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泊船瓜洲》教学视频、知识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教学视频】

第一套


第二套

第三套

广告

小学教材全解 六年级语文 下册 人教部编版 2020春

作者:薛金星

京东

【知识点】

作者简介

王安石( 1021- -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省抚州)人,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宋神宗时曾两度为相,推行新政变法,但由于保守派的反对,收效不大。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封荆国公,世人称王荆公。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擅长说理,道劲有力。代表作品:《登飞来峰》《泊船瓜洲》《元日》《梅花》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075年春。当时年过半百的王安石接到宋祥宗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王安石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但他几经推辞未获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上京就任,乘船从京口到达瓜州。此诗书写的正是他到达瓜州时候的心情。


诗歌理解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3.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9.绿:吹绿了。

10.何时:什么时候。  

11.还:回。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主题:

这首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思家念归的深切感情以及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欲望。


赏析:

本诗从字面上看,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

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字里行间也寄寓着作者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这首诗不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课文分析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请大家思考一下,“绿”字在这句诗句中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句析:这两句抒发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绿”字既写出了江南水乡早春嫩绿的色调,又表现了春风唤醒大地的勃勃生机。尾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的场景,诗人以疑问的语气,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出自已思念家园的心情。


“绿”的故事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一个“绿”字写活了初春江南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春风所到之处无不染绿,这就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被拟人化了,正是“绿”的妙处。

传说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总感觉诗歌不够鲜活,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春风又绿江南岸”则不仅叙述出春风已来到江南,而且描绘出绿草如茵的江南之春,这怎能不让游子长叹一声——“明月何时照我还”呢?


诗意: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的所见所想。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之隔的京口,想到再翻过几座山就是家乡钟山,思乡情切而不得。后面两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一草长莺飞的春天。他看到春天满眼的新绿,想到春去还会回来,而自已却归乡无期,思乡的愁绪如春天的绿草一样生长、蔓延。当春风吹绿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充满了乡愁。


【同步练习】





▍综合编辑:小学语数外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如要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