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强基计划报名即将启动!如何报考?附39校入围线~

点击领取>>>中国各高校强基计划&自主选拔笔试面试试题及答案

即将进入3月底,2023年强基季已经近在眼前。但是很多家长对强基计划高校定位还是拿不准,不知道入围线、录取线有什么区别?该用哪个分数来定位高校?今天学科竞赛圈就给大家盘点一下,580+~660+分别对应哪些强基高校,以及各分数段的报考建议,给大家选择高校提供一些参考。


另外,特别提醒一下大家,2023年强基计划报名即将启动!

入围线vs录取线

说到强基计划高校定位最常听到的两个名次就是“入围线”和“录取线”。那么这两条线有什么区别?哪个对考生进行院校定位帮助更大?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入围线和录取线的定义。


入围线:除了复旦、上交、南大这三所高校以外,其他36所高校一类考生以高考成绩为依据确定入围资格。假设北大计划招生300人,入围人数为计划的5倍,则入围人数为1500人,那么第1500人的高考分数即为入围线。复旦、上交、南大三所高校从去年起实施改革试点,以校考成绩为依据,划线规则同上。


录取线:入围的考生在高考之后参加校考,85%高考成绩+15%校考成绩=综合成绩,一类考生按综合成绩排名,假设计划录取300人,则第300人的综合成绩为录取线。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录取线即可录取,无需参加排名,且不占用一类考生名额。


简单来说,入围线对应考生的高考成绩,录取线对应考生的综合成绩(包括高考和校考)。所以,在高校定位中,入围线的参考价值比录取线更大。



需要注意点是,并不是入围了都能录取,贴线入围的考生需要在校测环节取得极高的分数才有可能反超。所以在定位高校的时候不光要考虑高考分数,还要参考高校的校考模式和校考难度,选择能凸显自己优势的高校!

580—660分别对应入围高校

既然入围线参考价值更大,那么各分数段分别能入围哪些强基高校呢?学科竞赛圈将39所强基高校按入围分数分为了5档,供大家参考↓↓↓

图片

△图中分数为各省综合后估算得出,仅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强基是分省招生的,由于各省高考水平不同,所以同一所高校不同省入围的分数线也是不同的。上边分的这五档是根据大部分省份近3年分数综合计算评出的,属于普遍情况。特殊省份需要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上下幅度调整。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


第一档 660分以上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清北作为国内毫无争议的TOP2大学,强基入围分也是最高的,而且对于这样的顶尖高校来说强基降分的幅度不是太大,大部分省份需要660分以上。


报考建议:考清北需要绝对的硬实力,捡漏的机会不多,不推荐分数差太多的同学报考。以下三类考生可以尝试:

1.裸考成绩已经达到清北,因为热爱基础学科,想进入强基班享受更优质资源的考生;

2.裸考分数贴清北线、不排斥强基学科的考生,可以将强基当做一次额外的机会尝试,考不上也不亏;

3.高考分数和清北分数线有一点距离,但是距离不大,同时拥有五大学科竞赛金牌、银牌的考生。


第二档 640-660分 华五人、北师大、北航

清北之后自然是华东五校(浙大、中科大、复旦、上交、南大)和人大,分数大概在650-660,个别省份除外。另外,北师大和北航在强基招生中分数也比较高。其中北航在计算入围成绩时单科成绩加权120%所以导致入围分数异常高,另外信息与计算科学和飞行动力工程这两个专业在一众强基高校中也算热门的,竞争比较大,去年在大部分省份入围分数甚至达到了680-700+。北师在这8所学校中分数稍低一点,大部分省份640左右。


另外,复旦、上交、南大三所高校从去年起进行了试点改革,以校考成绩为依据判定入围,所以这三所高校不建议大家以高考成绩做参考。


报考建议:

1.浙大、中科大、人大这三所高校强基分数和统考分数没有太大差距,在统考线上下5-10分的考生都有机会尝试。

2.北航的专业设置很有优势,加上地处北京地理位置好、学校原本排名也靠前,所以比较受欢迎,预测今年也会是热门高校之一。如果大家想报考北航建议放在“保”的位置,另外如果数学、物理成绩非常好可以大胆尝试,因为有加权。

