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少年班”越来越多,孩子们是不是多了一条升学之路?

点击领取>>>北京小升初语数英笔试面试点招真题、分班考真题、简历模板


前几天和大家讲小升初,提到了科技特长生科技竞赛白名单的事,很多家长就私信我说科学、科技本身就是孩子兴趣所在,但该如何培养如何学习,如何参加竞赛甚至获得特长生资格,家长并不清楚,希望我能详细讲讲。

这件事要说清楚可就不是三言两语了,干脆我找个内行人面对面和大家聊清楚吧。


前些天教育界有件大事不知道大家关注了没有?


国际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为全国18所中学授牌“丘成桐少年班


这是我国大中小衔接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一项创新举措。同时,此次授牌仪式也标志着优化大中小衔接培养早期拔尖创新人才,又向前迈出了一步,这不是丘成桐先生的个人行为,这是国家战略


图片


这次挂牌的的18所中学里,有的是本省、本市第一次开办大中衔接的少年班,当地媒体是以大事、喜事的态度报道的。


有的家长们觉得自己身边有了一个新的升学成长通道,是好事;有的家长觉得中学少年班,甚至小学早培班会加剧孩子内卷。


那我们该怎么看待呢,如何规划孩子的学习呢,今天我就和大家讲讲我的想法吧。


图片

关注超长儿童群体


过去我总说孩子的天赋和智商大体相同,这只是从整体的角度看,我们也决不能否认在群体中有一部分天赋异禀的孩子存在


我原来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


下面的图是家长发给我的,在孩子四岁多的时候,就心无旁骛地自己研究物理、数学问题。孩子刚入学的时候,小学数学的课内知识早已自学完成了。


图片


您说,这样的孩子我给他讲加减法、讲应用题真是挺委屈的,他能坐得住,老老实实听讲,真是付出了巨大的耐心啊。


据统计,超常儿童在人群中的比例为2%左右,指的是智力特别优异,或在某方面具有突出的特殊才能的儿童。这个比例实际上并不低。


较早期的心理学家如特曼、贺林华思、泰勒、格雷、鲍尔顿以及佛兰西等人对智力超常儿童的身心特点均有研究。


例如佛兰西通过比较超常儿童与同性别、同年龄的一般儿童的行为表现,归纳出了以下的特点:


1.生理构造优异,说话、走路早,耐力及一般健康均超过常态标准。

2.注意范围较广,能察觉一般儿童所不能察觉的事情。

3.一般学习迅速,少重复,喜欢接受挑战。

4.成熟地运用各种说话技巧,以表现自己的能力。

5.对事物能提出较多的问题,想探索深层的因由,并以学习为享乐。

6.凡对有兴趣的事物,不管是否儿童学习的东西,都不惜耗时而求之。

7.适应能力强,能熟练地分析自己的能力、限度及问题。

8.具有高度的独创力,并能用优良而不平常的方法与观念。

9.具有一种或更多的特殊才能。

10.不容易因失败而灰心丧志。

11.情绪较为稳定,并有判断别人情绪的能力。


对照这些特征看,您家孩子很可能就属于超长儿童,或具备超长儿童的某些特征。只不过很多家长没有重视到孩子的天赋,没有给他发展的机会,孩子往往就泯于众人了。


这是家庭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


图片


图片

发现孩子具有超长特征,

家长该注意什么


孩子在某些方面超长是好事,但就像前面提到的这名孩子的家长一样,家长容易陷入焦虑,到底要怎么怎么培养家里的“小天才”。


人大附小曾经提出办学的“三个发展”。


超长儿童特质发展;

正常儿童超长发展;

特殊儿童正常发展。


但公办学校、普通班关注的依然是整体,理念虽好,但很难落到实处。


这次18所中学挂牌丘成桐少年班之后,我预计会有更多的中学、小学以各种形式成立自己的各种班,会有更多的小五班出现,给超长儿童特质发展的机会。


图片


那咱们的家庭教育中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以下几点,不可不谈。


宽松的环境

超常儿童精力旺盛,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家长要给他更大的空间,不要有过多的限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他尽情地探索。


积极地引导

超常儿童的突出特点是记忆力、想像力强,所以在孩子对家长已有固定认识的事物提出异议时,家长应多尊重孩子的意见,并以反问句的形式,引导他的想像力多角度、全方位地发展。


情感的支持

孩子难免会在生活或学习上有各种各样的错误或失误,在这种时候,家长一定要在情感上给以支持和鼓励。特别是超常儿童,他们大多十分敏感,所以在他们产生错误、失误时,家长更应注意自己情绪或情感的表达方式。


家教的合力

培养超常儿童,特别注重时机,同时也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中的合力。家长要及早商量确定对孩子的培养计划,互相支持,在孩子的教育方向、方式上,不要产生矛盾或者模棱两可的态度,以免孩子无所适从。


图片

普通孩子家长该怎么做呢?


上面说超长儿童的比例大约在2%,更多的还是普通孩子,很多家长只看到了人家孩子被早培班录取,小升初、中考甚至高考都一路顺风了,就焦虑得不行,其实真的不用这样。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专注小升初、中考的常规路径,提前做好规划,走稳每一步才更为重要。


图片


尤其是家长不要有信息差,关注国家人才选拔动向,关注孩子自身优势,找到适合自家孩子适合的跑道就好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咱们不用跟他们挤“丘成桐”去,舞台大着呢。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家长升学训练营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图片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最新六年级北京小升初语数英笔试面试真题、分班考真题、简历模板!

咨询北京小升初相关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