慕地听别人拿起话筒后高兴得喊一声“妈妈"。不过我更明白,母亲的心里,每天都会呼唤我,唤我回家,虽然回家之后只是相互的缄默,但沉默的后面还藏着欣慰的笑意。

  家在乡村,总觉得月是乡村的最明。因为那里有母亲的呼唤。记得小时候,我和哥哥的嘴特别的馋,但家里从来不会有别的孩子经常吃的棒棒糖,小米锅巴。每到快秋收时,母亲总会从地里弄回几个嫩嫩的玉米棒子。做饭的时候,坐在灶膛旁,剥去皮,轻轻放在火旁,母亲的双手不停的转着,生怕烤糊了。我们等不及了,就跑出去玩,来减轻等待的“痛苦”。不知何时,听到母亲唤我们回去,呼唤中嗅到了烤玉米的香味。

  生在乡村,在乡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母亲的呼唤牵绕着我的灵魂,即使远在他乡。

  乡村的呼唤不止有母爱的内涵,还有那恬静优美的乡土景象,是她让我恋爱乡村。

  与我的家乡缠绕在一起是爷爷那辈人挖出的一条河,河水总是满满的。清凉的河水穿过堤坝,流到庄稼地里,在起伏的麦浪的根部奏出叮叮咚咚的乐音。没有人知道它怎样流向每一片麦叶,但当月光升起时,我分明看到了那一片片麦叶上起伏的粼粼波纹。

  乡村是我生命的根,灵魂的源,不管我走到哪里,我都能听到它深情的呼唤,在我的内心深处回响,回响……


本文行文流畅,语言诗意优美,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乡村图景和思乡情绪,是一篇形神俱佳的散文。

本文开篇就以温柔优美的排比句概括了乡村的宁静美好的特点,从而引出下文真情纯朴的呼唤,点题的同时引出母爱的呼唤,从而交代了乡村的呼唤来源于母爱的内涵和恬静的乡土景象。烤玉米再现母爱真情、河流浇灌质朴的乡土,充实了文章内容更深化了文章主旨。

本文处处点题,每处点题又恰到好处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内容更连贯,行文结构更严谨,从而达到形散神不散的效果。语言看似质朴,却于细处见真意,神采斐然,小作者的写作功底可见一斑。


小纸条们,呼唤的歌声此起彼伏,不知那一句撩拨了你的心弦?赶紧拿起笔写一写,写出心底听到的声音吧!欢迎大家一起在评论区交流分享呀~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