3.打算报考复交南三所高校的考生,建议提前做一下去年的校测题。


第三档 625-640分 南开、同济、中坚九校、华东师大、国防科大、电子科大

第三档的高校数量多,且实力都不错,属于“拿得出手”的985,适合绝大对数考生。不同分数段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从“冲”“稳”“保”三个角度分别规划和定位高校。


报考建议:

1.分数相对较高,但是不稳定的考生可以试着用第三档的高校进行保底。

2.分数和第三档分数差不多的,结合自身爱好、特长和高校专业设置来挑选,重点放在未来发展规划上。

3.分数够不到统考的考生,可以试着冲一下,毕竟第三档的学校都是985里偏中上游的,只要对强基专业都不排斥,不妨考虑找一个学校接受调剂,冲击一下。


第四档 600-625分 山川吉、中南、三工大

第四档的高校相比上面的高校可能纸面实力稍微弱一些,但是这几所高校都有自己擅长的专业和自身特色。而且强基分数会比统考分数略低一些,也十分值得报考。


报考建议:

1.不想将就专业的考生,可以考虑第四档的院校,挑选一个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专业。

2.高考分数比统考线略低的考生也可以尝试“冲”一下。


第五档 580分-600分 中农、中民、中海洋、兰大、重湖东、西农

这一档的高校基本是一些末流985或者特色型985,专业也比较“偏”。


报考建议:

高考分数擦边985或者差一点985,且不太在乎专业,想搏一个985高校的同学可以重点考虑这个档次的强基高校。



总结

总结来说,强基计划有一定的降分优惠,但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实现降分录取,所以定位院校时一定要思虑周全。


首先,明确报考强基的目的。是冲、稳,还是保?是为了享受强基的优质教学资源还是为了985高校的牌子?不同的目的在做定位时侧重点不同。


其次,提前了解39所强基高校的招生情况。包括专业、分数、校考模式、报名人数等等。


最后,考生务必重视高考,家长一定做好后勤。对于高三生来说竞赛已经全部结束,剩下的时间就是全力备战高考。毕竟,高考成绩在强基计划最终综合成绩中占了85%,还是很大一部分。高考分数越高,可选择的高校自然也就越多;相反,如果高考分数到不了一本线,那么连入围都没有资格,也不用想如何规划了,所以家长要做好资料收集、报考准备等后勤工作,让孩子专心致志准备高考。
附:强基计划是冲还是保?


因强基计划只能选1所院校,考生的可选择性非常有限,所以,大家非常纠结到底是该冲还是该保。针对该问题,我们不能统一而论,应该根据考生的个人情况来具体分析。整体来看,可以分以下几类:


对于竞赛生



对于金牌和银牌考生。因为可以破格入围,可能广大考生都优先清北,但是因为去年金银牌数量大幅度增加,含金量严重缩水,所以今年,清北对于破格生都会提前审核,当然没有通过的考生,可以取消后再报其他院校。

与此同时,今年复旦、上交、南大校测提前到高考出分前,中科大报名系统中可以提交省一奖项,这都对竞赛生非常有利。

所以,如果考生成绩不占优势,建议可以多多考虑华东五校、甚至是中坚9校。


对于铜牌到省一的考生。可以尽可能冲,建议报考比自身实力高20-25分的院校。你们将是华东五校、航开济、中坚九校最为喜爱的学生。如果校测有笔试,校测将是你们的天下!


省二省三的考生不要气馁,你们绝对是招生主力军。千万不要放弃!去年有部分省份公布了强基录取名单,我们通过对比发现,仅省二、省三的考生占比在40%以上。


对于非竞赛生



成绩很稳定的考生,建议以冲为主。建议报考距离自己目前实力高15-20分的院校。如果想报考目标校数学或者物理专业,建议报比自身实力高5-10分左右的院校。

从2021年高校入围线来看,各校普遍数学专业分数线最高,生物科学分数线最低,数学比生物一般高10-15分左右。


成绩波动较大的考生,建议以稳为主。建议报考比自身平均实力高5-10分左右的院校。

高三下成绩波动比较大,一般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基础不够扎实;二是心理素质不过硬。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能很大程度影响考生的高考发挥情况,所以建议报比自身实力高10分左右的院校,以稳为主。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图片

扫码添加“家长论坛”微信好友(微信号 16619908263

获取历年中国各高校强基计划&自主选拔笔试面试试题及答案
咨询中国各高校强基计划&自主选拔政策请拨打电话 16619908263 (同微信号)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