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小学科学:”我看‘东兴杯’教学展示活动



东城小学科学教研

北京市东城区小学科学教研工作公告、展示、宣传、交流平台;教师专长、研究、思考、成果展示、交流平台;广大教育同仁了解我们的信息平台……本平台发布内容仅供交流之用,不具权威和导向作用。

      北京市小学科学教研员贾欣老师以”我看‘东兴杯’教学展示活动“为题,对全体老师们进行了2个小时的评析式的讲座。

       首先,贾老师剖析了”东兴杯“所设定的三节课的各自难点:《学做科学-摆》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学做科学,难点就在学做科学上。《果实的结构》教学中注重逻辑思维方法的组织和建构上,捕捉到逻辑发展;《各种各样的运动》难度高,学生对概念不易理解,对空间概念理解更为困难。

而后,针对本届”东兴杯“主题”学科实践“,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科学实践”的界定。1、做科学研究的学生。2、用科学研究的方法。3、获取科学规律形成概念。4、促成科学态度的发展。

 在前面的简单铺垫后,进入了实质的教学剖析环节。

 贾老师肯定了老师们在课堂上很多做的比较扎实的地方。例如:我们的课堂上注重扎实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反映出比较积极的状态;每节课都具有相应的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老师们在课堂上都比较注重拓展应用这一环节;每节课都或多或少的反映了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实事求是、合作分享等科学态度等等。

     在肯定了我们的成绩的同时,贾老师也真切的给我们指出了一些问题和遗憾之处。首先,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设计和实施,概念的教学不应过深。例如:《果实的结构》一课课标中只要求学生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并没有要求认识什么是果实。《学做科学-摆》这课我们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把教学的核心概念放在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上,而不是向科学家那样学做科学。《各种各样的运动》一课课标中要求理解物体的位置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并没有上升到初中和高中物理中的机械运动的概念。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以《课标》为参照,不能过于深入的挖掘科学概念。

 另外,贾老师还提出了我们的课堂“过程不细”的问题。例如:《果实的结构》一课,学生往往会存在花生、葵花籽是果实还是种子的疑问。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给予很好的处理。《学做科学-摆》一课教师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观察摆的时间和空间,便急于让学生探究摆的快慢问题。因此,贾老师提出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应只关注科学结论,更要关注论证的过程。即“科学探究不应止于结论的得出,而应止于论证的结束”。 

 最后,贾老师以课标为准绳,理解教材;以概念为基础,发展探究过程;以探究为动力,促思维和能力;以思维为灵魂,助质疑和创新四句的总结结束了今天的讲座。

      听完贾老师的讲座,老师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是否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时间,是否引导学生对现象分析,给他们提出自己观点的机会了,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了发展和训练等等,常思常进,愈思弥新。希望老师们将所学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